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编后
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多因事抒感,借题发挥,用于一些己作过多次宣传的主题,从新的角度或用新的材料、新的论证方法,给以简单的必要的新说明。一般都配合新闻报道、文章发表,起深化主题,强调重点的作用。可拟标题,也可不拟。
四、新闻评论的要素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论点是经过提炼和浓缩了的观念、思想,是作者站在正确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对客观实际做了周密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看法、主张和观点,它集中地反映着作者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的基本见解。
1.总论点
又叫中心论点/基本论点/主题,是评论中全部观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是作者需要全力说明的总主张、总看法,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
总论点的作用:总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主旋律,是全文的论述中心之所在。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是提携全篇,把各个论点、材料统率起来,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说理体系。
2.分论点
指的是为了更好地阐明总论点,从几个方面或层层深入地来论述,提出一些证明、补充或者发挥总论点的从属论点。分论点派生于总论点并为阐明总论点服务。
分论点的双重作用:对论述的部分来说是论点,需要加以证明(用以证明的文字称之为部分论据);而对全文的总论点来说,同时也是论据的作用。
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主从关系,因果关系等。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互相平行,逐个深入,互为因果等。
论据是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
充分、准确、可靠的论据,对证明和证实论点很重要:论据不充分,论点就架空,评论就没有血肉,没有说服力;论据不准确,会使评论出现破绽,论点就站不住脚,不能说服人;论据不可靠,或以偏概全,引出片面性结论,或以假象代替实质,得出错误的结论。
1.事实性论据(表述客观事实的判断)
用事实作为根据、证据。这类证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或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主要指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证、物证,以及典型事例(个别事例和概括性事例)、历史资料和统计数字等。
2.理论性论据(表述客观规律的判断)
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从写作角度讲,论证过程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
论证好像纽带,把需要的论据围绕着论点贯穿起来、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严密的论证是使新闻评论具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的保证。
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路。论点是灵魂,因为它对论据、论证起统率作用。论据是血肉,因为论点靠论据证明或说明。论证是骨骼,因为它是联结论点与论据的桥梁和纽带。所谓“言之成理”除了所论之理正确以外,主要靠论证的力量。三者就是这样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
五、论证的方式
论证方式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
立论就是从正面直接阐明客观事物的真理,以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主张。
立论的具体方法,即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等直接阐明观点的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指的是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亦即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
1.例证法(事实论证)
是指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它通过列举典型的具体事例,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在新闻评论中用得比较普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引证法(事理论证)
是指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论证问题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用己被证明的、公认的道理、原则或理论,来论证未被证明的、个别的、具体的论点和道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运用引证法论证问题时需注意:首先引证的原理必须正确,不要断章取义;第二不要引证过多,以别人的观点代替自己的论述;第三,要注意具体分析,不可简单推理。
3.比较法(比较论证)
是指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以有力地证实某个论点的正确或错误。具体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情况。
类比就是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
对比就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可分为纵比和横比,纵比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即现在和过去比;横比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性质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即好与坏的比较。
4.喻证法(比喻论证)
即用比喻来阐明事理的方法。
驳论是以反驳别人(或敌论)的某种错误观点(或反动观点)为主,在反驳错误观点的过程中宣传真理。
新闻评论的驳论包括揭露、批驳、剖析、辩论等方面,是在政治、思想、理论和学术上驳斥谬论、澄清是非,扶正祛邪的一种重要方法。驳论的原则要求是:坚持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实事求是区别对待。
新闻评论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驳论只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的三方面之一,就达到了驳倒对方的目的。
驳论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六、新闻评论的结构
好的标题,实际上是评论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主题的集中体现。好标题最基本最简单的要求,起码是准确、鲜明、生动,或者叫题文相符、贴切,让人叫得响、记得住。
新闻评论标题有着自身的特点、功能与制作要求,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引论是新闻评论的开头,是整篇文章提纲挈领的部分,主要担负着提出问题或表明观点的作用,是全文的统率。引论给读者鲜明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关系到文章的宣传效果。一般地,新闻评论的开头有以下六种方法:
开宗明义,点明题旨,提出作者的看法和主张;
以新闻事件为缘由,在开头先将新闻事件的经过或特点概括叙述,为下文的分析论证做铺垫;
说明原委,回溯来由,交代写作的动机;
摆出驳论的对象,亮出错误认识,使文章一开始就掀起了论战的高潮;
用设问句直接点名论题,这些论题往往是国计民生中的重大问题或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正论是新闻评论的展开论证说理部分。谋篇布局首要的和大量的,也就是要解决正论部分的问题。正论部分的谋篇,关键在于要体现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即各个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存在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起承转合”,结构切忌平淡,要力求波澜起伏,变化有致。
为了体现这种联系和要求,正论部分在布局时常常会使用以下几种基本的论证结构:
1.归纳论证结构
围绕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在逐步讨论分论点的基础上,归纳出总论点。
2.证明论证结构
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论据直接证明。
3.排列(并列)论证结构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排列出几个并列的分论点,从几个方面对总论点加以阐发。该方法条分缕析,严密周详,便于把道理说清楚。
4.递进论证结构
提出总论点后,要求逐层分析,或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等,把道理阐述得比较完整深刻。
5.比较论证结构
提出论点后,通过对事物本身各个发展阶段的纵向对比或另一事物的横向对比,深入阐发道理。有比较才有鉴别,事物的特点或矛盾可以在比较中间阐述清楚。
6.正反论证结构
提出论点,先反后正,或先正后反,进行论述。从正反两面说理,形成强烈对比,使是非曲直昭然若揭。
结论是新闻评论的结尾部分,是全文论证部分的必然结尾,也是文章思想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结尾一定要在总括全文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挥,即要总括全文,又要高于全文,应富有启发性和号召性。
结尾的写法,因文而异,或号召、鼓舞、或提醒、忠告,或欲言又止发人深思,或提纲挈领概括总结。一句话,结尾一定要有实际内容。
新闻评论的结尾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写好评论的结尾一定要注意三条:
一是,结尾与标题和开头一样都是全文有机的组成部分,都是为主题服务的,要照应全文,要首尾呼应;
二是必须用心写作,不落俗套,避免空话套话,尽可能写得生动一些;
三是因文而异,有些评论言尽意止,就不必硬加个尾巴,有的评论开头提出了问题,结尾应有所交代,有的评论是驳论,结尾就不宜用号召式,应采用贬斥式等。
本期实务作业:
请根据下述材料,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
作业请于7月30日晚24:00前发至solo学长邮箱��:muduo@muduoedu.com。
solo学长将会从中精选出5篇作业,在下周三的「实务集训」微信上公布,且附上详细评阅,大家可对照自己所写作业,学习优点,查找不足,共同进步。
赶快发来作业吧!
材料如下:
多家媒体报道称,7月22日上午,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马来熊园,有网友拍下游客因喂熊而被熊扒住车窗的视频;同样在22日,在东北虎园区,有两名儿童反复多次探出汽车天窗,其中一个孩子几乎露出了半个身体。
7月25日,园方向中新网记者证实,这两起事件确有发生,都被园区内的巡逻车即时发现并制止,两起事件持续时间短,未造成人员受伤或车辆受损。
目前正值暑期游览旺季,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办公室主任刘维世告诉中新网记者,园方已加派人手,加大巡视密度,增加了更多的安全疏导人员,具体到每个园里,都增加了一部巡逻车。
近年,发生在动物园的游客违规事件屡屡发生。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三名游客为了逃票,从长沙野生动物园后山翻越,结果误入老虎放养区域,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今年年初,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内,一名男子翻越围墙进入虎山的活动区,被老虎发现后咬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