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伤寒经的世界来说,学习伤寒经方是为了自救,而这种自救之路,你要去学,去效法,在行动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功力。很多东西是根据伤寒论去了解学习,而对于伤寒论中的用药要格外重视才好。
学会用好自己武器
用经方和打仗一样,和一个人的性格有关,要有杀伐决断力。这种东西以一而成,以二三而败,自己有定见,即使你有好的谋士,也必须自己有主意。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手中的将官和士兵怎么用,比如大黄这个川军,我骨科时候煮三十分钟以上活血化瘀,用来泻下时候我煮三五分钟,用来清上扰之浊气时候过热沸水即止。
作为伤寒经方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学会玩药。虽然政策上医药分家,可是如果一个医生不懂药,不玩药,那你就是个蹩脚的医生,我们六祖禅师慧能得道之前,还不是要辛苦的砍柴碾米,况且今天中医本来就是匠人,你不知道医药的配伍,如何煮药。如何用药,剂量多少,药物的口感,这些都是基本,每个学伤寒经方的人第一步是学习理论,但是这些医道不是拿来炫耀,而是怎么能做成精良的武器,今天很多人站在平台上,一口咬定自己发现了什么真道,然后超越了谁谁,自己有什么秘籍或者特别感悟,或许纯粹是为了赚钱扯的幌子。很多东西如果有料,是可以拿出来展现的,因为伤寒经方从悟道到断证。到临床用药每一步都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很多过程的经验你拿出来别人是偷不走的。
今天大家都知道伤寒经方治疗大病,那你自己是不是把生附子煮上一个时辰配伍各种辛散之药感觉力道如何,在治疗风湿之时,有没有去像曹颖甫把炮附子改成生附子体验效果,有没有试试把附子煮一个小时之后喝了全身不能动,舌头发麻,等着身体自我解毒。这些是玩伤寒经方的必经之路,我和一些学经方的人聊天才知道大家都不玩药,以为懂经方就行,可是在实操性上,个人是要去体味大剂量的桂枝麻黄怎么用,是一次三钱好还是一天三钱,这样再根据病情病人开药的时候才有量身定做的剂量。用经方的霸道,也要能在经方上体悟道学,就是知道如何收,比如我们在用真武汤补身体时候,配伍收敛的药好好养身体,饮服真武汤是要保持怎样的饮食习惯,注意避开水果冷饮等避免被破功。这些是经方好玩的地方,也是台湾的徐杰中张步桃能把经方的讲课做得和蒋勋一样,变成贵妇之友,因为经方中有好的方子确实可以保证家人的健康,这些东西都是良性的补药。
想伤寒治疗大病,就要自己去熟读经方案例之后,按照配比实验,你陈伯坛的剂量好,还是李可或者倪海厦的剂量好,然后每次熬药之后,如果对症病人喝着药是舒服的,感觉是甜的,比如简单口舌生疮,心火过旺,你让病人喝到嘴里的甘草泻心汤是甜的,不会因为里面有黄连黄芩而感觉苦,对症的药进入嘴里都是补药,是甜爽剂。不怎么可能出现良药苦口,如果感觉良药苦口,最大的概率是开错药。(这种感觉我在肿瘤用药的时候会再做个对比)。在我们玩药知药的过程之中,你才知道肿瘤癌症用药哪种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看似合理用药却极大地伤害的病人正气。
以上是一些个人感悟,唠叨偏多,但是希望同路人能有平常心那么接下来的两张大略谈谈伤寒经方和疑难杂症以及肿瘤癌症的探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