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的特点及问题

诗佳网

——以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案为例

于垒

网络时代,网民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话语权表达自己的思想。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案之所以能引起如此轩然大波,网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网民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被动地位,直接推动着事件的发展。

网络舆论的特点

笔者认为,网络舆论是广大网民以网络为平台,积极发表自己对所关心的事件的看法、意见所形成的。网络舆论的形成,离不开网络这一载体的高速发展。在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案中,媒体爆出肇事者说出“我爸是李刚”后,各大论坛、博客、微博纷纷对此事件进行讨论,利用人肉搜索查出肇事者的背景,甚至是房产,更牵扯出了河北大学校长涉嫌抄袭论文一事。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对此事件进行报道,而报道的重要线索主要来自网络对这些信息的曝光,可以明显看出网民已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被动地位,成为最主动的信息源之一,并直接推动了社会事件的发展。网络舆论有以下特点:

1.兼容并包

在传统媒体中,普通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对信息做出反馈是很难的,而这些被动接受的信息,是通过媒体层层把关后才得以面向受众的。把关人出于种种考虑,导致信息不可能完全客观地反映现实。网络具有自由开放兼容并包的特性,把关人的作用也相对弱化,允许网民可以自由地发布任何感兴趣的信息,可以自由地发布自己的见解。网络言论自由化也带来了网络话语的多元化,社会系统中各种不同观点平等地呈现,造成对传统一元化价值观的挑战,对“话语霸权”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2.互动性

网络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模式,网民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观点,而话题的发布者也可以对此观点进行回复,这样就构成了双方的交流,越来越多的网友的参与,就会形成一个大的交流圈。微博就此次事件发起的“我爸是李刚”造句大赛,有36万之多的网民跟帖。在强国论坛辩论大厅展开的“李刚公开道歉,‘我爸是李刚’门将会如何收场?”的辩论,分为正方、反方和第三方观点,有1万多名网友纷纷发表言论,并对肇事者能否得到公正的审判进行了投票。

3.主体的大众性

网络时代,普通大众也有了话语权,网民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网民既可以从网上了解全球重大新闻事件,也可以报道自己身边的生活小事并对自己的新闻关注点发布“新闻”。网络舆论的话语权不再局限于精英阶层。

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

1.沉默的螺旋效应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环境下所形成的局面就是,即网民发觉自己的观点和绝大数人一致,就会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观点正在处于劣势时,为了避免遭受攻击,便会沉默,这就促使了主导性舆论的形成。并不是所有的网民都可以成为舆论的制造者、话语权的拥有者。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