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弄懂统计一个关键数据:平均数,其实有感几个

诗佳网

看完这篇弄懂统计一个关键数据:平均数,其实有感几个

这篇讲平均数

平均数是统计学的关键数据。

我们可以利用它分析数据,得出一些重要结论,来作为决策的参考。

但提到平均数,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算术平均数。

其实,在统计学里平均数有好几个呢。

下面我们一一详解。

01

你以为的平均数,

有另外一个名字

当你在学校学了加法和除法,你就能计算平均数了。

大概三年级的时候,你会碰到到这样的问题。

一个小组6个人,数学成绩分别是76、85、83、86、91、79,请计算这组同学的平均分?

老师会告诉你:

第一步:78+85+84+86+92+79=504

第二步:504÷6=84.

84就是平均分。

看完这篇弄懂统计一个关键数据:平均数,其实有感几个

如果去掉“分”这个单位(量纲),84也叫这一组数的平均数。

这就是你以为的“平均数”——也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平均数。

其实,它只是平均数的一种,在数学上有个专有名称——算术平均数。

02

算术平均数

反映了数据大小上的集中趋势

大小上的集中趋势,什么意思?

一组数,有大有小。

就比如你们班的数学成绩,有高分有低分。

现在有人问,你班数学成绩如何?

你怎么回答呢?

而一个同学说,我们班大部分学生在80分左右。

这么一来,你就知道一个班里的整体水平了。

这句话表达了两个关键点:

总结起来就是:大家都集中在80分附近。

大家都在80分附近,就是分数的集中趋势——且是“数量”(可以理解为大家都在这儿,这儿人多,数量多)上的集中趋势。

看完这篇弄懂统计一个关键数据:平均数,其实有感几个

那么,再进一步,我们不要附近,要个准确值,可以吗?

可以。

当一组数差别不大时,把它们加在一起,再除以它们的个数,得到算术平均数。

比如上文中的84。

另一组的数学算术平均分是86。

84<86

我们可以比较出哪一组整体的数学成绩更好。

如果这次是84,下次是79。

84>79

整体集中趋势走低,成绩下降了。

我们要找找原因。

你看,把平均分具体到数值,就可以比大小,可以做参照。

与“80分附近不同”,具体到数值的分数有高低,有大有小——所以,算术平均分,是数据【大小】上的集中趋势。

现在你理解了吗?

03

当数据差别特别大时

我们用众数和中位数

10+85+84+86+79+200=544

544÷6=90.66666667≈91

一平均,我们都迈入90分俱乐部了——偏离的有点多了吧!

看完这篇弄懂统计一个关键数据:平均数,其实有感几个

像这种情况,我们通常把最高分和最低分去掉,再计算算术平均数。

85+84+86+79=334

334÷4=83.5

这就是比赛中为什么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保证算术平均数的准确度。

或者有极值存在,我们不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了,采用中位数来表示会更好。

我们把一组数,10、78、79、84、85、86、200从小到大排一排。

中间的84就是中位数。

我们把10、79、84、85、86、200,从小到大排成一排。

中间有两个数84、85,

那么84+85=169,169÷2=84.5。

84.5是中位数。

中位数,它反映了位置的集中趋势。

大家的位置如何、“段位”如何,在这里可以看出来——中位数一出来,你离中位数多远,自己心里就有谱了。

有同学告诉大家“我们班数学成绩的中位数是84.5”,这就说明:

看完这篇弄懂统计一个关键数据:平均数,其实有感几个

在上面这道题中,第二问就换一种方法问:位置。

中位数是78.5,考到77分,超过了平均分,并不能说明这位同学超过了一半的同学。如果他考了79,就可以这么说了。

在考试中这是一个坑,在实际应用中,中位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位置。

平常看新闻,一说收入平均数,好多人生气,我没有那么多收入……因为收入有极值。

用中位数嘛,我国收入的中位数是多少,让大家自己去衡量位置。

超过中位数——你超过了国家的一般人,超过中位数很多,你是不是有优越感?

你看,中位数也是一种平均数,适合有极值的情形。

有时候,它还和算术平均数一起使用。

比如下面这道题。

看完这篇弄懂统计一个关键数据:平均数,其实有感几个

看完这篇弄懂统计一个关键数据:平均数,其实有感几个

选一家快递公司应该选甲还是选乙?

这就是在考察你会不会计算平均值、知不知道它们都是平均数、是数据的重要考量。

单看数据,我们知道要用乙,因为它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大于甲,无论是大小的集中趋势还是位置的集中趋势都优于甲。

通常在题目中还有方差的考察。

从方差的计算方式就可以看出它衡量变动,衡量一组数据离平均值的远近。

如果方差大:

就像考试,你一会儿30,一会儿100,班里如果有竞赛,不能派你去,波动太大了,不稳。

看完这篇弄懂统计一个关键数据:平均数,其实有感几个

另外还有一种平均数叫众数,也适合有极值的情形。

比如,统计跳绳数量,看下表。

看完这篇弄懂统计一个关键数据:平均数,其实有感几个

在这个表里,150个就是个众数——大部分人都在这儿。

它反映了数量上的集中趋势——大部分都集中在这儿。

在上面分数的例子里,【80附近】是个分数段,这个分数段,有更多的同学。它也是众数。

众数反映了数量的集中趋势。

它跟中位数一样,对极值也不敏感。

那么,它跟中位数的区别是啥呢?

应用的场景不同:

中位数说到底还是表示整体数据的走向——收入中位数、分数中位数;

而众数体现了群体中的多数——多数人的喜好,多数人的成绩。

这些数据,在针对某群人的时候,很有说服力。

看完这篇弄懂统计一个关键数据:平均数,其实有感几个

你看,其实众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都是平均数,只是叫法不同,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形。

具体如何操作,那就过于复杂了,在数据统计中不止我们说的这么简单。

但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不是特别难。

如今,你知道的这些知识就能应对中考题了。

不信你看看。

看完这篇弄懂统计一个关键数据:平均数,其实有感几个

看完这篇弄懂统计一个关键数据:平均数,其实有感几个

另外,题目不难,咱也得重视。

在实际应用中,生活中,你懂这几个数之间的差别,能在谈话中提及这些数,放心,你已经超越好多人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