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全球能源市场,比过山车还刺激,俄乌冲突拖到了第四年,俄罗斯这头“能源大象”靠卖石油撑着整个国家开销,日子过得其实一点不轻松。
欧洲早就和俄罗斯“分手”,转头去买美国和中东的油气,直接把俄罗斯的欧洲市场切得七零八落。
但俄罗斯还不算彻底没路走,亚洲市场成了救命稻草,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大买家,前几年一口气吃下了俄罗斯一大半的石油。
2024年,印度每天买俄罗斯原油200多万桶,占了自己进口的四成,中国这边,全年买了1.08亿吨,几乎是俄罗斯出口的顶梁柱。
不过2025年开年,美国又开始“搅局”,这次不是简单的油价限制,而是直接盯上了俄罗斯的“影子油轮舰队”和能源公司,搞了一波大制裁,美元结算、运输、贸易全链条都卡死,说白了,就是让俄罗斯的石油卖得更难、赚得更少。
这下俄罗斯的日子就更难了,油价虽然还算稳,但俄罗斯卖出去的油得大打折扣,乌拉尔原油比国际价低10美元,买家都在等着捡便宜。
运输成本也飙升,保险、运费都涨,油轮还动不动就被扣在港口,光排队等着卸货就能等好几周。
印度这边,虽然一度靠买俄罗斯便宜油省了大钱,但美国一看不乐意了,直接给印度出口美国的商品加了25%关税,把印度的纺织、制药等行业一把掐住,印度一算账,发现继续买俄油不光省不了多少钱,还可能让自己出口生意全军覆没。
于是印度政府立马调整策略,国有炼油厂开始减少俄罗斯订单,私营大厂也把俄油比例从一半砍到三成多,更多地去买美国、尼日利亚的油,虽然这样一来成本高了点,但至少能分散风险,不会被美国掐着脖子。
更巧妙的是,印度把从非洲买来的原油精炼后再出口东南亚,还能赚一笔差价,和欧盟也谈妥了,精炼产品不受太多限制,最终把增加的成本压到最低,你说印度鸡贼不鸡贼?这就是现实,便宜油不是万能的,安全和出口才是底线。
中国这边的应对更老练,虽然也是俄罗斯最大的买家,但中国买油方式灵活得很,最近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把海运俄油的订单砍了15%,更多地走陆路管道,管道运输不怕被制裁,成本还低,出了事也能第一时间应对。
而且中国手里有长期合同、期货锁价,炼油厂开工率一直高,调度系统效率也提升了不少,即使国际风浪再大,中国的油价和供应都能稳得住。
中国的玩法就是“多点布局,永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让美国没法像对印度那样随便“敲打”中国,毕竟中国有稀土、供应链等反制手段,谁都不敢真惹。
反观俄罗斯,现在是真有点捉襟见肘,欧洲市场没了,亚洲买家又开始收紧订单,卖油的渠道越来越少,钱袋子也跟着绷紧。
俄罗斯想开拓中东、非洲新市场,但那里规模有限,根本补不上中印的缺口,加上运输成本高,油轮被制裁,老旧船只还得退役,俄罗斯的出口链条一层层都被卡住。
这场能源风暴,其实就是一场“谁都不想当接盘侠”的博弈,便宜油可以买,但不能让自己成为唯一依赖,印度和中国现在都是多渠道分散风险,谁都不想被美国、俄罗斯、欧盟牵着鼻子走。
说到底俄罗斯过去靠能源在国际上说话,现在议价权越来越弱,全球油市的主动权慢慢回到了买家手里,买家们精明了,不再只看价格,更看重安全、灵活和风险分散。
如今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谁都不会为别人冒险,大家都在为自己留后路,俄罗斯的钱袋子越来越紧,想靠卖油扭转局面,已经没有那么容易。
全球能源市场的格局正在被重塑,谁能适应新规则、提前布局,谁才能在下一轮风暴里站稳脚跟,未来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