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2新闻评论范文300字】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新闻评论范文300字】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 新闻评论范文300 字
相信这次加长版的寒假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很多人从未像现在这样
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
命运。同学们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这是你们有记忆以来第一次面对全国
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透过新闻,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把把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
的发辫,一双双被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一个个蜷缩在地上暂得休息的身影,
年轻医护人员他们心无旁骛,凝视自己的战场;
我们看到84 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
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 小
时,带领团队为研制特效药品而耿耿不寐;
我们看到坚守阵地做着深入报道,不断披露疫情最新进展的新闻人;我们看
到了为建医院、为制口罩日夜赶工的工人,看到了协调有度、保障支援的社会
各界组织。
这些逆行的背影,他们挺身而出不是为了当什么英雄。他们扶危渡厄,是
守土尽责。2022年非典爆发,全世界守护着80 后、90 后。17 年过去了,换成
80 后、90 后来守护这个世界。我们看到当年坐在课堂读书的孩子如今换了一身
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替更多人负重前行。
我希望同学们牢记,时代的重任终有一天将要交由你们肩负。数年以后,
当你们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我和所有老师期待能看到你的良知和专业。当
你们有一天近距离接触到这个社会最真实的伤口时,希望你有治愈它的决心和
力量。而在历史的挑战移交到你们肩上之前,埋首蓄力,练就过硬本领就是同
学们现阶段最好的担当方式。学校会竭尽所能让同学们在南外高中的三年里,
储蓄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2022 新闻评论范文300 字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美化苦难,这种观点把一切需要解决和改良的问题
都转化为一个无私奉献的道德自律问题,这是一种毫无血性的评论。
它把一个人无法选择的行为,把别人的痛苦变成饭后谈论的资本。
鲁迅先生曾称这种文化培养出的道德为“瞒和骗”。
所以,我们认为这种“苦难美学”不值得追捧。
然而当今社会的许多现象令我们不理解。
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因当环卫工人的妈妈生病,只能替母亲清扫大街,结
果却被评为“最美的环卫工人”,丝毫没有联系到社会和环保部门的责任;一个
乡村女教师三十年如如一日,省吃俭用,自费买砖,手提肩背,将一座学校背
上了山。
结果背媒体高度赞扬,却丝毫没有提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责任;感动中国的
苗家赤脚医生李春燕为方圆百里的乡亲看病,被高度赞扬,却丁点不提乡村医
疗问题。
我认为这种对待苦难的观点是一种畸形文化的滋生,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美
化手段,是对苦难的一种扭曲的理解。
千年古训已被当今社会浪潮冲刷得变了形状,退了颜色。
而滴在我们身上的血和泪却成了我们美好苦难的牺牲品。
我们需要正确的理解苦难,对待苦难。
那么,怎样正确对待苦难呢周曾说:“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
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
”我认为这是理解苦难与对待苦难最好的诠释。
就像那句话说得那样: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那么观看受苦的人也没有评论的权利。
一个人只有真正领略平常苦难的绝望,他才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
是多么虚伪,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
更有甚者,对贫穷大学生捐了几个钱,就要被人在电视机上痛哭流涕感恩
戴德,来扬名自己。
这种对待苦难的行为是应该被唾弃的。
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对待受苦人的人格的蹂躏与糟蹋。
正是这种对待苦难的行为造成了更多的苦难。
所以说正确对待苦难是一种美德,也是人性种最本质的要求。
正像罗曼·罗兰说的:“只要有一双诚实的眼睛一同为我哭泣,就值得我
为生命而受苦。
”对待苦难,我们只需要一双诚实的眼睛,一种最基本的美德。
然而,为什么这种美德已慢慢地在人群中消隐...
2022 新闻评论范文300 字
谁会三伏天穿棉袄近日有上海市民反映,在外滩看到不少反季节拍摄宣传
照片的模特,他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或毛衣,在三伏天的室外进行拍摄,其中
不乏孩子的身影。目前正值上海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样的场景引发了争议。
俗话说,“好汉不挣六月钱”。炎炎夏日,让一群小孩子穿冬衣拗造型,
任谁都看不下去。吊诡的是,这些孩子的家长却不以为意,还找出了种种理由
自我辩护。譬如,有家长说这是“锻炼意志”,现在的确有一些教育方法,教
孩子冬泳、长跑,或者体验生活等。但总的来说,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征得孩
子同意,而且得把握好度,不能损害他们的健康。还有人说,这是培养孩子的
体态气质,给他们的未来铺路,这样的想法未尝不可,但在空调房里不是更好
吗很明显,像三伏天穿羽绒服拍照这样的事情,既不是锻炼意志,也不是教育
成长,就是单纯把孩子当作了摇钱树,有着极强的商业目的,也难怪惹人非
议。
让孩子做职业童模,还有一种极具诱惑力的说法是“私事论”。在这次事
件中,就有童模的家人表示,“小孩穿的是未上市的新款服装,男孩则是自己
的小孩,这是自家私事。”果真是自己的私事吗我们要打一个问号。现在,我
们对保护未成年人出台了各种法律规定,其意就是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家长
只是监护权的代理人。孩子们虽然因为行为能力限制暂时依附于成人,但不是
谁家的财产,也不是家庭的私事。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
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所以,家长
暴力打骂孩子,谁都可以进行干预,把孩子当摇钱树使用,我们一样可以报
警。
还有人说,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不愿意,完全可以表达反对
意见,自己也会尊重孩子。这其实过高估计了孩子的判断能力,表明有些家长
还是不懂得怎样做父母。鲁迅很早就写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今天
看来仍然很有借鉴价值。文章写到:“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
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
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不
可否认,我们都爱孩子,但不能以爱之名,对孩子行侵害之实。一些家长让孩
子过早涉及成人领域,还以“孩子不反对”为证据,难道不感到害臊吗
三伏天穿羽绒服,这不是个别童模的遭遇。几个月前,一名3 岁童模被妈
妈踢踹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关于童模行业规范、童模权益保障等问题随后引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