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普通高中创新实践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提供多元可选择的优质课程,成为大连市通用技术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科学教育课程的示范基地,引领学科教学方向。
基于核心素养,完善多元课程体系。大连市普通高中创新实践学校围绕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开设技术素养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职业规划引导、特色德育体验四大类课程。组织一线教师编写《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纲要》与《技术课程实施纲要》,设定符合学生实际,突出学科特点的教学目标;开发与生活紧密联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生活服务为落脚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跨学科融合能力的大单元教学项目;选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等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学校设置15个模块课程,编写出版发行17本校本教材,开发教学项目500余个、配套教学资源1000余个。拥有近50个专业实验室,近百种信息化设备,10余种高端机器人大赛实验设备及比赛场地。丰富的课程内容,先进的教学设备,使技术课程更具选择性,每年为近万名高中生搭建创新实践活动的平台。
探索STEM教育,实施育人方式变革。STEM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综合应用,学校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161”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统筹劳动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相关内容,探索“双新”背景下的STEM教育,积极探索STEM教育路径,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STEM理念学校引导教师设计凸显学科性、协作性、体验性、设计性、情境性特点的教学设计;开发培养学生STEM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校本课程。设计创新@秀展演,学生通过项目制作过程、专业知识介绍、物化成果展示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同时加强不同专业间的交流;创造性开展“成果互易智汇交换”创新实践Market活动,学生学习成果通过交换、售卖、互动体验的方式实现劳动价值及劳动成果的转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物化成果,增强了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思政引领,凸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全面构建“三维四向”学科思政教育体系,成立教改团队,包括课程研发团队、专家指导团队、名师工作室团队、党史讲解团队和校外联盟团队,开展专项教研、学科思政研讨会、讲解团大演练、学科思政精品课大赛等系列活动;建立学科思政课程群,设计开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科技强国、培养劳动素养、传承红色基因四个方向的思政课程100余节。学校先后被评为“大连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基地”“大连思政一体化联盟学校”“大连市课程思政示范学校”“大连市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大连市中小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其中,《“三维四向”思政教育》案例被中国教育科学院采用并到学校指导思政教育工作,《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培“根”铸“魂”》案例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典型案例,《传承红色基因•赋能思政教育》党建品牌被评为大连市党建品牌。
依托校本研修,驱动课程迭代升级。举办创新大赛,驱动课程升级。作为学校品牌活动,教师创新设计大赛已连续举办四届。教师创新设计大赛凝聚教师智慧,展示教师专业水准,旨在推动教师自我创新,追求卓越发展的教师创新设计大赛之路,助力教师能力提升、课程层次提升、物化成果提升,实现“三升融合”,驱动课程升级。围绕创新大赛,学校探索了集培训、开发、评价、实施为一体的课程升级路径,即聘请高校领军人才、非遗传承人等为教师进行项目式培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提升跨学科融合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生成创新大赛作品,学校开展多元评价驱动教师新学期课程开发与实施。经过四届教师创新设计大赛,积累了上百个原创物化成果并应用到课堂中,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并升级。依托学校名师工作室,引领学科建设。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省学科带头人各1人、省骨干教师2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市名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骨干教师15人,为学校学科建设发挥了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评选校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8人,发挥名师校内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引领作用,带动各学科均衡发展。统筹社会资源,实现协同育人。学校与高校、院所、著名企业等单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整合资源,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提供多元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色课程的开发升级与有效实施,对学生兴趣培养、特色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创新实践学校教师指导的信息高中学生陆续在辽宁省信息与通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创新展示评选活动中,分获一二等奖;在2024年赛事中获22个一等奖,30个二等奖,其中两名学生将代表大连市参与辽宁省赛;在未来之城中国选拔赛中,学校学生设计的项目以市选拔赛一等奖的成绩代表大连市参赛,最终斩获“能”动未来特等奖、城市设计中学组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两名学生顺利通过市赛、省赛选拔,成功晋级“创意智造”项目国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萌芽赛道比赛中,两个项目比赛均入围国赛。其中,“城市防洪阶梯智能排水系统”以全省排名第一的成绩入围国赛。
实施特色课程,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经过积极探索与实践,学校先后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被评为“辽宁省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研究基地”“辽宁省科普基地”“辽宁省十佳服务力拓展机构”“辽宁省基础教育创新创客教育联盟”联盟成员单位,“大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大连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大连市课程建设典型学校”“大连市首批劳动教育示范校”“大连市通用技术学科教研基地”“大连市劳动教育学科教研基地”“大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在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学校共获得24节“部级优课”,37节“省级优课”,55节“市级优课”,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3项,市级科研课题20项。121个微课资源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化学创新实验》《生物创新实验》分别获大连市普通高中优秀校本课程评选一等奖,《“四位一体、五维定向、八类统筹”劳动教育体系》案例被评为大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优秀案例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