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除了名誉?
莫言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得到800万克朗奖金,当时能在京买套相当大的房。
可能没有任何其他的国际大奖的知名度,能够与诺贝尔奖相提并论,似乎谁都知道,而获得诺贝尔奖不仅是巨大的荣誉,而且确实有相关的奖金。
不仅如此,每年的诺贝尔奖奖金,都在不断上涨,是不断变化的。
目前,每项诺贝尔奖奖金超过1000万瑞典克朗。
然而这一百二十年,作为奖金的诺贝尔遗产不仅没有花完,反而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在奇怪为什么诺贝尔奖的奖金怎么花不完,其实这也是当年诺贝尔安排的好。
诺贝尔奖的创始人,就是瑞典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他在1866年发明了硝酸甘油炸药。
诺贝尔全面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他是化学家出身,在科技界成就巨大,因为当时的专利制度出现与完善,使得诺贝尔也拥有了巨额资产。
当其去世之后,大约留下超过三千三百万克朗遗产,在1900年成立了诺贝尔基金会,诺贝尔的大部分遗产,都被用来创立诺贝尔奖,初始奖金为3100万克朗。
诺贝尔奖刚开始的时候,设立物理、文学、化学、生物与医学还有和平奖,之后又在1968年增设经济学奖,诺贝尔奖的奖项基本就此确定。
按照规矩,单项奖项若只有一个人获奖,那就独享全部奖金。
若是两个人,那就平分,若是三个人的话,那么按照2:1:1的比例来进行奖金分配。
举个例子来说,当年屠呦呦获得生物或医学奖的时候,除了她还有两个人,屠呦呦获得当时八百万奖金中的一半,另外两人,各自获得两百万克朗。
当年诺贝尔去世的时候留下遗嘱,将财产建立几斤,每年用基金利息当做诺奖的奖金。
说简单点,诺贝尔奖的奖金并非当年诺贝尔遗产的本金,而是每年产生的利息,还有基金投资产生的各种收益,这也是为何诺奖每年的奖金金额都不一样的原因。
在诺奖基金会刚成立的时候,其实奖金很少,在1901年第一次颁布诺贝尔奖的时候,每项获奖的奖金,其实也只不过十五万克朗。
因为经营等问题,奖金在后来还缩水了,最低的一次,单项只有十一万克朗而已。
诺贝尔也早就考虑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才成立了相关的基金会,好在后来基金会越来越争气向上,运转投资相当不错,所以奖金也越来越多。
大致上在1923年以后,诺奖奖金就在不断上涨了,1980年首次突破单项奖百万奖金,经过一百多年的经营,现在诺奖的资产已超过五十亿元,奖金完全是小意思。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诺贝尔奖基金会也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当年诺奖基金会在很长时间内,都因为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差点把诺贝尔的遗产给败光。
基金会刚成立初期,投资了很多的瑞典国债,虽然稳定但收益极低,尤其二战前后,当时瑞典经济衰落,根本啥都没做的诺奖基金会,手里的钱却不断变成废纸。
好在后来,瑞典国家看不下去了,决定亲自为诺奖基金会撑腰。
这下子情况完全不同了,有了国家作为巨大的靠山以后,诺奖基金会开始了大规模投资。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诺奖基金会在欧美各地大规模投资股市,还有土地、房产等各个当时就极其赚钱的领域,诺奖的实力急速上升,变得越来越有钱。
如今诺奖基金会有将近半数投资在股市,一成在房地产,还有三成在对冲基金,可以说现在的诺奖已经稳如磐石,基本可以支持每次的诺奖奖金,仍旧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生日为什么这么巧合?
巧合只是一种巧合,翻阅了一下,大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是十月份出生的。我觉得生日和得奖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诺贝尔奖有哪些奖项?
诺贝尔奖主要设置的奖项有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奖项。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奖项。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在即将辞世之际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
据悉,诺贝尔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截至2019年,共授予919位个人和24个团体,其中4位个人以及1个团体两次获奖、1个团体三次获奖。
保罗罗麦指出什么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罗默指出: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第一,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
第二, 大部分的技术进步源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的投资行为,即技术是内生的;
第三,创新能使知识成为商品;
知识作为生产要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占到了非常重要的比重——考虑到有形资本、非熟练劳动力在大多数时候的非稀缺性——基本上是决定性因素。
2000年至2021年经济学奖获得者?
2000年至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名单如下:2000年
詹姆斯·赫克曼和丹尼尔·麦克法登
2001年
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002年
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2003年
罗伯特·恩格尔三世和克莱夫·格兰杰2004年
芬恩·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2005年
罗伯特·奥曼和托马斯·谢林2006年
埃德蒙·费尔普斯2007年
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2008年
保罗·克鲁格曼2009年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姆森2010年
彼得·戴蒙德、戴尔·莫滕森和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2011年
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2012年
阿尔文·罗斯和劳埃德·沙普利2013年
尤金·法玛、拉尔斯·汉森和罗伯特·席勒2014年
让·梯若尔2015年
安格斯·迪顿2016年
奥利弗·哈特和本特·霍尔姆斯特伦2017
理查德·塞勒2018年
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2019年
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2020年
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威尔逊
2021
David Card,Joshua D. Angrist和Guido W. Imbens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