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制胜 荣耀加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校办学以来,学校依托丰富完善、特色鲜明的“融创”课程体系,以素养导向推进品质提升,以融合创新推动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
近期,随着2024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名单出炉,全国高中生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江苏省赛区获奖情况已经全部公布,我校再创辉煌,取得佳绩,共计 87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其中,陶吴辰等 52位同学分别获得国家一、二、三等奖,黄柏岩等 35位同学分别获得省一、二、三等奖。
在此,向所有获奖的同学表示祝贺!向所有指导老师辛勤的指导表示感谢!
为他们鼓掌、撒花!!
我校始终坚持全面育人,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多元发展,努力探索学科教学和学科竞赛有机结合的育人模式,促使学生实现个性特长发展。我校成立了学科奥赛中心统筹竞赛人才培养,依托系统的竞赛培训方案和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致力于为每一位有志于参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学科奥赛的学生提供全面而专业的辅导与支持。通过定期辅导、假期集训、专题研讨、模拟竞赛等方式,奥赛赛教练团队为学生们提供了前沿的学术资料和深入的学科知识讲解,拓宽了他们的科学视野、培养了创新能力。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面对挑战不言放弃,迎难直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奋斗精神和钻研态度,最终不仅收获了满意的成绩,更为未来的学习和人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听听获奖同学感言吧!
生物奥赛获奖
方洲路高三2班 陶吴辰
国家一等奖省一等奖
我对于生物一直充满浓厚的兴趣,在考试中看见新的题干,也总能笑说“这个我知道”。而此次生物竞赛正给了我一个更深入了解这个学科的机会。让我在竞赛上取得成就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校的帮助是最重要的。学校从一开始给我们组建教练团队,为我们提供教材建议,让教授来学校讲座,到之后全力支持我们投入竞赛,允许我们去参加集训。期间种种如果没有学校的努力,仅凭我们自己,恐怕难能有如此耀眼的成绩。竞赛已过,我会在高三好好奋斗,在高考上也能折桂而返。
方洲路高三2班 蒋清扬
国家一等奖省一等奖
我会记住这一年多。平时每周三、晚上六点,到生竞教室上课。还有周六晚上、周日下午以及在杭州的那十八天。无数个深夜,与生化、动物、植物、生态……一同度过。我满意这个结果。我感受生物学的浪漫与深刻,这件事本身就足以成为我坚持下来的理由。在学习过程中,我的记忆能力、阅读能力、生物推理能力和生物直觉都有很大提升。我从小就有阅读科普书籍的习惯,学习生物竞赛,可以说是这种习惯的延续,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我很少在乎生物竞赛对于高考、对于升学有多少帮助。我在生物竞赛的学习中找到了自己。竞赛已经结束,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迎接一年之后的高考。我会在生物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普惠路高三11班 袁语欣
国家二等奖 省一等奖
今日再回首这段竞赛时光,可谓之痛并快乐着。从一开始因喜欢而“入坑”到后来开始期待每周三晚上的竞赛课,享受被无尽的新知包围的感觉,贪婪地学习更多。这也是生物竞赛相较于其他竞赛的特别之处,其知识量之广大正是其魅力所在。两年竞赛历程,从周三周日一周两节,到假期集训、方洲路集训,不变的是教练的陪伴。荆棘之路,谁没想过放弃呢?何况并非天赋异禀且心理脆弱的我。还好身边有同伴给予我鼓励,与蒋同学一边翻书一边讨论题目的场景始终难忘。现在竞赛路程已告一段落,但不变的是我心中对生物的热爱,未来我也想报考生物制药相关专业,于大学中与这些我未完全掌握的知识再续前缘。
生物奥赛学生团队代表
信息奥赛获奖
方洲路高二1班 石睿恒
国家一等奖省一等奖
兴趣是学科竞赛持续的驱动力、是正向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我在竞赛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失败,并且提高了我深度学习的能力。临考前的半月来,每一次晚自习的思索与探讨,都是对自我能力的深度挖掘与提升。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教练的悉心指导与同学间的相互激励,成为了我前行路上的明灯。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也为我未来的学术与职业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在探索与创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方洲路高一9班 杨亮瑜
国家二等奖 省一等奖
我非常荣幸能够获得2024NOIP二等奖,这离不开父母和老师鼓励及教导和我长年累月的努力。我从初一便开始接触C++编程和信息学竞赛,强烈的兴趣及好奇心驱动我不断钻研,克服困难。但在我经历的三次CSP考试中,之前曾有两次未能晋级复赛。直到这次,父母的支持和自己的兴趣构筑了我向前的信念,期间学校提供的免费课程,集训环境以及众多模拟赛让我能保持状态,最终才夺得了奖项。
C++编程在当今时代于从多领域的底层逻辑算法编程有广泛的应用,我希望自己可以努力精进编程技术,在日后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编程事业,发挥特长。
信息奥赛学生团队代表
数学奥赛获奖
方洲路高三1班 曹子谦
国家二等奖 省一等奖
初中数学不好不坏的我怎么也不会料到,如今我何等热爱数学。一路走来,我曾多次感到自己没有学习竞赛的天赋,也曾多次想要放弃。可我坚持了下来,最后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我的省一,离不开学校的培养,离不开冉春莲、赵雪鹏、胡承超老师的悉心教导,更离不开我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和对数学始终如一的热情。常言道:天才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我虽不是天才,但也在这两年的学习中真正明白了这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逸一时,误一世,一时的成功不会停下我前进的脚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冲击高考,成就更好的自我。
方洲路高三1班 胡程铭
国家二等奖 省一等奖
司汤达曾言:“一条路不因其充满荆棘而失去其美丽,旅行者照旧前行。”可以说,数学竞赛正是这样一条荆棘之路。对我来说,前路不会是“潮平两岸阔”,也未有“春风得意马蹄疾”,我所能做的便是全身心的投入、研究、钻研。这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失落与不甘。一道难题能困扰我几日,但几经奋战后的恍然大悟仍能使人精神振奋,踌躇满志。或许,这就是魅力所在吧。数学竞赛固然是座高峰,并非人人都能登顶,但每一个倾注过心血和汗水的挑战者都有权利给自己、给所有竞赛生一个致敬,都能问心无愧地回顾过去,从容地展望未来。
数学奥赛学生团队代表
物理奥赛获奖
方洲路高三1班 陈润泽
国家二等奖 省一等奖
物理竞赛带给我的不仅是无垠的知识海洋,更是对自我的提升与拔高。通过深入学习物理知识,我不仅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准备物理竞赛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高效地学习。竞赛也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感谢那间温情的教室,感谢那段温馨的时光,感谢教练和挚友的陪伴。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团队互助的重要性,也让我体会到了在竞争中相互支持的温暖。感谢西附,让我找到了自己未来理想的模样。我希望能够在大学里继续深入研究物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也希望能够参与更多的科研项目,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方洲路高三1班 丁天麟
国家二等奖 省一等奖
在上高中之前我从未设想过有朝一日“竞赛”一词会被纳入我的人生字典。我诚有物理之思维,然大学物理晦涩难懂,实为不易。物竞前辈榜样在前,我等唯有刻苦钻研、付诸于行,才可及天心皓月。当我切实去学习前人的理论时,我才真正认识到,物理学科是一门探索自然界的科学,充满了神秘与挑战,在探索的过程中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考能力得到提升。物竞带给我的不只是奖状,也不只是知识,更让我获得了物理之精神、物理之态度!
物理奥赛学生团队代表
化学奥赛获奖
方洲路高二4班 蒋志成
国家二等奖
在中国化学会举办的第38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字竞赛(江苏赛区)中,我荣获了二等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化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认可,更是对我个人学习能力和毅力的一次极大肯定。我能够在这样高水平、高强度的比赛中脱颖而出,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指导和同学们的鼓励支持。在此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努力的价值所在,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获得此次奖项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标志着我在化学学习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为来来继续深透奠定了良好基础。展望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争取早日成为一各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能够激励更多的同学勇敢追梦,不畏艰难险阻,向着心中目标勇往直前。正如杨绛先生所言:“苦难可以压垮一个人,却压不垮一颗坚韧的心。”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今天的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与自信。
普惠路高三11班 谭昊宇
国家二等奖
从铝热反应迸发出的绚丽夺目的火星,或到有机分子间电子流转中蕴藏的规律,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轴心,拥有其独特的魅力。学习化学竞赛,最基本的是需要对这门学科抱有浓厚的兴趣。想要学好化学竞赛,需要你对化学有深刻、独到的理解,成体系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的知识储备。通过化学竞赛学习,既增长了我的耐心、专注和解决问题时的思维逻辑,还让我锻炼了在大学里极为重要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从中学到的知识也对我课内的化学、物理学科有极大的帮助。学习化学竞赛,不可或缺的是优质的学习资源,这里建议充分利用网络,加入一些化竞群聊,能帮你了解适合的教材、习题,让你少走许多弯路。化学竞赛不一定是高考之外的捷径,但如果你肯坚持下去,它一定会为你的前途铺就更加广阔的道路。
化学奥赛学生团队代表
西交大苏州附中将继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通过学科奥赛挖掘学生潜能,从而促使学生发展特长、拓宽视野、升华思维格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