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工具,都不会让人很“舒服”,所以专业相机不是大多数人的菜

诗佳网

公路自行车、山地车,您骑着感觉比普通通勤自行车舒服吗?

非承载式越野车,您开着感觉比普通轿车或SUV舒服吗?

显然,偏专业属性的产品都不如纯民用的产品体验舒适。在摄影领域是同样的道理。

为什么大部分不太懂摄影的朋友都认为手机拍照方便快捷,甚至认为手机拍摄的效果比相机更好?就是专业与民用的体验差异之分导致的。

无论是单反还是微单,都属于偏专业的摄影创作工具,需要使用者具备基本的摄影技能。如何手动控制曝光,如何利用不同焦段,如何驾驭无损格式,如何精准控制焦点,如何运用不同景深,如何使用连拍,这些问题都必须贯彻在拍摄过程中。并且在使用相机创作时,必须忍受更笨重的设备重量,必须能够采用专业的拍摄姿势,还要对照片进行较为复杂的后期修图。这些都是手机摄影用户无需深入考虑的问题,也感受不到其创作的艰辛。

专业工具,都不会让人很“舒服”,所以专业相机不是大多数人的菜

手机用户的操作只需要轻触屏幕,瞬间就可以完成摄影全过程。一气呵成,无需过多冗余步骤。但手机拍摄的照片显然无法应用于商业、专业领域。就拿最普通的婚礼摄影来说,您看哪家婚庆公司的摄影师是用手机当做工作工具的?就更甭说体育摄影、天文摄影、战地摄影、高规格新闻摄影等这些领域了,必须要使用专业的相机来完成拍摄创作,甚至低端的机型都不能满足需求,都得使用顶级方块机才行。

专业工具,都不会让人很“舒服”,所以专业相机不是大多数人的菜

术业有专攻,不是说手机摄影性能过于业余,而是说手机压根就不是摄影的专业工具,它只不过是一台通讯工具,附带了摄影功能而已。干什么活儿就得用什么家伙事儿,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因此有些网上言论鼓吹“手机已替代相机”、“相机还不如手机”、“手机超越相机”,可以消停消停了,这两种东西压根没有可比性。

令人感受到简单、舒适、快捷的产品,一般都不是什么专业产品。手机摄影确实具备了上述这些特点,但也仅仅可以满足普通人生活记录、打卡留念、社交分享的用途,真要让手机去干新闻、生态、研究这类的工作,它还是远远不够的。具体来说这几点就无法满足需求:

1.光学焦距太单一。手机只有广角的焦段,长焦焦段虽然有的手机也已经有了,但远远达不到真正的专业用途需求。

2.画质太糙。虽然手机在画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cmos过小,镜头光学素质过低,对于需要真实还原、深度后期加工的专业需求是不能满足的。

3.参数受限。手机的曝光参数是不能任意调节的,例如手机的光圈大多数是不能变换的,只能固定在最大光圈,这对于很多摄影题材来说,创作受到了很大限制。

4.操控体验差。手机只有触控屏,对于需要迅速设定参数的专业拍摄来说,完全不能适应。

反过来说,如果手机改善了上述缺点,那么手机也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它会变得像相机那样笨重、复杂,完全失去了手机该有的价值。

专业工具,都不会让人很“舒服”,所以专业相机不是大多数人的菜

那么,结论就是,不用过多争论,让专业的归专业,民用的归民用,大部分普通摄影用户其实并不需要专业的相机,手机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而对于有专业创作需求的摄影师来说,必须要使用相机才可以,虽然并没有手机那么“舒适”。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