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新闻评论

诗佳网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094-02

自2010年以来,微博的诞生以及被广泛运用,更促进了传媒的变革。人们不再仅仅担任信息接受者的角色,而是广泛参与到信息传播的每个过程。在新媒体背景下,网民通过“围观”、“跟帖”、“转帖”、“转发”等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进而逐渐形成了网络新闻评论这一文本的主要形式。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有很多,有学者认为在网络媒体上,一篇完整的文章才能算作是网络新闻评论,而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新闻评论包括不成文的言论。综合以上观念,网络新闻评论指的是通过网络这一传播媒体,个体受众或具体的组织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等发表的评价性意见。根据这一定义,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只要其具有一定的新闻性、思想性、评价性,都属于网络新闻评论。按照网络新闻评论的参与者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表现形式,即:

第一,网络媒介本身是就某一新闻事件、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发表评价性意见的文体;是由“网络媒介编辑、记者对新近发生的新闻或变动的事实在新闻网页上所设的言论专栏里发表发布的署名评论。它在较大程度上保持了传统媒介新闻评论的观点,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网友说话》等栏目”。

第二,网站特约评论员就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发表的分析和评论。指的是针对某一突发新闻事件或公众最近关心的某一话题,网络媒介邀请相关专家、名人等发表的分析性、评论性意见。相对于网络媒介本身的新闻评论,其具有较强的不定时性,随机性。

第三,网民在论坛上发表的评论性意见、看法。互联网上的各个网站为网民们开设论坛模块,目的是方便网民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互相交换意见。网民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发表评论性意见、看法,具有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

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通过以上三种表现形式,无论是网络编辑、特邀评论员还是网民都可以通过借助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就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独立的看法。网络新闻评论同样具有传统新闻评论的特点,即新闻性、政治性、群众参与性、社会责任担当性、反应社会舆论性等。但基于网络媒介传播的新闻评论同样具有独特性。

(一)评论话题的时效性

网络新闻评论的话题是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简单来说就是新闻,新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评论播报之间的时间差越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越强。杜骏飞教授在《网络新闻学》一书中的提到网络新闻的全时性,他提出“全时新闻以时间战略实现了空间战略。快速发布(以秒为单位),高频度更新(以分为单位),重复,综合(主题链接)和移动(超文本阅读),使得受众对于新闻的接受更具有纵深性和历史感”。网络新闻的全时性,为网络新闻评论的无时不评提供了可能。

(二)传播模式的连续动态性

报纸、广播以及电视上的新闻评论,属于定时的、静态的,而网络新闻评论则是一种连续的、动态的。在互联网的平台上,针对某一新闻或社会问题,网民之间发表、交换各自的意见,在这个过程当中,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了一个交流网。在网络论坛上,某用户就一个问题发表评论,其他的网民也参与其中,相互之间形成了即时聊天的模式。每当有新的评论出现,网络论坛就会提醒该用户,为网民之间进行互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互动的过程中,对该问题的看法、评论呈现连续性、动态性。

(三)信息交换的交互性

瑞菲里第一次提出交互性的概念,指的是:“后来的信息在顺序上与前面信息的相互关联程度,尤其是后来的信息对早先信息关系叙述的程度”。互联网形成了用户交流网,网民在参与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发送者。网络信息传播的模式,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相比,更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人们不再处于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立场,而是主动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拉近了媒体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四)表达渠道的多元性

网络新闻评论意见表达的渠道呈现一种多元性特征。针对某一个新闻事件发起的评论,网站会专门开办网络新闻评论专栏,主要发表该网站自身、引用其他媒体的评论性文章,另外还会邀请相关的特约评论员、专家等发表对该事件的看法,并独立成篇。网民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即时评论等方式参与其中。在论坛上,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对应的寻找话题,并发出自己的看法。另外还可以在一些新闻之后采用即时评论的方式参与网络新闻评论。

二、网络新闻评论面临的问题

(一)过度开放性导致新闻评论的质量下降

网络新闻评论依托于网络媒体,具有开放、自由等特点,网民通过网络媒体可以自由的发表个人的观点,享有一定的话语权。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的剧增、范围的扩张,使得网络新闻评论的质量呈现下滑的趋势。其一,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网民只需要一个连接外界的电脑,就可以发表消息或者言论,导致其中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二,由于网民的受教育程度不同,使得网络上的消息参差不齐。

(二)对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依赖性过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