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痣,几乎人人都有,是由黑色素聚集形成的。
有些痣打从出生就有,也有些是后来慢慢长出来的。像是到了青春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常常会出现一些新的痣。
绝大多数的黑痣,都是良性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受到长期的刺激,会有可能会引发恶变。
身上这4类痣
要多注意
色素痣最怕长期受到外部刺激,例如:日光照射、摩擦、抓挠等。特别是交界痣最为不稳定,其次是混合痣,需要尤其留意。
交界痣:通常是平的,不凸出皮肤表面,颜色可能是棕色、黑色。看上去就是平平的一个小色斑。
混合痣:通常是微微凸起的,有的像小半球,有的像个小肉揪,颜色也不一。
一旦发生恶变,便会形成恶性黑素瘤,这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发展快、易转移。数据显示,84%的恶性黑色素瘤都是由痣演变而来的,所以千万要关注身上痣的任何异常变化。
所以早发现很重要!
这几种痣要注意:
先天痣
有些人一出生身上就自带痣,这叫先天痣,100个人里大约有1个会有。这种痣一般比较大,会跟着人一起长大,颜色通常很深且一般不变淡。
危险系数和它的大小密切相关:痣越大,风险越高。
如果直径超过20厘米(约成年人手掌大小),或者边缘不齐、表面凹凸不平,建议尽早切除。
指甲沟的痣
这类痣每天被指甲盖挡住,不容易观察到它的变化(比如颜色、大小),而且受到摩擦和刺激也多,恶变的可能性较大,要特别注意。
特殊部位的痣
手掌、脚底的色素痣,由于反复摩擦刺激,比其它地方的痣更容易发生恶变,一定要注意观察。
脸颊、脖颈等明显暴露部位处的痣,因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发生恶变的可能性也更大。
黏膜痣
如果黑痣长在口腔黏膜、结膜、阴道、包皮等黏膜部位,容易受周边皮肤影响,更可能发生恶变,需要及时去除。
另外,如果痣出现一些突然的变化,一定要特别留意。
什么样的痣需要去除?
民间点痣可信吗?
一般的良性素色痣其实并不需要特别干预,对那些易摩擦、特殊部位、存在恶变表现的痣,才需要进行良恶性鉴别,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处理。
目前临床上的祛痣方法主要有两种:手术切除、二氧化碳激光。
手术切痣:适用于直径大于3毫米或不能排除恶变的痣,去除彻底、不易复发,手术相对麻烦且费用较高。
二氧化碳激光祛痣:适用于直径小于3毫米、无恶变迹象的痣,方便快捷、费用较低,术后恢复也要更快,但去除可能不彻底,复发的可能性较大。
从健康角度来看,不建议自行或在美容机构使用药水「点」痣。
那些强腐蚀性的药水,很容易在皮肤上留下永久性疤痕,或是导致局部皮肤颜色加深或变白。甚至,这种对皮肤的化学刺激还可能增加黑色素细胞癌变的可能。
如何判断痣的恶变可能性?
参考「ABCDE法则」
色素痣一般会在20~30岁出现,大多数不需要过于紧张,若是发生恶变,通常会出现一些先兆。
突然快速增大、颜色明显加深;出现发炎、溃烂、易出血、局部肿块;边缘出现卫星式小点或表面凹凸不平;新发的痣出现针刺样疼痛或发痒,以上这些情况需重点留意。
通过「ABCDE法则」,可以初步判断痣的危险性。
A (Asymmetry):不对称法则,选取痣的中心点将痣等分成四个区域,良性色素痣通常是对称的,恶性黑素瘤的形状通常不对称。
B (Border):边界法则,边界模糊且不规则的色素痣,恶变的可能性较高。
C (Color):颜色法则,颜色不均匀的痣(部分区域发灰发蓝、基底部发红等),需要提高警惕。
D (Diameter):直径法则,一般来说,直径超过6毫米的痣,恶变的可能性更高。
E (Evolution):进展法则,短期内迅速变大、周围出现许多新的小痣、表面无故出现溃疡等,提示可能发生了恶变。
通过初步的对症判断,若是有较多的相似点,一定要尽快前往医院,结合皮肤科的检测设备诊断其良恶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