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一学生为7名毕业生写传记获出版 在别人的故事中激励自己

诗佳网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邱伊娜 通讯员 程振伟 编辑 王慧华

“为了一种使命感,他付出了全部的身心。如同铀原子在中子的轰击下,产生核能量一样,他身上小小的原子核,在使命感的驱使下,发出了巨大的原子能量。”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河流,都有自己的源头、流程和奔赴大海的梦想。人生这条长河,只有不断向前流动,不断接纳新的水源,带走污浊与杂质,才能焕发出清澈的光彩。”

“他是一个热情的人,对自己热爱的东西有种献身式的痴迷。他的目光并不咄咄逼人,仿佛把火一样的热情一直向内烧到血液之中。”

……

最近,潮新闻记者读到一本新书——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光是最美的滤镜》,它的作者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圣光机学院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倪则徐。

杭电一学生为7名毕业生写传记获出版 在别人的故事中激励自己

《光是最美的滤镜》

倪则徐是工科生,但很会写文章。这本书集合了去年他为7位杭电圣光机学院毕业生撰写的小传,用第一人称的角度,散文式的手法写出他们在大学期间接受的挑战,获得的成长。为此,倪则徐也获得“中国好学弟”的称号。

目前,该书已被配送至全国高校及省市图书馆。

高考语文120分的工科生

要为学长写小传

一开始,倪则徐采访的是圣光机学院的“实验室三剑客”:余佳珂、黄向荣和许凯胜。彼时,三人刚刚拿下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道金奖,倪则徐作为学生记者去采访。

“学长们讲完自己的奋斗经历,我深受感动,总觉得他们的成长故事值得被看见,所以我就萌发了写一本书的想法,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故事。”

倪则徐虽然是工科生,高考选科是物理、政治、技术,但在语文、写作方面一直有兴趣,成绩也不错,高考语文120分。曾获“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征文”一等奖,“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二等奖。

杭电一学生为7名毕业生写传记获出版 在别人的故事中激励自己

倪则徐作者简介

他书中的7位主人公,有的考取清华研究生,有的斩获国际赛事金奖,有的保研985高校,有的入职华为研发部门。但他们并非千篇一律的“学霸模板”,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青年。

虽然有点文学底子,但倪则徐从来没有写过人物传记类作品,他在几个月内啃了不少人物传记,“《乔布斯传》、《马斯克传》、《任正非传》,还有一本写北大中青年海归故事的《燕归来》,此外我又重读了茨威格的《三大师》和《人类群星闪耀时》。”

他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三位学长的故事写出来,并向学院提出了写传记的想法,得到了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

“学院领导和辅导员经过一次次沟通,最后选取了几位有代表性的毕业生,让我继续采访、创作。初稿完成后,他们也都亲自修改审稿,出版社在审题立项时也一次通过。”谈到成书过程,倪则徐觉得自己很受鼓舞,“当时有个小插曲:写这本传记,我尝试着用第一人称像讲故事一样来写,用了小说的笔法,散文的抒情,报告文学的纪实性,也算是一种创新吧。收到初稿后,对于体裁的界定,编辑不敢一个人拍板,是集体讨论后才通过的。”

写作和写代码有点像

追求逻辑和美

目前在清华大学读研的杭电毕业生黄凡丁,对自己在大学里的奋斗足迹被写进书里出版,“有点不好意思”。“倪则徐学弟,有一股子认真劲,采访我时说要好好写,没想到还出版了,我倒是希望我们的努力给学弟学妹们带来更多前进能量。”黄凡丁同时对倪则徐的文笔之美赞不绝口,“毕竟是工科生嘛,抢了作家活。”

另一位毕业生易煊则说,看到学弟记录自己在杭电的“数学建模和编程之旅”,自己也深受感动。

倪则徐说,采访学院里的学长学姐们其实不容易,因为工科生常常是有一说一,不太会主动讲故事,“所以我采访前都要准备很多问题,采访时一直追问,去挖掘细节。”

“写完学长高匡庸的初稿,我自己感觉非常不满,简直就是材料的堆砌。”写作时,倪则徐也遇到过坎,不知道怎么把不同人物的特点写出来。

“有一天我透过宿舍的窗户,突然望见几棵高大的栾树,风拂过,果实携花和叶轻舞在秋日的诗篇里,刹那间,灵感的火花闪现。”于是,他把国防协会骨干、军训营长高匡庸比作高大、适应性强的栾树,人物特点一下子立了起来,“原来写作的密码藏在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阵风,每一场雨,每一袭花香里。”

倪则徐认为,写作和编程很像,一个用语言构建逻辑,一个用代码搭建系统。都需要清晰的结构、精准的表达,以及对美的追求。

杭电一学生为7名毕业生写传记获出版 在别人的故事中激励自己

目录

在别人中看见自己

相互欣赏彼此的优秀

对倪则徐而言,这本书不仅是对他人的记录,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与成长。

“写作过程中,我常常问自己:如果是我,能不能坚持通宵改代码?会不会在几次失败后放弃比赛?有没有勇气站在国际舞台上用英语演讲?”他说,答案不一定肯定,但那些学长学姐们的选择给了我方向。

倪则徐大一过了英语四级、六级,大二过了计算机二级。他还是体育健将,运动会上曾拿过6块金牌。他说,要学会互相欣赏优秀。

“作为传记,最重要的不是写人物有多优秀,因为不管我写不写,他们都很优秀,而让大家有共鸣,看了以后能从人物的情怀和梦想、道义与担当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激励、提升自我。”

杭电圣光机学院党委书记胡海滨对倪则徐和学长们的“互相影响、互相成就”行为很肯定,“作为学院,我们也要成就他们”。

他对记者说,“倪则徐在书中说,写作的过程,其实是不断学习、反思、修炼内心的过程。写作是在他人中看见自己。写这本书,让我有价值感,有归属感。很显然,写书出版让倪则徐成长了。大学生有这样的心灵旅行,难能可贵。”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