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固收+”基金迎来行情回暖和爆发式增长。iF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市场九成以上“固收+”产品录得正收益,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场固收+规模已突破1.55万亿元。
“固收+”近年来在理财净值化发展下,成为理财替代和博取进取性回报的“网红”投资风向。一方面,中国存款利率今年正式进入“1时代”,低利率环境下不少资金流向“固收+”类理财方向;另一方面,今年股市活跃度提升,结构性机会显著增多,“固收+”投资性价比明显提高,带来了投资价值的回流和持有体验提升。
“固收+”攻守兼备,应时之选
近几年来,随着理财净值化理财市场的普及深化,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到“固收+”,它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产品类型,而是在“固收”资产上,辅之以多资产实现“+”。
常见的“固收+”有混合型债券基金(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低权益仓位的灵活配置型基金等。依照这些产品不同的合同约定,权益中枢(如5%、10%、20%+)决定了产品波动与收益弹性。
今年以来,股票市场整体呈现结构性行情,波动中分化加剧,债券市场则在经济数据、资金面和政策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持续震荡,股债“跷跷板”效应时有显现。
具体来看,上半年权益市场经历一轮反弹,但进入三季度后波动加大。从板块来看,科技成长与高股息策略两条主线表现突出: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受政策支持与产业趋势推动,红利资产如金融、公共事业板块彰显防御价值受到资金青睐,交易表现活跃。
债券市场自去年债券收益率持续低位,10年期国债从2.5%一路震下行至1.6%关键点位;而在今年以来,债市震荡收益率上行明显,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突破1.8%。
对此,嘉实多利债券基金经理李宇昂表示,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是资产阶段性再平衡。无风险收益率走低,存款利率步入“1”时代,不少资金流向理财、“固收+”领域,机构资金如保险、年金等配置也增加权益资产,推动股票上涨,这是资产自发再均衡过程。股票上涨后,仍有很多滞涨板块和结构性机会,底层资产性价比仍可挖掘。在债券收益率偏低环境下,可寻找股债再均衡的配置机会。
在今年市场环境下,嘉实多策略投资总监高群山表示,“固收+”股债混合产品在当前环境下真正体现进可攻退可守:若企业盈利恢复不及预期,债券持仓平衡波动;若权益向好,权益持仓追求获取弹性收益。投资者心态上,当前阶段对市场行情既有向好的期待,也会有所谨慎迟疑,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以债券资产打底、权益资产力争增厚的“固收+”成为布局好选择。
“市场变化大,多资产组合可以随环境动态调整。”高群山表示,前几年更关注红利板块,因市场环境不利时红利偏好提升;若风险偏好提升、经济预期乐观,成长板块获青睐,即通过股债均衡配置、板块均衡及主动风险管理,在有限风险下追求收益,通过多样化策略努力为组合贡献收益,最终达到为持有人赚取收益的目标。
而在嘉实“固收+”解决方案投资总监胡永青看来,“固收+”的特点是在控制风险与波动的同时争取收益,适合牛市、震荡市乃至熊市多样市场环境。在牛市行情下,“固收+”以债券资产打底力争基础收益,辅之以一定比例权益资产如可转债、股票,把握权益上涨过程追求更高的弹性回报。股债行情起伏下,投资者可加大“固收+”配置,将择时、选资产难题交予专业机构,由基金经理根据大类资产配置理念进行不同资产配比。
“固收+”基金的选择与投资策略
对于投资者来说,固收+基金帮助解决资产配置难题。对于“固收+”管理者人来说,做好“固收+”一方面需要涵盖债券、股票、可转债、商品等多资产管理能力,基于经济周期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另一方面是提供多策略解决方案,运用债券、股票、打新、国债期货、定增、对冲套利、量化等不同策略力争增强收益。
随着投资者多样化需求的满足和和风险收益预期的细分,近几年“固收+”形成了更加丰富的产品体系,涵盖客户理财升级、余钱增值、长钱长投等功能属性。嘉实基金多位基金经理建议,“固收+”基金也需仔细辨别不同风险收益特征,匹配相应资金属性;因适当放大波动敞口、追求中长期风险收益比,适合中长期持有,需要投资者具备理性与耐心,在短期波动中能够把保持耐心拿得住。
如果投资者寻求稳健基础上一定风险收益弹性,中低波动风格的“固收+”适合理财升级或中期持有。以嘉实为例,基金中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嘉实稳盛、嘉实稳宏A、嘉实稳福A近一年收益率分别为5.81%、7.36%、7.8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2.45%、3.75%、7.19%。截至2025年8月29日,嘉实稳宏A 近一年收益率位列银河证券混合型债券基金排名前6%(29/495)。
如果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则可以配置今年业绩表现更犀利的“固收+”产品。中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嘉实多利债券A近一年收益率分别达9.75%,同期业绩基准3.75%。截至2025年8月29日,嘉实多利债券A近一年收益率位列银河证券偏债债券型排名前10%(43/495)。嘉实多元债券A近一年收益率分别为9.8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5.10%;成立以来收益率达154.5%,同期比较基准108%。嘉实稳怡近一年收益率10.49%,同期业绩基准2.45%,过去一年收益率位列银河证券混合型债券基金排名前15%(77/495)。
展望后市,市场普遍认为,宏观经济仍需政策支持,股债两市可能继续呈现结构型行情。股市方面需关注业绩确定性高的行业以及政策驱动带来的主题机会;债券市场可能延续震荡,利率下行空间与政策宽松预期之间的博弈将成为主线,“固收+”依旧具有配置价值。
数据来源:基金中报,截至2025/6/30。嘉实稳宏A成立于2017/6/2,历史收益率及业绩比较基准为:2020(12.52%/2.54%),2021(28.27%/1.66%), 2022(-14.69%/-2.06%)、2023(-2.80%/0.36%)、2024(-1.07%/6.54%)。历任基金经理为胡永青2017/6/2-2021/1/18,赖礼辉2020/12/4至今。
嘉实稳盛成立于2016/6/3,2020-2024年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2020(3.64%/-0.16%)、2021(6.01%/2.28%)、2022(-9.15%/0.19%)、2023(2.11%/1.66%)、2024(4.52%/5.43%)。历任基金经理:张金涛2017/1/12-2019/4/12,王亚洲2016/9/20-2020/3/13,胡永青2016/6/3-2020/11/3,马丁2022/7/12-2024/7/5,李涛2020/11/3-2024/7/5,王立芹2020/11/3-2024/7/5,李欣2024/7/5-至今,李曈2024/7/5-至今。
嘉实稳福成立于2020/5/9,2020-2024年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2020(7.59%/4.64%)、2021(9.48%/3.69%)、2022(-3.07%/-1.88%)、2023(-0.57%/1.39%)、2024(2.23%/9.94%)。历任基金经理:轩璇(2020/5/9-2022/2/22),董福焱(2020/5/21-2022/9/22)、韩同利(2022/9/22-2024/1/18)、罗伟卿(2022/9/22-2024/2/27)、高群山(2022/9/22-2025/1/10)、王喆(2025/1/10-至今)、李卓锴(2025/1/10-至今)、李宇昂(2025/1/10-至今)。
嘉实稳怡成立于2017/6/21,2020(6.55%/-0.16%)、2021(1.62%/2.28%)、2022(-0.80%/0.48%)、2023(-9.66%/1.66%)、2024(-1.86%/3.12%)。
历任基金经理:胡永青(2017/6/21-2019/9/24)、曲扬(2017/6/21-2019/11/2)、王亚洲(2017/10/17-2021/8/26)、赖礼辉(2021/8/26-2022/9/20)、左勇(2022/10/27-2025/2/6)、林洪钧(2022/4/6-2025/2/6)、马丁(2025/2/6-至今)。
嘉实多元收益A成立于2008/9/10,2020-2024年业绩分别为:16.30%、6.44%、-5.56%、2.81%、9.9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3.07%、5.69%、3.37%、4.67%、8.32%。历任基金经理:刘熹2008/9/10-2009/11/5,王茜2009/2/13-2022/5/21,李宇昂2022/5/21-至今,董福焱2022/5/21-至今。
嘉实多利债券成立于2020/11/27,历史业绩及比较基准分别为:2021(11.75%/1.66%)、2022(-3.89%/-2.06%)、2023(-0.62%/0.36%)、2024(8.04%/6.54%),成立以来(20.02%/7.60%),王茜(2020/11/27)、王汉博(2020/11/28-2022/6/23)、韩同利(2022/6/23-2024/1/18)、罗伟卿(2020/11/28-2024/2/27)、高群山(2022/7/19-至今)。历任基金经理:王茜(2020/11/27-2020/11/28)、王汉博(2020/11/28-2022/6/23)、韩同利(2022/6/23-2024/1/18)、罗伟卿(2020/11/28-2024/2/27)、高群山(2022/7/29-至今)。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和兑付责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