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港,南海明珠
湛江市
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
广东省西部
粤桂琼三省交汇处
东濒南海,西临北部湾
自古为海上交通要道
独特的地理位置
让湛江拥有了
千年不衰的南方大港
独树一帜的民俗风情
热烈浪漫的海滨风光
不胜枚举的热带物产
……
这里常年气候宜人、碧海蓝天
城市建设呈现特色鲜明的
“一湾两岸”海湾城市格局
是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9年6月
湛江湾入选广东省首批
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
湛江新城(摄影:周腾达)
湛江人文历史悠久。8000年前,雷州半岛就有了人类的足迹。位于遂溪的鲤鱼墩,是“雷州半岛第一村”,留存着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居住遗址,有人工取火、捏制陶器的遗迹。
鲤鱼墩贝丘遗址(摄影:冼汉文)
湛江市辖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分属不同郡州府。秦时,今湛江地属象郡。汉初,南部今徐闻、海康、遂溪三地,北部今吴川、廉江两地,均隶属于合浦郡。唐贞观八年(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统管南部三县。北部二县则先后属广州、罗州、化州,至明清属高州。
“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诗人闻一多著名的《七子之歌》中,其中一子被强占的广州湾,就在湛江。自19世纪末开始,法国侵略者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划为“广州湾”,强占长达45年。
1945年,广州湾回到祖国怀抱,因历史上曾属椹川县,境内曾设椹川巡检司,又因天然内海湾似一条湛蓝的大江,故定名湛江市。其后至1949年12月,湛江才正式完成了南北部辖地的大融合。
徐闻古港(摄影:陈北跑)
今湛江全市面积1.326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707.84万人。管辖赤坎、霞山、麻章、坡头4个区和遂溪、徐闻2个县,代管雷州、廉江、吴川3个县级市,拥有国家级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奋勇高新区、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海东新区3个功能区。
湛江自古即有“极地之南”的美誉。中国大陆最南端,是位于湛江市徐闻县的角尾乡灯楼角,其为南海、琼州海峡和北部湾所环拥,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的前沿阵地,与海南岛临高角隔海相望,作为海上交通要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理标志意义。
2000年前,汉武帝开海,位于今湛江市徐闻县的徐闻港是钦定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着以徐闻古港为始发港,经马六甲、印度,一路直至斯里兰卡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这是中西海上交通史上记载最早、最详细、最完整的航线,也是最长的由汉朝官方经营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为湛江留下了向海而生的人文底色。
中国大陆最南端(摄影:陈北跑)
今天的湛江,是中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中国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中国西南各省通往国外的主要出海口,也是中国通往东南亚、西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海上航程最短的重要口岸。
湛江港是举世闻名的天然深水良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个现代化港口、国家12个主枢纽港之一,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航。
多彩湛江港(摄影:彭镇强)
2020年,全球最大的客货滚装码头徐闻港开港,湛江对接海南自贸港迈入海上“一小时通勤圈”。湛江加快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并成为全省唯一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城市。
徐闻港(摄影:陈北跑)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淳朴的湛江人民,在这块红土地上劳动、生活,创造了别具一格的“红土文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则是红土文化的精粹聚汇之地。
在广袤的鉴江流域、九洲江畔、南渡河边,全国独一无二的雷歌、雷剧,富有地方特色的木偶戏、白字戏、安铺八音、吴川“元宵三绝”(飘色、泥塑、花桥)、东海人龙舞等,广泛流传,长盛不衰。
湛江人龙舞始创于明末清初,起源于东海岛东山镇东山圩村,是流传几百年的民间大型表演艺术,至今仍然在湛江市多个区域占有主流地位,素有“东方一绝”的美誉。
湛江人龙舞(摄影:马英英)
雷剧是在雷州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广东省四大剧种之一。
雷剧(摄影:刘芳)
市郊楞严寺,硇洲宋王碑、宋王井,雷州西湖、三元塔、天宁寺、雷祖祠,廉江罗州故城,吴川极浦亭,徐闻贵生书院、登云塔,遂溪文明书院等一大批分布在湛江各地的名胜古迹,留下了寇准、李纲、苏轼、汤显祖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的足迹,既深受中原文化影响,更闪烁着红土文化特有的光华。
三元塔(摄影:许荣毅)
登云塔(摄影:陈北跑)
雷州西湖位于雷州城区内,原名罗湖,始建于北宋,曾以“西湖翠拥”列入古雷阳八景。雷州西湖风景秀丽、人文荟萃,集自然风光、名贤踪迹、游乐设施于一体。
雷州西湖(摄影:梁文栋)
贵生书院,位于湛江市徐闻县徐城街道北门村,为晚明著名文学家汤显祖和徐闻知县熊敏共同捐款修建而成。
贵生书院(摄影:陈北跑)
湛江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资源,三面临海,海域面积2万多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2043.6千米,约占广东省的36%,是广东海岸线最长、海岛最多的城市,所辖五县四区均临海。
热带气候与滨海半岛相遇,赋予了湛江不逊于海南的浪漫风光。
在湛江湾北畔,紧邻城市中心的金沙湾滨海休闲旅游区沙软浪平,椰林婆娑,城在海中、海在城中。
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角尾乡,海面上是洁白灯塔和湛蓝碧波,海面下则是瑰丽斑斓的珊瑚礁,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此。
更有全省独一无二的火山旅游资源,包括全世界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平地火山湖——湖光岩玛珥湖和我国最大的火山岛——硇洲岛。
湖光岩玛珥湖全景图(来源:湛江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硇洲岛全貌(摄影:彭镇强)
十字浪(摄影:陈北跑)
地处热带、亚热带过渡区的湛江,光热充足、雨量丰沛,拥有丰富的热带亚热带作物资源,是我国最大的桉树、剑麻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糖蔗、水果、蔬菜生产基地。
在湛江,除了著名的“菠萝的海”,还有皮薄汁多的廉江红橙、核小肉厚的覃斗芒果、脆甜可口的雷州青枣,还有荔枝、菠萝蜜、火龙果、香蕉、椰子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湛江一年四季都泡在果香里。
“菠萝的海”(摄影:陈北跑)
红橙种植基地(来源:廉江市农业农村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