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薪合伙人,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律师薪酬可以达到什么水平?
三年是一个分水岭,在律师招聘时一般对工作年限的要求是1-2年一档,2-3年一档,3-5年一档,再往上暂且不表。
而律师本身又是一个贫富差距比较大的职业,所以如果要了解三年工作经验的律师薪酬可以达到的水平,还得结合他的所在地区、执业领域、所在律所以及执业能力。
律师这个行业,显然首选应该是北京和上海,就职岗位多,我们可以选择去应聘的机会也多。
一般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律所可以给出的薪酬在全国也会比较有竞争力。比如上海的一家律所,三年级律师一个月可以给到25k左右,还不包括年终3-6个月的奖金。
2 所在律所上面就提到了红圈所的概念,也就是传统意义上国内最顶尖的五大律所:金君方海中,分别是金杜、君和、方达、海问、中伦。
此外国内还有一批顶尖的外资律所,如英国律所中的“魔术圈”等。
如果可以在这些最顶尖的律所工作,第三年的年薪一般是可以达到3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
3 执业领域律师主要分为诉讼律师和非诉律师。
从事诉讼律师的,除了在国内几家大律所外,前几年可能会比较艰难,因为需要开拓案源,跟着自己师傅奔波,案源提成也会比较低。
而非诉律师则一般工作稳定,尤其是在外所中一般起薪较高,我之前就面试过一家非常小的欧洲律所,全所律师人数是个位数,但第一年起新每月也能开到7k以上,这对于应届生已经非常可观了。
4 执业能力律师是一个典型的“二八法则”的行业,尖端人士手握高薪,下层人士却很可能挣扎在温饱线上。据我了解,就算在上海也有一些律所起新一个月也不过2k-3k,虽然名曰可以有案件提成,但对新人律师依然很难。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执业能力问题。即使起点不是特别理想的律师,也可以通过三年来的积累和努力,在第三年获得可观的收入。
我之前和一个合伙人聊天就聊到,之前他门所里有一个律师助理,刚来的时候因为专业不是法学,但是通过了司法考试,所以起薪很低,一年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五万人民币,还不如一些公司的前台。
但是她非常努力,不但完成所里律师的任务,还会自己在外面寻找案源,加上本身英语不错,第三年的时候跳槽去了一家外所,一个月就可以拿到税后2w的收入。
总结:
现在随着法学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多,涌向律师行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很多人觉得僧多粥少,其实优秀的律师永远需要。
一定要给出一个三年级的律师的薪水可能不那么容易,但是结合地区、律所、领域以及个人能力,相信大家可以做出更合适自己的选择。
律师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趣儿!从短时间来说,律师做刑事案件代理来钱快!从总体上看,刑事案件基本属于公诉案件,除个别团伙犯罪或重大疑难案件之外,绝大多数案件都能在法定期限内审结,这就为律师按时收费挣快钱奠定了基础;
比如,某已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家属“货比三家”后最终确定聘“后浪”律师代理,“后浪”律师向犯罪嫌疑人家属出示告知书、律协律所收费标准、协议等文件后就可以收银子了!你是请我打一审?二审?还是一、二审一条龙?看守所会见?办取保?免于起诉?判免于刑事处罚还是让我争取弄个判三缓三?你让我代理什么我就干什么收什么钱,至于结果?嘿嘿,抱歉,我不能承诺什么,我提供的是服务!为你在看守所受罪家人说话,维护他的合法权利滴!然后你当然就掏钱了!
等你们约定的程序走完了,刑辩律师收上来的钱💰(也许1万,也许5万,也许几千)也就做实了,挣到了!这剧本儿“后浪”律师每月演几个也就够吃了!
不过,从长远上看,比如5年,10年,做民商事非诉的律师来钱快!民商非诉案子不好找,但搞到手就可能喂饱吃撑,动辄能收几十上百万!所以如果把时间放长,民商非诉律师来钱更快!
律师工位费什么意思?
这个应该是指的律所的工位,然后由律师自己支付的费用。一般情况律师分为提成律师和授薪律师,授薪律师顾名思义就是指有合伙人或者律师给你发工资,你的社保(单位部分)工位费都是由他们承担。
提成律师一般情况是根据自己业务量,再结合律所的管理来向律所缴纳管理费,一般情况你的业务量越高管理费越低。如果你还要独立办公室或者工位还得在支付管理费以后再向律所付费。
在会计事务所工作还经常加班?
对你的这种感觉我感同身受。
记得当时刚开始在事务所做审计的时候,好多东西不懂,也不知道该如何做起。在有经验的审计前辈的带领下,迅速地开始学会,不能慢,慢了就耽误整个团队的进度,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崩溃的感觉,只知道自己才疏学浅努力请教,而且年轻力壮精力充沛并不觉得有多累。
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作经验的增加,到了30多岁以后,自己开始带领团队审计。跟客户沟通,跟团队伙伴沟通,跟领导沟通,除了实际必须一步一步要完成的纸质工作,还有无形的很多动脑力费心力的事情去思考。有的时候同客户沟通完了,发现领导那里通不过,有时候刚跟小伙伴交代了要做的事情,客户又有了新的要求不得不从头再来。即使有的时候一切看起来很顺利,客户突然改变了时间,可能需要我们本来一周完成的工作计划要在2天内赶出来,这个时候不得不加班到深夜。当你终于完成了要做的工作,打算休息一下,可能新的一个审计任务马上开始又催得很急。总之类似情况会在审计忙季频繁发生,审计忙季一般在12月份到来年的5月份,大约有半年的时间。作为一名资深审计从业人员,我从心底里实话实说,有很多崩溃的瞬间。但是走过来以后,我又不得不感激那些年紧张忙碌的岁月所带给我的人生历练。正因为那些紧张忙乱的日子,那些操心操肺的用心,貌似没完没了,实在每一个时刻都在打磨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
不得不承认,在那种身心疲惫的时刻,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但你又不得不承担。所以我只能说,遇到这种时候,暂时的休息一下也无妨,冥想10分钟,喝一杯咖啡,健身半小时,或是干脆睡一觉,就是让思想彻底放空到另外的一个世界,让自己开会小差。这个时候的疲惫主要是心累和焦虑,主要你是一个有担当的人,短暂的休整会让你迅速地恢复到战斗状态,满血复活。其实不论是做审计还是做别的行业,都会遇到心力交瘁的崩溃时刻,这个时候需要给自己放个小假,而不是放弃。在审计忙季结束后,游山玩水岁月静好的日子也有几个月,这个时候你再重新决定是不是改行,是不是需要做其他的才是理智的决定。
至于你说的既没有高薪也没有杰出的成就,我觉得这个高薪和成就没有统一的标准。首先相信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大多数人都不会有偶像名人那样的成就和机遇。但是也要相信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你对你的家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你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成长都是在为自己增值,你的生命变得厚重变得多彩,这些经历不能根据工资的高低来评价。如果你完成了很多貌似普通的工作,做了很多的总结,也独立处理了越来越多的事情,其实所谓的高薪和成就也已经奔你而来。世界是个大舞台,总有一个地方会为你绽放光彩,跨过一个个崩溃的瞬间,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承认大多数人都这样度过平凡的一天,但是却各有各的精彩。
律师们的收入和压力如何?
我16年过的司考,一考而过423分,不过感觉这仅是个成绩,过了就行了,没啥值得骄傲的(学法网上经常看到某些人400+就一身傲气,以为天下无敌),感觉自己的基础跟法律专业出来的还是由很大差距的,从跟其他律师日常讨论对社会事件的评论中我就感觉到自己跟他们在法理分析上不在一个档次。
本人情况是非法专业,在政府供职十年。为啥出来的动机也没啥好说,呆过政府的都知道,尤其是像我呆那么久的。出来时也有犹豫,毕竟是公职,收入虽然不高,但勉强也够十万,日子还算安稳,有车有楼(还有近40万房贷)已成家,不过存款基本没有。不过一想想律师的自由生活和挑战,还是出来了。
转眼已经一年了,现在在司法局值班两星期(所以有空上学法网来灌水),下月培训,培训完就满一年可以申请执业。过去一年,最多记忆是忙以及心慌,周六日及晚上经常加班,至于心慌源自实力不足底气不够。有些争议大的案子,虽然已经说清楚风险所在,但当事人一样的对你充满期待,压力很大,心很慌。我自己的案子从实习的第三个月开始全部都是由我主讲(指导律师逼的),指导律师就坐我旁边发呆甚至玩手机(隐蔽的玩,我晕),和我对庭的有年轻律师也有老律师甚至合伙人,那个心一直砰砰跳,紧张得要死。
说说成绩吧,新入行的最关心这个,先说我身边的几位作为参考:
一、我指导律师的上任徒弟,女,毕业两年了,去年执业的,执业后还是跟着指导律师,月薪3500,年底奖金约2W,她本人基本没案子,日子过得还是挺艰难的,但工作量不算大。
二、我们所的另一女律师,执业第三年,之前有3年工作经验,独立执业(非授薪),她的具体收入我不清楚,但老接低收费案件,问其原因说近来没收入,大小都要吃。
三、与另一所合伙人聊天时介绍说,他们所授薪律师,执业三年的年入大约15W-20W。真实性应该没问题,他们想挖我们团队过去。
四、隔壁所一男律师,毕业三年左右,刚执业,实习期间零工资,自己接到的案子指导律师还分他一般费用,具体收入不详,但执业后就买了辆十来万的车,性格外向。
五、我的指导律师,执业8年,外地人。他介绍说当初前三年日子也是紧巴巴,当年收师父的死工资1500一个月,摸爬滚打8年,去年年入80万左右(实际收入,非毛收入)。
本人,去年二月出来的,但五月才办好实习证(社保问题),截止到现在实际收入20万+(非毛收入),零工资(自己要求的)。辞职前也没想到是这么顺利,当时还跟老婆说准备饿三年,你来养我。其实现在看来我是由很多幸运因素的:
首先,我工作已经十年了,而且是在政府,平时比较活跃,人脉还算不错,我从政府朋友介绍过来的案子收入都有5W多;
第二,我是本地人,土生土长,街坊邻居同村同学等也不少业务过来;
第三,我的指导律师是我的好兄弟,不遗余力从专业上帮我;
第四,就是指导律师的上任徒弟我的师姐,也是从实务上给我很大帮助。
第五,我觉得自己路选对了,虽然我对刑法很感兴趣,但公安的关系老利用不上,只好跑企业做民案,结果企业的老板很给力一个介绍一个,打开了属于我的小小市场。
一年来自己总结出来的观点是,刚从业时,男生的优势稍微大些,主要是性格要外向健谈(我是做传统诉讼的,非诉不敢评论),这得感谢政府十年的经历锻炼了我。但也见识过好几个很牛的女大咖,从自己的接案经历中已经观察到其他律师的表现,也深深感受到,我们这职业最核心的还是专业能力,人脉什么的最终都能积累,只是有快有慢的问题,当事人找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现在找到我是因为朋友介绍,但如果我们没服务好,最终还是会被抛弃。
压力是比较大的,工作也很忙,但抛开公检法,在很多人心目中律师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就是我眼中的律师,供大家参考指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