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新闻专题片是综合运用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对某一重大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生事物以及某一行业、地区、现状考察等题材进行充分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一部电视新闻专题片的成功与否,可以说关键因素是采制过程中的角度切入方式,而角度切入问题历来是电视记者最为费神最为刺手的问题,一部成功的电
视新闻专题片,必须由一个成功的角度切入方式来引导。展开角度切入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节目的社会效果,切入角度选择的好片子也就成功了一半,一部片子有了一个好的选题,也仅仅是采制过程中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要想把这个选题采制成一部好的片子,就得冲破角度切入这个难关。作者作为地方台的栏目记者,从事电视新闻专题片的采制工作已有
多年,至今,仍感到片子的角度切入方式难以把握,每拍一部片子,在角度切入问题上都要大费周章,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沮丧,一言难尽。同时,在工作的摸索中,在不断地借鉴学习中,点点滴滴有了一些体会,在片子采制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发现了角度切入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一、从新闻事件中寻找富有特别意义的场景和片断来作为角度切入
在电视新闻专题的采制过程中,比较明显地集中再现生活富有特别的场景和片断并不那么容易碰到,这就要求记者细心观察,深入挖掘,一旦你捕捉到了,整部片子的角度切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1998年,米泉电视台在采制《水中情》一片时,摄像记者就成功地捕捉到了一段稍纵即逝的感人场景,主人公冒着刺骨的寒风跳进齐腰深的冰水中,疏通涵洞,
他上来时浑身打哆嗦,手臂被冰渣划伤多处,鲜血直流,我们把这段感人场景放在片头,作为角度切入,没有一句解说,也没有一点音乐,只有现场效果声,然后叠出片名《水中情》。这个先进人物的事迹由此得以顺利展开,从这个角度切入,把一个忠于职守的水管工作者的形象推到了观众的眼前,留在了观众的心中,同时也调动了观众对这一人物进一步了解的急切心情,为观众审美需求的情感延伸创造了条件。片子播出后,反响很大。
二、开门见山,集中再现特定情景
电视新闻专题通常是当日或近日重大新闻动态的综合补充和深化,较重视时效性,因而在角度切入选择了多采用开门见山,集中再现特定情景。1999年夏天,我台选送在新疆电视台播出的《金婚的日子》角度切入点就选择了闻名全国的书法篆刻大师张琦夫妇金婚庆典日,直接开门见山切入,集中再现张琦夫妇金婚之日的特定情景。开头是这样的:(现场主
持人同期声)“今天是张琦二位老人结婚五十周年纪念日,现在,我宣布金婚庆典开始。”音乐响起,荧屏上则呈现张琦夫妇激动的面部特写,推出片名《金婚的日子》。由此才逐步深化张琦夫妇相濡以沫,对艺术追求不辍的传奇人生。
三、以鲜明生动的个性形象为切入点
如果说消息是以传递信息为主要职能的话,那么电视新闻专题则以捕捉富有个性特征的鲜明形象取胜。电视是形声兼备的传播媒介,电视新闻主要是靠一幅幅画面来报道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但这不等于说它自然而然也就有了鲜明的形象,其实,相当一部份新闻摄取的只是一些不能反映生活本质的一般性画面,若要想拍摄到寓意深刻,形象生动的画
面,则要深入到生产和生活的第一线,去细心观察、体验。好消息是这样,好的新闻性专题更是如此。因为形象生动的画面有可能就是一个好的角度切入点。有了一个好的切入点,整个片子才得以顺利制作完成。我从实践中体会到,鲜明生动的个性形象是挑、等、抢甚至是借来的,以此为角度切入主题,当然为整个片子增色不少。
四、选取新闻事件的某个侧面或侧面的一点为切入点,引发开去
电视新闻专题角度切入类似于打仗选择突破口,口切得越小,材料越集中,越容易把问题说透,新闻性专题有着自己独特的特性,对新闻事件的采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它只能选取某个侧面,或者某个侧面上的点,引发开去。然而世间任何事物又都不是孤立的,有好多个面,这时,我们只能在若干个面中进行精选,从最能展现事物特点的那一点去切入主题,古
语说:伤其十指不如缺其一指,一点切入往往成功系数较大。而面面俱到则常常是面面不到。啥都想说,结果是啥也说不透。以某一侧面或一点为切入点,往往能使片子结构紧凑,简洁明了,吸引观众。
五、平中觅奇式角度切入
有些选题并不重大,但只要有一个比较奇特的角度切入,也能够成为优秀的电视新闻专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大的题材不是人人都能遇到和发现的,但是抓取好的新闻的机会对每个记者来说却是均等的,一些看似寻常,司空见惯的新闻题材,只有肯下功夫找出一个好的角度切入,就能发掘出独特的思想意义,同样能平中见奇。平中觅奇式角度切入关键在于
“平常事、细观摩”这“细观摩”三个字,便道出了觅奇之“秘决”。2002年夏天,本台新闻部一位记者在米泉市柏杨河玉希布早村采录到一则奇特的短消息:麻雀在教室里安家落户,学生上课,麻雀飞进飞出,双方相安无事。我台《龙河纪实》栏目组的记者在谈论中感觉到这则深处里面有“戏”。当即赶往再次采访。原来雀巢本在教室的屋檐下,一天夜里风
大刮落下来,里面还有几只不会飞的小麻雀,被早上赶来上学的学生发现报告了老师,老师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机会,就引导孩子们想想办法,救救小麻雀。最后孩子们一致同意把鸟巢绑在教室屋顶的横梁上。从这件小事上,老师让孩子们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了爱护鸟类,保护鸟类的思想。这是一具非常好的新闻素材,但因为事过境迁,许多画面无法补拍。我们就运用同期声让老师和孩子现身说法。以鸟儿从敞开的窗户飞进飞出为角度切入引出故事。
六、逆向思维式角度切入
客观事物常常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我们的宣传有时也往往是一阵风,说搞什么,大家一窝风都搞,选题雷同,只是改一改时间地点数字而已。事实上,在选题上搞一点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往往能新意迭出,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别人选择这方面的题目时,看看能不能选另一方面的题目,别人的题目从正面选,看看能不能从反面选,从正反两
个方面做文章,选择一个逆向思维中典型的点切入。例如:我台采录的《“穷酸”的上沙河村》、都是采用了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以上沙河村破旧的村办公室,破旧的办公室桌椅为角度切入,反其道而行之,引出这个古牧地镇的首富村村党支部一班人如何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大力发展村经济的动人事迹。后者以遍布米泉的十几家饲料厂广告牌映衬出米泉市发达的畜牧业,角度切入均采用了逆向思维的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