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即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天气,防汛工作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全市上下关注的重点,各相关部门迅速反应筑牢防汛"安全堤"。
市区重点区域防汛准备工作启动
从今日上午10时开始,市内多个重点地段已全面铺开防汛应急准备,市区百货大楼门前首先拉开忙碌序幕。环翠区市政园林服务中心的高宇团队,正逐一对路面雨水箅子进行拆卸清理,把堵塞物仔细掏挖出来,每个处理后的井口都插上鲜艳的警示红旗。
在附近易积水路段,3台大型排涝泵车已提前停放到位,操作人员正在检查引擎和排水管道,确保设备处于随时能启动的良好状态。高宇擦着额头的汗解释说,这是今年入汛以来第三次全面排查,每次都要提前48小时到位待命。
经开区防汛物资实现全面布防
与环翠区同步行动的还有经开区,齐鲁大道路段已能看到二十多名穿着反光马甲的工作人员。他们沿街开启了近50个雨水箅子,每个作业点都围设着橙黄色警示围栏,形成了一道防汛安全线。
经开区建设局王科长告诉记者,全区已建立三级物资储备体系,仅应急发电车就有12辆,防汛沙袋更是按每人5条的标准足额配备。122支应急队伍全部提前进驻重点区域,昨晚刚完成夜间应急演练到凌晨两点。
城管系统构建多层防护网络
市城管服务中心根据往年雨情数据,特别加强了对23处历史积水点的防控。在哈工大(威海)路口,排水专员李明已经在此值守超过16小时,随身带着流速测量仪和应急通讯设备。
针对城市下陷路段,他们创新设置了三级水位预警装置,当积水达20厘米时会自动启动声光报警。部门还与交警支队建立了微信联动群,昨夜通报路况信息达37条,确保积水路段能15分钟内实施交通管制。
住宅小区排水设施专项检查
物业监管部门联合街道办组成了18个检查组,对全市72个低洼小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在环翠花园小区,检查人员发现3号楼车库排水泵存在异响,当即要求物业更换备用设备。
检查中特别强调雨污分流管道的疏通,要求每个小区必须储备不少于200条沙袋和3台应急水泵。幸福家园物业张经理出示的记录册显示,仅上周就疏通排水沟1.2公里,清理杂物3.5吨。
交通运输系统保持战时状态
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已启动最高级应急响应,24小时值班室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集结应急客车132辆、货运车辆91辆,分布在12个应急站点随时待命。
市交运局路况监测中心电子屏上,73个风险点实时显示路况信息,其中威海大桥等5处重点部位设有视频监控专柜。工作人员介绍,每15分钟更新一次气象数据,保障信息传递不超过3分钟。
公路保障建立双保险机制
公路应急抢险队伍在昨夜完成了全市国省道巡查,清理边沟杂物超过800立方米。在威青高速K37+200处,养路工人们正在加固路基边坡,新铺设的防护网能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冲击。
预备的8000方碎石料已分别存放到9个沿线料场,应急标志按2公里一个的密度部署。技术员小周拿着刚绘制完成的风险示意图说:"这里标注的每个红黄蓝点,都代表不同等级的防汛隐患。"
面对即将到来的强降雨,全市各部门已形成立体防控体系,但极端天气往往超出预测范围——您认为在基层社区防汛中,还需要哪些更贴心的应急措施呢?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身边的防汛智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