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兰考县曾经立下过“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军令状。两年多来,兰考全县贫困人口从7.7万人锐减到2015年底1.5万人,今年底将成为全国首批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
记者从今年三月起蹲点兰考,记录了兰考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扶贫干部们的工作是否扎实?脱贫的效果究竟如何?从今天(2016年11月12日)起《新闻联播》推出《精准扶贫看兰考》。今天播出第一集,“重拾赵垛楼干劲儿”。
焦裕禄在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曾经树立了四面红旗,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如今,这其中的三个村子都已摆脱了贫困,但以干劲儿闻名的赵垛楼村却仍然是贫困村。大家不禁在问,作为曾经的榜样,赵垛楼村怎么了?
兰考县葡萄架乡党委书记 岳建河:咱(村里)扶贫的主体,就是你村里的支部书记,对着咱的老百姓你脸红不红,冒汗吗?
台上正在发火的是兰考县葡萄架乡的党委书记岳建河,距离全县年底宣布脱贫时间不多了,尽管这两年脱贫进展迅速,乡里90%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都已经脱贫,但还是有个别村的脱贫攻坚进展缓慢。
兰考县葡萄架乡党委书记 岳建河:赵垛楼这个村,四面红旗之一,(其他)三个村都脱贫了,现在这么些年了,(赵垛楼)还是面貌依旧,没有什么大的改观,没有变化。
2014年兰考县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后,岳建河第一个来到了赵垛楼村。经过逐户走访摸排,他发现村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懒散,很多贫困户并没有脱贫致富的愿望。找到穷根就要精准施策,为此岳建河经常找到赵垛楼村的村支书王建胜商量出路。
村支书王建胜性格随和,在村里没和任何人翻过脸,虽然人缘好,但做事却不果断。因为脸皮薄,有时候会导致县里乡里的政策在村里不好推行。可如今已经到了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各种压力之下,王建胜也决定不再当老好人,他经常扮起黑脸。
葡萄架赵垛楼村村支书 王建胜:也不害怕得罪他,该说他就说他,只要不好好干就是不中,扶贫必须先给他扶志。
2014年贫困户建档立卡时,赵垛楼村有100户贫困户,后来在县乡干部的帮扶下,有的外出打工,有的搞蔬菜大棚,有的种植玫瑰、菊花,现在有90%已经脱贫,而剩下10户没有脱贫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兰考县葡萄架乡党委书记 岳建河:我上你家来,说几次了,你这个卫生不打扫,你看看你,哎呀,我说你两口啊,你看看你,你看看你穿这衣服。
光是这个月,贫困户范玉花家老岳就来了四次,范玉花家里有六口人,老伴患有羊羔疯不能干重活儿,四个孩子也都没成年,全家的收入基本要靠他一个人,虽然生活压力大,范玉花自己却不着急,不仅不爱干活,连家里卫生也懒得打扫。
兰考县葡萄架乡党委书记 岳建河:你看你这摊儿能拾掇拾掇不能?今天上午你薅多少草,2亩地?
赵垛楼村贫困户 范玉花:一亩多,但是你没干活,你在家看家,你能把摊收拾好不?
范玉花妻子:能。
这两年,县里推出了很多扶贫优惠政策,扶贫干部们也定期对贫困户进行各种培训,但范玉花却从不参与。村里人都说,这家人是扶不起来了。村支书王建胜也很苦恼。
葡萄架赵垛楼村村支书 王建胜:就像习总书记说的“扶贫先扶志”,我们村想了一个干劲评比大会去督促他干活。
王建胜苦思冥想了很久,他觉得,精准扶贫要有效果,就要把这些贫困户的志气扶起来,激发他们想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这个想法王建胜与岳建河一拍即合,一个星期后,贫困户的观摩评比如期举行。
在这次评比会上, 第一个被点名的就是范玉花。
评比现场
王建胜:现在你的小麦怎么做呢?地里面的草除了没有?
范玉花:草我拔光了,光溜的,一点草都没有。
岳建河:现在我给你提的要求,你的垃圾放到你西边的院子里面行不行?
范玉花:中。
岳建河:几天能干完呢?
范玉花:明天一天就能干完,后天你到我们家去,我院子里面就没有垃圾破烂了。
上周干了什么活,下周打算干什么,两个多小时的评比会开下来,其实都是乡里乡亲,心里都有杆秤。
王建胜:经过咱大家选票打分,这个分已经统计出来了,我把情况给大家说一下。第一名是赵慧礼,8.87分,第二名赵胜利7.25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