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青岛信竞团队的辉煌成绩
青岛信竞团队在全国信息学竞赛中表现突出,35人获得全国一等奖,显现出团队的强大实力与教育的优秀成果。
在2024年12月20日的青岛早报上,一则喜讯占据了显要位置:青岛信竞团队在全国信息学竞赛中再次创造出佳绩,共35名队员荣获一等奖。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青岛信竞团队的实力与风采,更展现了当地信息学教育的卓越成果。
在2024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 2024)中,青岛信竞团队再次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共有35人(高中24人、初中11人)荣获全国一等奖,这一成绩在全省范围内位居前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岛二中的学子们面对挑战毫不退缩,凭借他们深厚的编程功底和缜密的逻辑思维,在本次竞赛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不仅总获奖人数、一等奖人数以及高分人数均创下了新纪录,更有20位同学荣获一等奖,10位同学获得二等奖,14位同学获得三等奖,同时还有3位同学跻身全省前15强。值得一提的是,青岛信竞团队在一等奖人数上连续两年蝉联全省第一,全国排名也提升至第七。
02信息学竞赛的经验与感想
选手的感言
骆雨霄和周信伯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强调基本功、心态与积累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学校及教练的感谢。
在谈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 2024)中的出色表现时,一等奖获得者骆雨霄深感鼓舞。他坦言,经过高一一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让自己满意的成绩。在赛后采访中,骆雨霄特别感谢了学校和教练员为他提供的竞赛环境,并强调在比赛中保持冷静的心态至关重要。同样,二中学子周信伯也分享了他的成功秘诀:“考试时的临场发挥与日常的积累密不可分。只有平日里对各种题型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国家级赛场上脱颖而出。”
信息学的魅力
两位选手谈到信息学的迷人之处,是挑战与成就感的结合,有助于思维与逻辑能力的提升。
谈及信息学之魅力,周信伯分享道:“自幼时接触基础编程如Scratch,至初一邂逅C++,我深感其独特魅力。记得试听课时,老师展示的一个小游戏仅用300行代码便令我惊叹不已,仿佛‘神奇C语言’拥有神秘魔力。自此,我将信息学视为挚爱,而二中的学习更是让我深陷其中。
对初涉信息学的人而言,它或许仅与电脑代码相关。然而,对于这些学子们来说,信息学却别有一番“闯关”的乐趣。“解题过程充满乐趣,每当我攻克一道难题时,都会产生巨大的成就感。”骆雨霄如此说道。参加信息学竞赛,不仅对他的升学之路大有裨益,更在思维逻辑锻炼和心态磨砺方面收获颇丰。周信伯亦持相似观点,他强调,学信息学主要是自我提升与挑战,解题带来的成就感是他坚持不懈的动力源泉。
03青岛二中信竞团队的成功要素
在优秀教练团队的指导下,青岛二中信息学奥赛团队建立了完善的课程与训练体系,为学生的成功竞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是什么因素推动了青岛二中学子在全国联赛中屡获佳绩?据记者了解,青岛二中信息学奥赛团队在首席教练员朱彬的精心指导下,得到了原首席教练胡芳的顾问支持,以及胡传畅、郑源、王子浩等教练员的通力协作。团队已构建起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涵盖从入门到省选的全过程。此外,他们还开发并完善了青岛二中信息学在线评测系统(EZOJ),整理录入大量训练题目,以满足学生的日常训练和赛前需求。
朱彬教练表示,二中信竞队的队员们具备出色的思维能力,对编程学习充满热情。学校为他们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规划,确保在完成校内文化课学习的同时,能够抽出时间投入到竞赛学习中。定期的模拟赛、题目订正与总结,以及针对薄弱环节的强化训练,都为学生们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多年来,青岛二中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学奥赛学生的培养工作,为他们提供了多元且丰富的学习平台。这种重视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培养模式。其竞赛成绩在全省范围内名列前茅,连续16年荣获山东省信息学金牌学校称号。同时,团队也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决赛中斩获5枚金牌、20枚银牌及20余枚铜牌。众多优秀学生因此通过保送、自招或强基计划等途径,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高校录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