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交通违法行为曝光
发生交通事故后
首要任务是报警和将伤者送医
但青冈县一男子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
致人受伤后
居然抱着侥幸心理
匆匆逃离现场
↓↓↓
2024年6月16日晚21时许,绥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青冈大队事故中队接到报警称,在辖区某小区内部道路一辆小型汽车与一辆两轮电动车相撞导致电动车驾驶人受伤,肇事车辆在事发后没有下车查看,直接驾车逃离了现场,接警后,民警立即前往事故现场开展调查,并第一时间询问了电动车驾驶人伤情,经诊断,电动车驾驶人姚某某在事故中受轻伤正在接受治疗。随后,民警通过筛查事发周边视频监控和“地毯式”调查,很快,在距离事故发生后不久便锁定了肇事车辆驾驶人于某,在大量证据和事实面前,迫于压力于某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经讯问,于某对其驾车撞人逃逸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目前,嫌疑人于某已被公安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什么是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什么情况算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肇事逃逸的后果
1、责任认定加重。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2、损害赔偿加重。
3、行政处罚重。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4、如果构成犯罪,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警提示
发生交通事故后
及时报警和救人
将人员、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才是正确的选择!
切莫心存侥幸肇事逃逸
否则将面临更加严厉的处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