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什么是分子克隆
克隆(Clone)
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过程所产生的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代群体。
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
分子克隆是指由一个祖先分子复制生成的与祖先分子完全相同的分子群。发生在基因水平上的分子克隆称为基因克隆(DNA克隆)。
相关概念
载体构建
载体构建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对多克隆位点(MCS)的改造,以及对启动子、增强子、筛选标记等功能元件的优化。运载体(Vector)
运载体是能够将DNA分子运送到受体细胞中的工具。装载外源DNA片段后,运载体仍能正常复制。常见的运载体包括质粒、噬菌体和病毒核酸。质粒
质粒是一种双链闭环DNA分子,能够独立于宿主基因组进行复制,是分子克隆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多克隆位点(Multiple Cloning Site, MCS)
MCS是一段包含多个限制性酶切位点的DNA序列,用于插入外源DNA片段。每个酶切位点通常是唯一的,确保外源DNA的精确插入。
第二部分:质粒的介绍
质粒是分子克隆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工具,其包含以下关键元件:
复制起始位点(Origin of Replication, ORI)
ORI是DNA复制的起始位置,确保质粒能够在宿主细胞中自我复制。ORI富含A-T碱基,便于在较低温度下启动复制。启动子区域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通常位于靶基因上游,长度约为100~1000个碱基对。启动子负责启动基因的转录过程。终止子
终止子是转录单元的末端信号,负责释放新合成的RNA。终止子通常位于靶基因的下游,常见于3'端调控元件后。聚腺苷酸化:在真核生物中,转录后会在mRNA尾部添加多个腺嘌呤核苷酸,延长转录子的寿命。原核终止机制:分为Rho依赖型和Rho非依赖型终止机制。真核终止机制:涉及RNA聚合酶I、II和III,分别负责不同类型RNA的转录终止。抗性基因
抗性基因用于筛选成功转化的细胞。常见的抗性基因包括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解决了质粒转化效率低和质粒对细胞代谢负担的问题。多克隆位点(Multiple Cloning Site, MCS)
MCS是质粒中用于插入外源DNA的区域,包含多个唯一的限制性酶切位点,便于外源DNA的插入和操作。第三部分:一般构建过程
传统克隆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运载体的准备质粒可分为F质粒(性质粒)、R质粒(抗药性质粒)和E.coli质粒(大肠杆菌肠毒性质粒)。根据质粒的复制频率,可分为严紧型(低拷贝)和松弛型(高拷贝)。制备质粒DNA时,需将含质粒的细菌在含有抗生素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期,以扩增质粒。目的基因的准备
常见的目的基因获取方法包括:限制性内切酶直接分离法文库筛选法体外扩增法(如PCR)人工合成法酶切与连接
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载体质粒和外源DNA片段,然后通过DNA连接酶将两者连接,形成重组质粒。转化/转染转化(Transformation):将重组DNA导入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转染(Transfection):将重组DNA导入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细胞)。克隆筛选抗性基因筛选:通过抗生素筛选成功转化的细胞。蓝白斑筛选:利用lacZ基因和X-gal底物筛选阳性克隆。
蓝白斑的筛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