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开区、市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邢台市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8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邢台市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行动计划》(冀政办字〔2025〕39号),推动全市寄递物流提质降本增效,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更好保障改善民生,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政府推动、市场运营,因地制宜、典型带动,健全体系、集聚发展”原则,因地制宜推广复制典型模式,推动已建项目升级改造、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未建项目规划立项,加强“多种模式共享并行、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多元化配套跟进保障”的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力争2025年底前全市50%以上县(市、区)完成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任务;2026年底前全市基本完成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任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布局。
1.分类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布局县域快递物流中心的数量和规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土空间、商贸发展、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乡村全面振兴等规划有效衔接。分类指导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已建成的完善设施配套、引进全产业链企业促进融合发展,在建的加快进度、尽快投产达效,未建的整合邮政、快递、交通运输、供销社、电商各类资源推动共建共享。(市邮政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
2.编制建设方案。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编制本地快递物流中心建设方案,将邮政业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快递物流中心用地需要。优先选址交通道路便利和产业集中连片区域,统筹现有县域商业体系物流配送中心以及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其他存量土地资源,加强产业衔接,预留充足拓展空间。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建设“一中心”或“多中心”。〔各县(市、区)政府(含市经开区、市高新区管委会,下同)〕
(二)服务产业集群,推动建设升级。
1.强化典型示范带动。推动具备特色专业市场和电商企业集中的县(市、区)先行先建高标准县域快递物流中心,打造推广典型样板。〔市邮政管理局,相关县(市、区)政府〕
2.完善功能配套设施。鼓励县(市、区)政府主导投资建设县域快递物流中心,服务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吸引多种市场主体参与,拓宽社会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完善县域快递物流中心路水电气暖网等配套设施,强化与城市道路、交通枢纽的衔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各县(市、区)政府〕
3.加快设备迭代升级。推动有条件的邮件快件处理场所配备全自动分拣流水线,鼓励邮件快件共配共运。落实《邢台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与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加快无人车规模化应用。探索开展低空寄递服务。创建绿色分拨中心,推广高效节能分拣设备以及甩挂运输、单元装载技术。加强与新能源车企合作,加快普及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动有条件的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屋顶光伏、充电桩等清洁能源设施。〔市邮政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政府〕
(三)整合聚集资源,提升运营增效。
1.强化专业运营管理。鼓励入驻企业联合组建运营主体,参与县域快递物流中心运营管理。鼓励引进符合资质的专业化运营企业,引入现代化物流管理,推动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市场化、多元化、规范化运营管理。〔各县(市、区)政府〕
2.引导邮政快递集聚。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入驻县域快递物流中心集聚发展。因地制宜采取快快合作、邮快合作、客货邮融合等方式,保障快递进村服务。规范市场化合作机制,争取快递企业总部支持,强化时效衔接、权责划分管理,维护共配合作稳定运行。〔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
3.加强关联产业协同。大力发展“电商+产地仓+快递物流”仓配模式,引导电商仓储与快递物流高效衔接、协同发展。推进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快递+文旅”,为特色景区产品外销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寄递服务。加强邮政业服务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统计。〔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
4.发展冷链寄递服务。在信都区、威县、巨鹿县、临城县等鲜活农产品产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预冷、初加工、冷藏等冷链设施。发展冷链运输、冷媒包装,提升末端冷链配送能力。〔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相关县(市、区)政府〕
(四)构建服务网络,完善寄递体系。
1.强化县级枢纽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吸引快递企业总部建设区域集散中心、信息中心、结算中心。服务传统产业转移升级和高端高新产业植入。发挥县域快递物流中心邮件快件承接转运功能,满足乡村快递收派服务需求。〔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
2.完善乡村服务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快递企业自设乡镇快递网点,引导快递企业在业务需求较少且不能实现快递由县直接分拣投递到村的地区,规划建设或利用邮政、客运、电商、供销等场地改建乡镇综合服务场站。因地制宜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引导邮政快递企业自建一批、与商店超市等合建一批,村综合服务站等代办兜底一批。鼓励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叠加更多便民服务,实现“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行政审批局,各县(市、区)政府〕
三、建设模式
(一)创新电商快递协同模式。清河县、南宫市、宁晋县、平乡县、南和区、广宗县等电商相对发达的地区可学习借鉴邯郸大名县、石家庄晋州市模式,推动电商企业在快递物流中心设立直播基地、选品中心(产品展厅)、仓配中心,或邮政快递企业进驻电商产业园区,打造完备的选品、包装、直播、云仓、寄递全链条供应链体系。加强电商包装标准与快件寄递标准有效衔接,推广商品原装直发。开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邮政快递等领域培训,提升专业人才素质能力。〔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相关县(市、区)政府〕
(二)优化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信都区、任泽区、隆尧县、巨鹿县、沙河市等具有交邮合作基础的地区可学习借鉴威县、承德平泉市模式,推动县级客运站在保留客运基本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转型为功能集约、资源整合、客货同网、统仓共配的快递物流中心。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推广应用适配车型,利用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依托农村客运、邮政快递信息平台,加强客货邮信息化指挥调度。发展“农村客货邮+电商+农产品+文旅”服务模式。〔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相关县(市、区)政府〕
(三)完善邮快合作共配模式。新河县、临城县、内丘县等快递业务量小、存在偏远行政村的地区可学习借鉴石家庄无极县、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模式,推动偏远地区邮政快递企业开展共配合作。引导邮政企业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加大分拣设备和运力投入。做好快递进村邮政兜底试点工作。〔市邮政管理局,相关县(市、区)政府〕
(四)发展快快合作共配模式。南和区、临西县、襄都区、柏乡县、巨鹿县、市经开区等具有共配基础的地区可学习借鉴保定蠡县、廊坊香河县、沧州青县模式,鼓励快递企业共建共配中心。健全合作机制,规范开展快件统一分拣、整合运输、集中配送等业务。〔市邮政管理局,相关县(市、区)政府〕
(五)推进政府保障快递进村模式。威县、信都区等行政村数量多、进村任务较重的地区可学习借鉴保定阜平县、沙河市等地做法,政府牵头推动快递进村工作,列入民生工程,落实邮政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对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建设给予支持。因地制宜开发村级寄递物流公共服务岗位,满足偏远地区群众基本寄递需求。〔相关县(市、区)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邢台市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工作专班,由分管副市长牵头,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定期调度解决问题,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各县(市、区)参照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确保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市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二)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市级层面负责协调推进、规划衔接与资源整合,指导项目申报,统筹调配本地土地、资金、产业等资源,推动全市县域快递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培树示范典型。县级层面负责具体建设实施与项目管理。科学编制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和改造提升计划,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要素保障,纳入相关规划重点项目。引导快递、电商、仓储等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市场化建设和管理,打造典型模式。加强依法合规运营监管,压实企业安全稳定主体责任。各县(市、区)每年12月20日前将年度进展情况报送市邮政管理局。〔市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三)强化政策支持,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出台政策支持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运营和邮政业发展。鼓励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申报重点建设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对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用地,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指标。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供应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用地。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对通过改扩建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客运站、高速公路路域场地和附属地块以及其他存量土地资源建设县域快递物流中心的,给予相关支持政策。保障邮政快递货运机动车城市道路通行便利。〔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政府〕
附件:邢台市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工作专班组成人员名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