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三网同改”将联审联批

诗佳网

“挖挖挖,天天挖!”

“又围起来了啊……”

近日,市住建局传来消息,困扰市民的道路开挖现象,会进一步得到缓解。

今年4月,市住建局联合组织相关部门,启动对株洲城市四区老旧小区和三网同改施工统筹调研,通过制度创新破解城市改造难题,探索城市建设和更新的“株洲方案”。如今,这项调研已有了结果。对于接下来要启动的老旧小区改造、“三网同改”等项目有哪些参考意义?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株洲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三网同改”将联审联批

长江南路上污水管网改造项目。 记者/张威 摄(资料图)

现状:

“三不同步”衍生各类问题

“在改造过程中暴露出道路反复开挖、施工扰民、工程久拖不决等问题,大致表现为‘三不同步’导致:资金不同步、计划不同步、施工不同步。”市住建局刚公布的这份城市四区老旧小区和三网同改施工统筹调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症结。

“我市各项改造项目资金来源多元化,涵盖国债资金、政府财政拨款、企业自筹等多种渠道。”市规划设计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不同资金到位时间不同,导致项目进度难以同步推进。

例如天元区新苑阳光小区,这里雨污水分流、燃气、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分步实施,但因资金来源不同、施工时序不一,导致围挡常驻,严重影响改造效率和居民生活。

此外,计划不同步也是造成改造工作推进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地下管线改造本应按“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施工,但我市部分老旧小区改造已完成,后来燃气、自来水改造又陆续进场。年度改造计划未相互统筹。如天元区鑫峰小区今年刚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马上又开始燃气改造。

再则,就是施工不同步。老旧小区改造按照科学施工流程,路面罩油应作为改造工程的最后环节,但由于地下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企业,进度难以统一协调,出现施工工序倒置情况。如荷塘区东方花园小区海绵改造、雨污分流、燃气改造、自来水改造等项目统筹推进,但因自来水改造滞后,影响路面改造工期。施工围挡长期占用公共道路,引发居民不满。

株洲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三网同改”将联审联批

芦淞区一项目施工现场。 记者/张威 摄

解题:

“零投诉”“强统筹”,本地与外地都有范本

在为期2个月的调研中,市住建局调研组深入城区对12个改造项目进行实地踏勘。他们发现在一片抱怨声中,石峰区天门洞小区却成为“零投诉”的典范。

在改造工作一开始,天门洞小区就严格遵循“水改电改—燃气改造—雨污分流—路面及绿化”的施工流程,由石峰区住建局专项工作组全过程统筹,避免集中施工对居民生活造成过度干扰。

最终,该小区不仅实现零重复开挖,还满足居民诉求,增设便民设施,居民满意度高,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标杆项目。“虽然改造周期拉长了,但一次性解决问题,我们支持。”天门洞小区业主们表示。

石峰区创新的“片区化统筹”模式具有可借鉴、复制性。各区皆可建立“区统筹”管理机制,由区政府统筹负责融资、设计、施工及社区协调等工作。同时,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将改造项目打包处理,优化管理流程,避免反复开挖。

调研还学习了去年郑州市创新实施“四管同改”的案例——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管网同步改造,成功提高效率,减少重复施工,其关键也在“统筹”二字。

在改造期间,郑州市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主导,城管、资规、交管、财政等多部门及企业参与,现场协调问题并形成决策,确保各部门各司其职,配合执行。

既有本土经验,又有外地的创新做法,株洲基于这份调研,试图以系统性思维,重构我市城市改造项目施工统筹管理的体系。不久,株洲就理清了解题路径。

株洲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三网同改”将联审联批

燃气公司工作人员在晨光小区进行燃气表户外转户内的改造(资料图)。记者 李军 摄

观察:

“株洲方案”即将出台

在相同的问题中找不同的解法,通过比对各地做法,此次调研已总结出多条适合株洲的建议与措施。

例如,建议项目统筹时间要提前至年度和季度计划阶段。市住建局行政审批科主动靠前服务,统筹下一个年度和季度的改造项目,因为项目在施工许可阶段进行计划统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道路反复开挖的问题。

在老旧小区和三网同改施工统筹的同时建立联审联批机制。结合郑州成功经验,在株洲推行老旧小区和给水、排水、燃气三网同改模式,项目按片区范围统一立项。探索形成施工统筹联审联批的“株洲方案”,整合项目审批流程,加快项目推进。

学习外地创新做法,结合本地已有案例,让“株洲方案”的路径愈发明晰。市住建局透露,这套更适合我们的“株洲方案”——《株洲市城市四区老旧小区和三网同改联审联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即将出台。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方案将建立健全城市四区(天元区、荷塘区、芦淞区、石峰区)改造项目施工统筹管理体系,实现施工计划精准编制、项目协同高效推进、过程监管严格到位。不断增强市民对城市建设的满意度,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方案提到,组织机构将设置一个领导小组及统筹联审联批、同改施工督导、信用监管、区级统筹协调四个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住建局行政审批科,四个小组分工明确,既有市区两级联动统筹,也有项目现场督导和进度监管,杜绝“三不同步”现象再次发生。

在各小组的工作职责中,有一条职责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其信用监管工作组还将设立“市民监理员”岗位,组织“施工开放日”活动。这一举措,无疑是架起了一座改造施工项目与市民的沟通桥梁,有助于减少误解和矛盾,促进各方之间的沟通协商,增强市民对改造施工项目的信任感和参与度。

株洲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三网同改”将联审联批

提质改造后,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资料图)。胡乐供图

根据方案,株洲市今年下半年计划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10个、25284户,570万平方米;计划实施“三网同改”610公里,其中给水管道改造130公里,排水管道改造470公里,燃气管道改造11公里。相信在方案出台后,将有效解决道路重复开挖、施工扰民等问题,强化市政工程统筹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记者手记

用统筹思维破解改造困局‌

株洲市近期出台的《城市四区改造项目施工统筹联审联批工作方案》,为解决城市改造中“挖了填、填了挖”的顽疾开出了一剂良方。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展现了城市治理的智慧,更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资金不同步、计划不同步、施工不同步”问题,本质上是部门壁垒、条块分割的体制症候。石峰区天门洞小区的成功案例证明,通过“片区化统筹”管理模式,完全可以实现改造效率与民生满意的双赢。这种系统性思维值得在全市推广。方案中设立的“市民监理员”制度和“施工开放日”活动尤为亮眼。这种开放透明的治理方式,既保障了市民知情权、参与权,又能及时化解矛盾,可谓一举多得。郑州“四管同改”的经验也启示我们,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是打破行政壁垒的有效手段。

城市改造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天门洞小区“拉长周期换质量”的做法,体现了对居民生活的人性化考量。方案提出的57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目标,若能在统筹机制保障下稳步推进,必将大幅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城市更新是一场需要多方协作的“协奏曲”。株洲方案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了眼前问题,更在于建立起一套可持续的城市治理机制。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