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强党建 兴产业 提颜值

诗佳网

近年来,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党建育魂、产业强体、环境美颜,绘就乡村振兴出彩画卷。

环境美颜 提升颜值惠民生

仲夏时节,万物葱茏。走进通许县大岗李乡,一行行、一簇簇金灿灿的油葵花,露出一张张可爱的“笑脸”随风摇曳,处处花香扑鼻,沁人心脾。再加上一个个菜园、游园、果园点缀在村落中,俨然一幅村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油画。

“原来俺这门口可脏,大队号召种油菜,油菜割后种油葵,出门都是花,还见收入,我现在出门都可开心。”正在打理油葵花的大岗游村村民游秀梅,谈起村里人居环境的变化滔滔不绝。

2021年以来,通许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整合各类资源,聚焦农村“六清”,整治农村“六乱”,全面开展全域大清洁行动,着力绘就城乡融合发展壮美画卷。

“自去年11月份以来,通许县累计投入人居环境整治资金6500余万元,整治坑塘5300余处,垃圾清理23万吨,改厕3752户,整治‘空心院’6230余处,初步实现了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整治目标要求。”通许县农业农村局四级主任科员于涛说。

产业强体 增收致富奔小康

不仅乡村美了起来,村民的腰包也都鼓了起来。

进入夏天,玉皇庙镇特色种植产业基地的哈密瓜、小番茄等农产品就进入了收获季。一颗颗圆滚滚的哈密瓜青翠欲滴,一串串红艳艳的小番茄晶莹剔,村民们忙着采摘、包装、运输,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我今年种植了东北小香瓜百十亩,现在卖了两茬,收入二十多万元。”种植户于兆伟望着自家的香瓜,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通许县结合当地实际和村民种植习惯,积极谋划产业项目,调整种植结构,着力打造乡镇特色种植产业,并探索建立“种植+采摘+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乡镇特色产业链新模式,逐步形成以特色促农业,以增收促发展的新格局。

“今年我种了六个大棚,种的有精品西瓜、黄瓜,收入应该能达到几十万,同时我还雇了十几位村民,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在练城乡“汴南翠”产业园承包大棚的农民张涛言语间充满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1年,通许县新建设施农业大棚289座,成功创建1个省级、4个市级、6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引进大宏农旅项目,积极对现有设施农业进行整合,建设设施农业示范种植基地,努力打造通许县农工商贸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样板区,提升农产品质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党建育魂 绘就出彩新画卷

村子美了、农民富了、产业旺了……蝶变的背后,源于党建引领的带动。

走进冯庄乡陈庄村,道路宽敞、庭院整洁、绿树成荫、产业兴旺,这正是陈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爱玲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绘就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以前的陈庄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脏乱差,基层组织涣散。受上级党组织的委托和群众的信任,李爱玲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紧紧依靠各级党委的关心和支持,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党建根基,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提升党员干部素质。

党建强则发展强,党建兴则事业兴。2016年,陈庄村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带领群众发展大棚种植,成立了通许第一绿色蔬菜种植康宏达合作社。随后,他们利用省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投资200万元建成暖棚5座、冷棚32座,带动20名贫困人员务工,帮助贫困户80 人实现就业。当年12月,陈庄村就实现了整村脱贫。

李爱玲说:“让老百姓真正富起来,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2021年陈庄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50万元,同时带动冯庄乡17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平均增加了2.42万元。

2022年以来,通许县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积极创建“五星”支部,努力构建上下一盘棋、治理一张网、服务全落实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势赋能。

从基层党建的“响鼓重槌”,到产业发展的“浓墨重彩”,再到人居环境整治的“绣花功夫”, 一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画卷,正在通许大地徐徐展开。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