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崔永元的新浪微博被清理的一尘不染,小崔铿锵有力的在上面留了一个“呸!”字。
这个“呸”字用的好,言简意赅、荡气回肠、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堪称年度最强音。
一个简单的“呸”字,呸出了“吾方高驰而不顾”的气势;呸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呸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气节;呸出了“广陵散”的悲壮!呸出了“苏武牧羊”的韧拔;呸出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
个人认为,近代中国有三个半男人最有骨气,辜鸿铭是一个,鲁迅是一个,李敖是一个,崔永元算是半个!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说小崔只算半个,是因为我不确定,小崔究竟还能够再坚持多久?
客观地讲,小崔是一个有争议的公知。自从小崔贴上了“反转斗士”的标签,便争议不断,这个头衔甚至盖过了“前央视知名主持人”。
本人不反对小崔反转基因,就像不反对专家们挺转基因一样自然。坚持是一种态度,只要是以“善”为起点,以追求“真”为目标的行为,都应该坚持到底,哪怕坚持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错的。
探求真理需要有一颗纯粹的心,需要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争论是在所难免的。一场关于转基因的争论既然已经开始,争论双方都不应该忘记争论的本质和初衷。争论不只为了简单的输赢,而在于它背后更深远的意义。
理不辩不明,为了探求真理,小崔和“挺转”派同样需要坚持到底……
转基因是近些年进入我国的新兴事物,任何事物都存在利与弊的双面性。转基因之所以存在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部分人认为转基因食品安全的长期性具有不确定因素。虽然许多院士级别的专家宣称,经过科学实验证明转基因食品无害,但是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另一个原因则是,“挺转”派和“小崔分别站在两个不同的圆心画圆,在有交集的部分展开辩论,如此之争自然难解难分。
小崔反对的是转基因违规滥用的乱象,他希望国内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使转基因在有效的管控下推进,尽量避免发生转基因安全隐患;“挺转”派专家则强调转基因的科学意义、实用价值和实验结果。
“挺转”派告诉人们转基因是科学无害的,部分农产品经过转基因后产量高、生命力强、抗病力强、营养丰富;而小崔说的是生产转基因产品要严格规范程序,如转基因土壤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处理(程序十分复杂),避免造成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逃逸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这就好比“挺转”派说,月饼是一种无害的食品,吃了它能够果腹;小崔说,如果月饼生产企业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可能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反转”阵营主要有小崔和一部分对转基因无害论持怀疑态度的民众,“挺转”阵营主要是该领域的一些专家、学者和部分“社会精英”。有人说小崔是个优秀的主持人,他不应该站在不属于自己的领域“反转”,我个人不赞同这种说法。
转基因食品安全之所以举世瞩目,是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及子孙后代的健康安危。所以,转基因不能被关在“专业”的笼子里,它应该是透明的,至少应该是面向大众的。
民众是转基因食品的最终消费者,所以民众有权质疑、有权反对、有权选择或拒绝;当然,“挺转”专家也有权利对转基因进行科普,对质疑进行反驳。这一过程,也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步骤。
按常理讲,“反转”和“挺转”之争本应毫无悬念,“挺转”派可以轻松地利用领域优势将“反转”派打的体无完肤。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部分民众的心中似乎更倾向于小崔一方。
一些“挺转”人士则把转基因推广受阻归结于小崔的诡辩和民众的无知。更有甚者,直接引用牛津大主教谩骂赫胥黎的典故,暗喻小崔和“反转”阵营的固执和浅薄。
当年,牛津大主教攻击达尔文的进化论,并谩骂博物学家赫胥黎:“你是相信猴子为人类祖先的,那么请问你,你自己是从你的祖父还是从你的祖母的猴群中变来的?”
赫胥黎说:“人类没有理由因为他的祖先是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而感到羞耻,我感到羞耻的倒是这样一种人,他惯于信口开河,他不满足于自己事业中那些令人怀疑的成就,还要干涉他一无所知的科学问题……”
显然,“挺转”派不是赫胥黎,迄今为止他们没有找到更好的理由说服小崔和质疑的民众。或许,小白鼠成为实验品的理由,并不是因为它们不知道实验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而是小白鼠天生就是最好的实验品。
崔永元自然也不是大主教,他没有大主教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只有一份朴素的倔强和执着。假如崔永元拥有大主教一般的权力,很难想象中国能出几个赫胥黎?毫无疑问,由于小崔的介入使转基因更加公开化、透明化,这对广大民众而言是一件好事……
目前,有很多人对小崔的人品提出质疑。特别是璞谷塘风波后,一些人把崔永元“反转”和为自己牟取暴利挂钩,并把“反转”民众的智商当作笑柄。
一个人可以毫不吝啬地肯定自己,但是这种肯定不能成为否定他人的理由。把自身的某些长处当作为讥讽他人的资本,本身就是一种愚蠢。“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崔粉,焉知崔粉不知慧愚也?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小崔之所以能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一面旗帜,是因为小崔做到了,人们也看到了。实话实说,做人的信誉是靠平日用良心积攒起来的。崔永元的人格魅力除了睿智和骨子里透着的幽默以外,就是他做到了人性的“真”!。
平心而论,中国的太监消失了,但是太监文化还在,在各个领域中总有一些厚颜无耻之徒对太监的角色乐此不疲。小崔不同,他敢讲真话、敢干实事、敢于叫真,不谄媚、不低俗、有同情心。所以,我们的社会需要小崔,他是一种生活态度,他向人们阐释了一种人生理念。
关于小崔的故事,能够打动人的有很多:
小崔是个有良心的人。当年,小崔主持《实话实说》红遍全国,他却为节目不能保证“实话实说”而纠结。为此小崔抑郁过,随后他毅然地选择了走下神坛。名利与良知相比,小崔更看重后者。现在有些栏目,为了赚取收视率不惜牺牲演员的人格和尊严,从而达到消费观众的目的。这些栏目人与小崔相比,他们缺少了做人的本分和良知。
小崔是个有爱心的人。1988年小崔曾经出资3000元资助一个黑龙江的学生上大学。那时,3000元是一笔巨款。后来,小崔发现这名学生一直心怀感恩的心理压力,他便向已参加工作的学生要回了3000元,并说:““咱俩两清了,你不欠我什么,即使你觉得欠我的,以前送的礼物已经足够还清了。我当初帮你,是觉得不能浪费人才,希望你给社会做点贡献。以后我们都放下包袱,各过各的。”
小崔是个有责任感的人。2011年,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崔永元,为了做一个医疗改革的提案,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做调研。期间,小崔不但以公众人物的身份到多家医院了解情况,而且还以患者的身份调查取证,并对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如果全国多几个像小崔这样的委员亲力亲行,那么老百姓的民生肯定会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和改善……
就事论事,对一个人的人品进行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最恶毒的人身攻击。敢于采用这种方式对他人进行攻击的有两种情形:一是掌握了确凿证据,深受其害;二是自身品性不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果没有真正的了解一个人,最好不要对一个人的品性评头论足,这是底线。
今年以来,小崔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微博禁言、璞谷塘离职、遭人恐吓、以死亡相要挟,但是小崔并未屈服,他“呸”了一下,轻描淡写。
最近一次看到小崔是在袁立的微博,当时袁立孤身一人手撕娱乐圈黑幕,小崔与她站在了一起。袁立用两个字亲切地称呼小崔:“我哥”!
有网友问袁立:“说说小崔哥为啥这么久不更博,不知道大家很担心他吗?”
袁立回答:“他说恶心!”
今年6月,确实挺恶心的。小崔的微博被禁言后,他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从此当代最硬的一根骨头好似人间蒸发一般,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法律是把双刃剑,它既有打击和惩戒违法犯罪的作用,也有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责任,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彰显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显然,公民的言论自由是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傲慢地删帖、禁言,同事不同罚等不良行径着实让网民搓火。
如今王者归来,小崔只用了一个“呸”字抒发满心的不屑与坚持,他让人们再次体味到“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崔永元还是崔永元”!
你可以讨厌崔永元,但是你无法阻止他人对崔永元的信任。小崔可以“反转”,但同样无法阻止专家们“挺转”。民众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是“反”是“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权利是自己争取来的,不能仅靠小崔这样的斗士孤军奋战……(关注本号,更多精彩,不见不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