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压缩天然气基本性质
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简称CNG)是经过加压处理的天然气,以气态形式储存在容器中。它与日常使用的管道天然气成分相同,主要成分是甲烷(CH4)。CNG具有燃烧、爆炸和爆燃三种形态,其爆炸极限范围为5%至15%。此外,CNG的密度比空气轻,常态下的气态密度约为空气的0.5548。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气体在低于某一特定温度时都可以被等温压缩成液体,但超过这个温度后,无论增加多少压力,气体都无法液化。这个使气体能够液化的极限温度被称为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下,将气体压缩成液体所需的最小压力被称为临界压力,此时的状态被称为临界状态。对于天然气中的甲烷(CH4),其临界温度为-82.6℃,而临界压力则为4.62Mpa。
1.1 压缩天然气的成分与爆炸极限
CNG主要由甲烷组成,具有燃烧、爆炸和爆燃三种形态,爆炸极限范围为5%至15%。
1.2 临界状态
在临界温度和压力下,天然气无法通过压缩液化,甲烷的临界温度为-82.6℃,临界压力为4.62Mpa。
022. 压缩天然气汽车罐车结构
2.1 基本构成
CNG长管拖车,作为压缩天然气的运输工具,其结构主要包括半挂车、框架、大容积无缝钢瓶、前端安全舱以及后端操作舱这五大核心部分。在燃料方面,这类拖车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柴油为燃料,另一种则是自带CNG进行驱动。
2.2 安全装置与操作舱
CNG长管拖车配备了多种安全装置,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这些装置包括安全阀、爆破片,用于释放过高的压力;压力表、液面计和温度计,实时监测罐车内的压力、液位和温度;以及紧急切断装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切断气源。此外,还有管接头、人孔、管道阀门和导静电装置等,共同构成了罐车的严密安全体系。
操作舱和安全舱是两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操作舱通常位于后端,为驾驶员提供宽敞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配备必要的操作设备。而安全舱则位于前端,其设计旨在保护驾驶员在发生事故时免受伤害,确保其安全性。
033. 压缩天然气汽车罐车事故应急处置
3.1 高压气体泄漏应对
在CNG长管拖车发生追尾、撞击、碰擦或坠落等道路交通事故时,操作箱内的管道和阀门往往是最容易受损的部位。一旦这些部位遭到破坏,高压气体将瞬间喷出,并迅速扩散至高压气瓶组,导致吸热结霜现象。事故现场,首先需要封闭道路,以事故罐车为中心,划定一个500至1000米的警戒区域,并消除该区域内的所有火源。接下来,划定一个100至150米的处置区域,并选择在上风向位置设立车辆站位。在事故罐车两侧,部署长干线移动水力自摆炮,对集束管组表面进行强制冷却降温。同时,周边可以部署水幕水带和水幕水枪,以稀释和扩散气体。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尝试关闭其他未受损的集束管截止阀。如果CNG长管拖车的发动机正在使用该车集束管组的燃料,应立即关闭连接阀门。原则上,应避免堵漏、转输和倒罐,并监控将事故集束管介质完全泄放为止。
3.2 集束管组燃烧应对
CNG长管拖车的集束管组着火通常发生在后操作箱的各集束管阀门及管道连接处,呈现带压火炬式燃烧,火焰长且辐射热强。在应对时,应选择在上风向位置设立车辆站位,并在事故车两侧部署长干线移动水力自摆炮进行强制冷却降温。部署完毕后,人员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关键在于保障水源的持续供给,同时部署2台大流量车各出2支移动炮干线,其他车辆负责转运供水,以防止集束管组发生爆炸或进一步扩展。当集束管燃烧进入后期,火焰逐渐缩短、辐射逐渐降低时,应避免直流射流直接冲击集束管口,以防回火闪爆。明火熄灭后,需仔细检查确认集束管组是否带压。如果仅为个别集束管燃烧,其他集束管需继续冷却至常温,然后按照事故车转移流程进行处置。需特别注意的是,严禁在CNG长管拖车尾部停留或部署力量,以防止高压气体或阀门管线等可能导致的意外伤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