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茶叶到了采摘日期,农业技术人员有没有对采茶、炒茶进行培训?”
“河道沟渠水流是否通畅?村干部是否定期组织人工对排灌设施进行清理维护?”
……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房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纪检监察干部走进田间地头,将监督“探头”架设到基层一线,先后到10个村了解茶叶、红薯种植情况,数度前往种子站、农机站、农技站等开展监督指导、解决问题。
“农技站和农机站的同志都手把手地教我们,提醒我们可能出现的问题,还给我们留了电话,技术上的问题随时能问。”近日,房县大木厂镇共青村村民满脸喜悦。
炎炎烈日下,房县大木厂镇村头田埂边,在村民休息间隙,镇纪委书记和纪检干事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聚焦农业技术服务、农田供水系统等重点环节,实地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倾听农户建议,及时收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我们既要走到田间地头,更要走进群众心头,用更精准的监督,为群众解好难题、办好实事。”大木厂镇纪委副书记朱勇征说出了乡镇纪检干部的心声。
县纪委监委梳理汇总收集的问题后形成书面清单,及时反馈至各村、镇直相关单位,督导整改工作落实。同时,与县直相关部门积极对接,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技术难题。
截止目前,共开展实地督查9次,推动问题整改6个。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立行立改意见,督促全面整改,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严肃查处。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房县纪委监委紧扣“有效监督”这个关键,结合片区协作工作办法。将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派出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整合划分为8个纪检监察协作区,形成责任明确、协作有力、运转灵活、制度配套的“室组镇(乡)”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监督下沉,注重同步分析问题发生的深层次根源,共同研究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整改建议,重点检查乡(镇)、相关职能部门是否详细摸排产业发展情况、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纪检监察建议落实等问题,增强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要从以前‘等群众上门’变成现在‘主动上门找群众’,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房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把监督检查关口下沉在一线,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以强有力的监督,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把基层监督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心窝里。(杨博 李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