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十大时事热点及知识链接解读(二)
1.中国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国
2.全球多地遭遇严重干旱
3.哈洽会展示科技创新成果
4.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5.中美在瑞士举行重要经贸会谈
6.英国脱欧后经济政策调整
7.“双尾蝎 A” 无人机系统助力人工降雨
8.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下调
9.第 24 届 “汉语桥” 巴西赛区比赛举行
中国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0 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第八届缔约国大会于 5 月 19 日在巴黎开幕,中国首次当选为本届缔约国大会主席国。这一重大事件彰显了中国在国际文化保护舞台上日益提升的地位与影响力。
从政治生活角度而言中国积极投身国际文化保护事务,充分展现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在国际舞台上,中国通过参与并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工作,有力推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切实践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外交宗旨。在文化生活领域,文化遗产乃人类共同财富,中国大力推动文化财产非法贩运和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对保护和传承人类多元文化意义重大。这不仅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更为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以中国在数字文保领域的技术优势为例,敦煌研究院实现 650 个洞窟的高精度数字化,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借鉴。
全球多地遭遇严重干旱
2025 年,全球气候形势严峻,南美洲北部、非洲南部以及亚洲部分地区干旱愈发严重。在中国,南方多地降水稀少,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等地干旱也快速蔓延。截至 4 月,干旱灾害致使中国 461.4 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 407.7 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15.4 亿元。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来看,干旱灾害影响范围广泛,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冲击,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威胁粮食安全;还影响水资源供应,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影响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从政治生活角度,政府积极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 3.76 亿元,支持多地做好抗旱救灾工作。从哲学角度,这警示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违背自然规律将遭受惩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