欧阳夏丹专访实录:失去父亲后更懂得陪伴的意义,网络永远无法代替面对面
讲述:欧阳夏丹
整理:撒贝宇
人物资料:
欧阳夏丹:1977年7月28日出生于广西桂林,现定居北京。16岁时,父亲不幸病逝于肝癌。18岁的欧阳夏丹以桂林高考文科状元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1999年至2003年8月,在上海电视台工作4年,2003年调入央视。2011年8月,34岁的欧阳夏丹通过公开竞聘成为《新闻联播》的主播,成为央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国脸”。2020年,因在她大二时就查出乳腺癌的母亲病情加重,为了照顾母亲等原因而从央视《新闻联播》岗位暂退。现仍在籍央视主持人名单。
正文(文中的“我”为“欧阳夏丹”):
(亲情始终是第一位的)
在我们家啊,家庭观念是相当相当重要的,亲情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
在我的印象之中,每年的春节,过年指定是要和家人一起过的,大年三十儿这一天,我都是跟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的,记忆中没有单独一个人度过的。
(很后悔的两件事--第一个)
因为我的工作嘛,就是需要不停地讲话,所以其实挺累的,而每天下了班回到家里呢,常常就是一句话都不想,就想休息一下,多安静一会儿。
可是我的妈妈呢,她是一个人孤独地待了一整天了,好不容易见我回来了,不就想找我陪她说说话吗。
所以我回了家,妈妈靠近我想说些什么的时候,有时候我就表现出有一点烦的样子,可能会跟妈妈说:“妈,您看我都工作了一天了,我太累了您知道吗?您能让我安静一下吗。”
你想想啊,在对门儿都不认识的大城市里,妈妈真是连个能聊几句的人都不好找呢,她肯定是会很闷的。
所以后来我就会很后悔,我在想,我以前真的应该把我自己在工作中啊,生活中啊,一些有意思的事儿,多跟她去分享分享。
(很后悔的两件事--第二个)
我的父亲去世的早,那是在我也就16岁的样子吧,爸爸是不幸患上了很不好的肝病,到底是没医治好,最后永远离开了妈妈和我们姐妹俩。
爸爸病重时,原本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挺不错的吧,基本都是前五名的,而有一次考试呢,我只考了个12名,可以说一下子就落下好多。
因为吧,爸爸生病在医院,我的妈妈和姐姐不是花了很多时间去医院陪爸爸吗,家里头就没有顾得上管我了,这是我学习成绩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你不知道啊,爸爸听说我这种情况,就拖着自己疲累的身体,他竟然跑到书店给我买了五本学习参考书。
有一次我去到医院,爸爸就把这五本书交到我手里,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道:
“夏丹啊,我知道这段时间你的成绩下降了啊,但是,你不能因为爸爸生病了就分心啊,丝毫不能懈怠才好。你啊,要好好看看这些书,把成绩好好往上赶一下。爸爸可不想看到你到时候连个像样的学校都考一上,那以后你的生活靠什么来过呢?爸爸期待着看到你考一所名牌大学,将来好有些出息。”
(话外:爸爸去世不久后,欧阳夏丹以桂林文科高考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即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可惜爸爸没能看到夏丹有出息的这一天。)
所以说,爸爸对我要求其实一直都挺严格的,哪怕他病成那样子都不忘教导我鼓励我督促我。
爸爸生病到去世,那些场景对我后来影响非常地大。
后来想一想,如果不是爸爸能那么对我,也许我真的就废掉了。
爸爸走了以后呢,我就觉得特别伤心和后悔,为什么要让我的家人有这样的遗憾呢?
如果时光能够回头,我一定要拿更多的时间给爸爸陪伴。
可是时间从来没办法倒流,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时候,内心真是挺难受的。
所以这也是我很后悔的一件事,当时学业比较紧,加上年少无知吧,不太懂家人一起的重要,给爸爸的陪伴太少了。
很多事情也许都是过去了,失去了,才知道它的珍贵。
(不能让遗憾重演了)
现在呢,我的妈妈还在,我不管是人在哪里,不管做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管住的是怎样的房子,我都要把妈妈带在身边,我都希望和妈妈能够相互陪伴,这比任何其他事情都要重要。
我们都知道啊,如今是网络时代,无论是相隔多远吧,哪怕是你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也只是通过这个微信呀,或者视频啊,只要一个信息,一个连线,立马就能够联系到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但是,我总感觉,人们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反而变得更少了,亲情变得更淡了。我是很不希望这个网络,这个手机去占用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的时间,我们还是应该挤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跟我们的家人和亲友,多一些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这种感觉是网络永远也代替不了的。
因为作为新闻播报工作人员吧,平时是没有任何的节假日之说的,每天都是在工作状态之中,所以我们常常会在屏幕上跟观众朋友们说:“感谢大家的关注和陪伴!”
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想起来,心里还是有太多的无奈,所以我一直都是倡导人与人之间能够更多面对面交流才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