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者》开播十周年,为何仍是谍战剧「终极密码」?

诗佳网

2015 年开播至今,这部谍战剧创造了收视与口碑的双重神话 —— 全国网收视率峰值达 3.02%,网络播放量稳居年度前三,更斩获白玉兰提名、国剧盛典年度影响力电视剧等多项大奖。十年过去,观众为何依然对明家四姐弟的故事念念不忘?

《伪装者》开播十周年,为何仍是谍战剧「终极密码」?

在《伪装者》之前,谍战剧多聚焦孤胆英雄的孤独战斗,而编剧张勇大胆以 “明家” 为核心构建叙事,让西装革履的特工们在执行任务之余,也要面对 “大姐的小皮鞭”“兄弟间的身份猜忌”。这种将家国情怀藏于家庭日常的写法,彻底打破了主旋律题材的刻板印象。

剧中明楼的 “三重间谍” 身份堪称教科书级设定,一面是汪伪政府要员,一面是军统 “毒蛇”,背地里却是中共地下党,靳东用眼神里的隐忍与决绝,把 “伪装” 的煎熬演到观众心里;

明诚是 “全能助手”,既能在酒局上八面玲珑,又能在危机时挺身而出,王凯赋予这个角色 “忠” 与 “暖” 的双重底色;

胡歌饰演的明台,从娇生惯养的少爷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特工,蜕变轨迹里藏着热血与青涩,让观众看到 “英雄不是天生的”。

而刘敏涛饰演的明镜,更是 “明家的魂”,她护着弟弟们,却也在民族大义前毫不含糊,那句 “明家的人,绝不能当汉奸”,至今听来仍振聋发聩。

不同于很多谍战剧只重 “爽感”,《伪装者》的细腻让它有了 “长尾生命力”。

明楼在书房里对着母亲照片独白时的哽咽,明诚给明镜捏肩时的温情,明台与于曼丽 “生死搭档” 的遗憾,这些 “非谍战” 的片段,让角色跳出 “特工符号”,变成有血有肉的人。

《伪装者》开播十周年,为何仍是谍战剧「终极密码」?

观众记住的不只是 “死间计划” 的惊心动魄,更记住了明家餐桌上的一碗热汤,记住了他们在黑暗里互相支撑的温暖。

这或许是它区别于其他谍战剧的 “密码”:家国大义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藏在每个普通人对家人的守护、对信仰的坚守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