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数据+深度+融合:都市类报纸做好时政新闻的秘笈

诗佳网

全文共 3147字

阅读大约需20分钟

时政新闻,是新闻信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别。如何把党委政府的声音、决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传达到老百姓心中,凝聚共识、成风化人,从而进一步推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是都市类媒体天然要承担的使命、职责。

事实上,虽然互联网时代传播格局在变,但都市类媒体依旧是老百姓掌握重要信息尤其是时政类新闻的重要来源。以都市快报为例,报纸、橙柿互动APP、杭州新闻APP、官微、微博,还有今日头条等平台的快报账号,覆盖5000多万受众,始终是杭州老百姓和杭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区县市、市直单位保持联系的重要信息渠道、连接纽带。

新的时代,尤其是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新要求,如何以新思维来打造时政新闻,进一步扩大时政新闻影响力,都市快报也有一些思考和实践。

这几年都市快报的时政新闻主要是围绕四个关键词做文章——

民意+数据+深度+融合:都市类报纸做好时政新闻的秘笈

关键词1:民意

以“民意直通车”为载体,

助力社会治理

都市快报的时政新闻,这些年碰到非常大的瓶颈,有很多的外部因素,包括互联网带来的传播舆论格局变化,市委市政府、各个市直部门、区县市借助微信等平台,都拥有了自己的发声渠道。都市快报以往在政务发布这一块的区域平台意义,几乎已经失去。

当难题摆在每一位都市快报时政记者编辑面前时,我们反复问自己:我们到底是谁?

毋庸置疑,我们是一家大众媒体,是一家机构媒体,是一家体制内媒体。这也意味着,我们身上要具有“党性”和“人民性”两个特征,我们背负的责任是把杭州老百姓聚在我们周围。

想清楚了这一点,这两年快报时政团队积极融入市委提出的“民意直通车”机制。

过去两年,我们开通了一个民意收集的新渠道,杭州新闻APP和橙柿互动APP上的“民意直通车”实时互动版,并接入杭州城市大脑;整合了一支队伍,建设起了快报“民意直通车”的基本架构,处理民意以网上的实时互动版为基础,再进行问计于民等现象级深层次讨论,其他以上报民意办、内参等形式为辅;呈现方式上形成了版面、APP、微信、线下座谈等多种方式的融媒体立体式报道全景。

两年运作下来,都市快报“民意直通车”(今年更名为“民呼我为”)已逐渐深入人心,树立起品牌。民意直通车实时互动版2019年6月底上线以来,已接收留言23000多条,帮助处理群众问题12000多个。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600多个部门通过快报“民意直通车”来回应民意,大大提高了都市快报的影响力和这座城市的黏接力。

新闻媒体按照传统定义就是传递信息、传播信息,但通过民意直通车的开展,我们意识到,都市类媒体的时政新闻就应该紧紧围绕“人民”两字,体现民意,反映民意,当好政府与百姓之间的黏结剂、过渡带,一方面引导老百姓好好说话,有逻辑地表达,一方面引导干部能够跳出政府本位,多角度地看问题,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民意+数据+深度+融合:都市类报纸做好时政新闻的秘笈

关键词2:数据

都市类媒体应当

善读数字、善用数据

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好大数据,用数字说话,客观呈现数字背后的现象,读懂数字透露出来的信息,理性分析数字背后的趋势,从而为政府施政或者是提供公共产品描绘准确的受众画像,是新时代都市类媒体时政新闻有必要去探索尝试的一块领域。

利用数据,包含两方面操作——

一个是利用既有数据,进行分析。

譬如去年都市快报接到一位90多岁老爷爷打车困难的求助信息,通过我们“民意直通车”后台数据查询,发现像这样的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等打车难问题还是有必要提请有关部门关注。于是,我们跟进报道,分析数据,提交给交通运管部门,并联合打造了杭州市的一条老人叫车热线:95128。这就是通过数据,为政府部门公共产品的提供描绘了准确的受众画像。

还有去年杭州市征集十大民生实事,我们也是通过“民意直通车”后台沉淀数据,梳理出2019年杭州老百姓十大愿望。

另一个是根据设定题目,去收集数据。

譬如很多的民意调研,就属于此类。2018年杭州市规划新一轮的城市总规,就委托都市快报时政新闻中心进行民意的收集和调研。

在数据利用方面,我们觉得还可以做更多,也可以应用到更多的时政新闻题材上。

读数、数读,看似枯燥的数据蕴藏着无限信息。在这方面,南方都市报的数字研究院做了很多先行尝试,难度主要是数据收集是否足够量,以及数据收集是否合理,中间涉及到数据指标如何建立等等。但这种新闻操作方式没有主观分析,不预设编辑立场,不表达报纸观点,一方面把政府工作明明白白摆上台面,整篇用数据说话,客观呈现事实,另一方面也增加可读性、可信性,是大数据时代都市类媒体时政新闻值得探索的。

关键词3:深度

把时政新闻做“深”,

努力向智库化方向发展

权威性是主流媒体的主要特征,权威的一大表现就在于要第一时间拿到准确、有价值甚至是独家的信息。相比党报,都市类媒体在这方面劣势明显,尤其是时政新闻领域。

独家新闻不太可能,“快”也不是我们的优势,在这样的环境下,都市类媒体时政新闻要给人留下印象,恐怕只有做“深”一条路。

怎么做“深”?

1、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

信息化时代,读者对时政新闻的追求,不仅仅只限于政策内容的发布。为什么发布这项政策、政策制定过程、以及对于这项政策的各方反响、预期,往往读者更喜欢看。譬如去年钱塘新区成立时,都市快报也没有独家第一时间发布权利,但我们之前就准备了八个版的“深八度”报道,记者事先踏看现场、采访相关专家和市民,详详细细报道钱塘新区横空出世的过程,全面、权威、丰富、知识性,在所有媒体中独树一帜。

2、亮明观点、增加评论

在“人人有相机、人人拿麦克风”的时代,时政新闻要走向主流,拼时效、拼信息的手段显然已经不是优势所在。但都市快报可以依靠的党政、专家资源,和编辑记者长年积累的专业素养,以及快报品牌在杭州老百姓中形成的可信任度,给予我们条件,有机会把时政新闻的耐读性和观点新闻结合起来。

3、成立智库、权威解读

与党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大型企业所办智库相比,都市报类媒体办智库具有独特的优势。都市报类媒体可以快捷地获取信息,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可以聚集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等领域的精英,也有利于产出更具思想性、专业性的时政新闻。

4、策划活动,让时政新闻“活”起来

时政新闻给人感觉往往比较“高大上”,但其实和人们生活工作密切相关,都市类媒体要做的,就是把大的时政主题和老百姓联系起来,让人看得到、摸得到、感受得到。围绕主题策划活动,是一个比较好的载体,也跟都市类媒体善于跟读者互动的特性相符。

譬如两年前,杭州提出“拥江发展”,快报策划了“拥江发展论坛”,邀请全国一流规划、经济类专家到杭建言献策,不但在政界效果颇好,也把新的发展理念传到了坊巷;譬如杭州要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快报这些年来一直举办未来生活节,提倡“科技要和人文”相结合,每年展会观者甚众,不但展示了杭州的科技创新实力,也彰显了杭州在数字经济上发力的决心。

民意+数据+深度+融合:都市类报纸做好时政新闻的秘笈

关键词4:融合

充分掌握新技术,

利用各种平台分发传播

这里的融合,更多指的是新闻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

时政新闻一方面要做深,另一方面也要做浅,要采用丰富的新媒体表现形式,通俗易懂地传播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增加传播性。

新媒体表现形式,包括朋友圈海报、短视频、长图、H5、音频等。随着5G技术的逐渐应用,物联网将迎来一波风口,我们也可以探索用新技术来制作新闻产品,包括虚拟技术等。

譬如,这两年快报时政新闻中心陆续推出“民营经济的杭州故事”“初心在身边”“三分钟理论快讲”等多组融媒体报道,既有传统的文字报道,又有视频语言,发放渠道除了报纸外,还在杭州新闻APP、官方微博、今日头条、网易、微头条、抖音等多平台播出,取得非常好的反响。有的单集点击率破千万。“初心在身边”系列报道,被省网信办作为典型融媒体主题报道在全省推广;“三分钟理论快讲”,是在杭州市委宣传部指导下推出的,获得第七届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原创:陈 奕 都市快报编委 来源:传媒评论

热文回顾

数字化能力跃升,让新文化报道“翩若惊鸿”!

新闻报道中的人物称谓怎样使用才合适?这篇文章为你细细分析

会议报道绝对是富矿,融媒体时代你更应当让它出圈出彩!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来看看!她打理的《小时人物》,怎样在人山人海里找到那个TA

我和党媒的情缘⑫|荣获中国新闻奖的这位卫视女记者有个心得:思想向上,心沉基层!

一场评选活动为啥能摘得浙江新闻奖?除了坚持16年?

新媒体作品,如何冲击好新闻奖?专家总结:要抓住这五个关键词!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如今的报社时政记者,都需要配备怎样的武器库?

以《央视新闻》记者王冰冰为例,看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网红记者”的打造

浙报《深读》 唯深耐读

我和党媒的情缘⑦|从连队报道员到专业报刊负责人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一名财经记者的房产公众号,曾经挽救一个行将“崩盘”的住宅小区

我和党媒的情缘⑤|追忆照片背后的故事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她扛起Ⅴlog大旗,与小伙伴们坚定走向新闻语态突围战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从“笔杆子”到“自拍杆”,逸晨小姐姐“Vlog体质”生成记!

我和党媒的情缘④|而立之年,我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党报记者

我和党媒的情缘③|像蒲公英种子一样播撒“最美”

丁真为啥突然爆红?传播学者为你细解网红人物报道的叙事立场和方法

建设性新闻传播:看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如何高出一筹

突发新闻现场,照片与视频可以兼得吗?

我和党媒的情缘|18年,我和金华日报副刊的故事

我和党媒的情缘|从农民到高级记者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