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申诉案件实务指南:律师视角下的十三要点与申诉成功案例解析
作者 葛树春
论文正文字数8980 预计阅读19分钟
摘要:刑事申诉是当事人及近亲属对生效刑事裁判寻求法律救济的重要途径,但因程序复杂、周期漫长、实务细节繁多,多数申诉人及家属常陷入不知如何启动、不知如何推进的困境。本文以执业律师葛树春的视角,结合多年办理刑事案件以及刑事申诉案件的实务经验,围绕刑事申诉主体选择、文书撰写、律师委托、材料提交等十三个核心要点,用通俗化的语言拆解实操流程。同时单列章节呈现作者两起亲自介入且正在办理的刑事申诉启动再审案例(非法采矿罪再审案、以及另外一起敲诈勒索案当事人申诉成功后拒绝配合开庭并申请异地审理案),通过案例还原刑事申诉关键节点,为申诉人及家属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的实务指引,帮助其在合规框架内高效推进刑事申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关键词:刑事申诉;申诉指南;申诉指引;当事人视角;申诉成功案例
一、申诉主体选谁?优先近亲属,避开减刑的坑
很多在押的当事人想自己申诉,但作为律师要提醒大家:当事人自己申诉,很可能影响减刑。根据监狱减刑假释的相关规定,认罪悔罪是减刑的重要条件,当事人提申诉,部分监狱会认为这是不认罪、不悔罪,进而不提请减刑,让当事人错失减刑机会。
所以,只要当事人还在服刑、有减刑需求,优先让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等)来当申诉人。近亲属以自己的名义申诉,不必然影响当事人在监狱的改造评估,又能正常推进申诉,相当于两头不耽误。
举个例子,作者曾接受一起刑事申诉案件的咨询,服刑人员就是担心亲自申诉会影响减刑,后来改由他母亲作为申诉人,如此操作的话,申诉没停,减刑也顺利推进。
这里要注意,近亲属当申诉人,得向法院或者检察院提供亲属关系证明,比如户口本、结婚证,证明你和当事人的关系是合法的!同时要多和当事人沟通,确保申诉的理由、请求和当事人的真实想法一致,别自己闷头办,最后和当事人意见不一样,反而耽误事。
当然,如果当事人已经服刑完毕,刑满释放,那就不用考虑减刑了,直接以自己的名义申诉就行,手续更简单。
二、申诉书怎么写?最好先阅卷,再动笔,别乱写!
申诉书是启动申诉的敲门砖,写得好不好,直接决定法院/检察院接不接你的案子。但很多家属写申诉书,就只会说原判不公,我家人冤枉,没凭没据,根本没用。
作为律师,我必须强调,写申诉书的前提最好是阅卷——把侦查卷、审判卷全部看完,从案卷里找原判的问题,比如证据有漏洞、程序违法、法律用错了,这些才是申诉的硬理由。实在不行再不靠阅卷写申诉书!
那么怎么拿到案卷?我认为,申诉阶段的案卷,一般要通过律师来调,但是去原审法院大概率是调不到。如果当事人原审时请过律师,现在可以请新律师找原审律师要案卷副本(按规定,原审律师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提供)。但有些原审律师可能怕麻烦、怕担责,不愿意给,这时候就需要家属从中协调——好好和原审律师沟通,说明申诉的必要性,比如这个案子确实有问题,需要案卷才能找出关键错误,帮当事人洗清冤屈,必要时写个书面说明,承诺案卷只用来申诉,不泄露出去,大部分律师都会配合。
我之前办过一起一起刑事案件的申诉案,原审律师一开始不肯给案卷,当事人母亲跑了三趟,反复说明案卷里可能有证明孩子不构成犯罪的证据,最后原审律师才同意提供,我们也确实从案卷的庭审笔录里发现,原审没采纳关键证人的证言,这成了后来申诉的核心理由。
当然,申诉书要写清楚以下这5点,看完卷,写申诉书就有方向了,重点写清楚这几点:
1. 原审信息:哪级法院、什么案号、什么时候判的,让法官一眼知道是哪个案子。
2. 你是谁:你的名字、身份证号,和当事人是什么关系,附上网页或户口本复印件。
3. 你要什么:明确申诉请求,比如请求撤销XX法院的判决,启动再审,改判当事人无罪,别模棱两可。
4. 为什么申诉:这是核心,要结合案卷说细节。比如,案卷里2022年5月的讯问录像显示,侦查人员有诱导当事人认罪的行为,这份供述是非法证据,原判却用来定罪,这是错误的,每个理由都要对应案卷里的具体内容,别空喊口号!
5. 有什么证据:如果有新证据(比如案发时当事人不在场的监控),或者原审没用到的有利证据,要写清楚证据名字、在哪来的、能证明什么。并且还要形成新的证据目录。
当然,我要特别提示,当事人本人或者近亲属是不能持有刑事案件的案卷的!所以可以和律师商议,由近亲属看一下刑事案卷记录其中的重点和认为错误的点!
上图为重大案件当事人向作者葛树春赠送锦旗
三、刑事申诉请律师要注意什么?别告诉律师有好结果就申诉,合同也写清楚
刑事申诉专业性很强,大部分家属自己办不了,得请律师,但请律师有几个错误的点,一定要避开。
(一)绝对别信保证胜诉的人
我碰到过很多家属,着急想让家人翻案,一听人说我保证3个月内启动再审,肯定能改判,就立马签合同。但作为律师要告诉大家:刑事申诉没有100%胜诉的说法。申诉能不能成,要看证据、看原判错误的程度、看司法机关的审查标准,谁也没法打包票。
按律师执业规定,承诺胜诉本身就是违规的,敢这么说的人,要么没真本事,要么就是想骗你的钱,要么就不是真的律师。我见过许多案件,当事人或者家属就因此上当了!
(二)合同里必须写清楚服务内容
请律师时,一定要和律师签书面合同,并且把律师要做的事、做多久、多少钱,一条一条写清楚,别只听口头承诺。比如:
写多少文书:是只写一份申诉书,还是包括向法院、检察院提交的所有文书?
见当事人几次:要不要去监狱会见?会见几次?
代理到哪个阶段:是只代理向终审法院申诉,还是包括向上一级法院、检察院申诉?
费用问题:费用是多少?分几次付?比如代理向终审法院、高级法院两次申诉,费用5万元,签合同时付3万,申诉书提交后付2万,开听证三万。
我一般建议家属按阶段请律师,比如先请律师代理向终审法院、高级法院申诉,这两个阶段结束后,再看结果决定要不要继续请律师代理最高院或检察院的程序。
我认为这样既能控制费用,也能随时评估律师的工作效果,避免一次性付了全款,律师却不认真办事。
四、申诉材料要交哪些?整理全,排好序,别乱塞
申诉被受理后,要向法院/检察院交材料,材料不全或乱糟糟的,法官可能根本没耐心看,直接影响申诉进度。作为律师,我帮大家整理了一份材料清单,按这个准备准没错:
1. 申诉书: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法院/检察院各1份准备(有些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有对方当事人),比如对方没有其他当事人,就准备3份,自己留1份,交2份给机关,最后要签字,捺印!
2. 身份证明:你的身份证复印件,和当事人的亲属关系证明(户口本、结婚证等)。
3. 原审裁判文书:一审判决书、二审裁定书(或终审判决书)的复印件,要盖“与原件核对无误”的章,或者自己签字注明。
4. 陈述意见:
当事人的陈述:让当事人亲笔写,说清楚对原判的意见、申诉的理由,要是当事人在监狱,可让律师会见时让他写,签上名;
你的陈述:你作为家属,写清楚申诉的原因、过程,比如我儿子一直说自己是正当防卫,原审没查清楚,我才申请申诉!
5. 证据材料:
新证据:列一个《证据清单》,写清楚证据名字、哪来的、能证明什么,附上复印件;
原审有利证据:如果原审有没被采纳的有利证据,把复印件找出来,注明在原审案卷的第几卷、第几页;
6. 类似案例:找几个和本案案情、法律适用差不多,且支持申诉理由的案例(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能查),写个《案例说明》,说清楚这些案例和本案有什么关系!
7. 律师材料:如果请了律师,要交委托合同、授权委托书、律师执业证复印件,同时律师需要提交书面的辩护意见!
交材料时,要按申诉书→身份证明→裁判文书→陈述意见→证据→案例→律师材料的顺序装订好,每份材料首页写上材料名称,比如张某非法采矿案——新证据:采矿许可证续期申请回执,这样法官拿过去就能快速找到想看的内容。
另外,一定要记得要《材料接收回执》,让工作人员签字,注明提交日期和材料份数,避免以后说没收到材料,说不清。
五、申诉要从哪级机关开始?作者认为先找终审法院,别越级
很多家属觉得终审法院判了我家人有罪,再找它申诉没用,想直接找上级法院,这是错的。按法律规定,和一些地方的实践,申诉要先向作出生效裁判的终审法院提,终审法院驳回后,才能向上一级法院申诉,不能直接越级。
我曾关注一起刑事申诉案,当事人对市中级法院的终审判决不服,一开始想直接找省高级法院申诉,我告诉他必须先找市中院,不然省高院会把材料退回来。后来按流程向市中院申诉,虽然被驳回了,但拿着驳回裁定再找省高院,省高院很快就受理了。如果当时越级,至少要多等2个月,还可能耽误其他事情。
之所以要先终审法院,后上一级,我认为,一是终审法院对案子最熟悉,审查起来更快!二是避免大家都越级,上级法院案子太多,反而办不过来。我曾经到几个省高级法院去当面进行咨询和调研,均被告知对中级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不服,需要先到中级法院提交刑事申诉,得到结果之后才能到高级人民法院进行申诉!
所以,一定要按这个顺序来:
终审是基层法院:先找基层法院 → 驳回后找中级法院!
终审是中级法院:先找中级法院 → 驳回后找高级法院!
终审是高级法院:先找高级法院 → 驳回后找最高人民法院!
上图为作者葛树春受邀到中国政法大学进行主题讲座
六、申诉要等多久?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申诉不是交了材料就有好的结果,周期很长,很多家属因为等不及,中途放弃了,非常可惜。作为律师,我得提前告诉大家:申诉最少要等几个月,多则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更久…
按我办过的案子来看,各阶段的时间大概是这样:
1. 向终审法院申诉:从交材料到出结果,一般要3-6个月,甚至时间更久!
2. 向上一级法院申诉:终审法院驳回后,再向上一级法院申诉,也要3-6个月,甚至时间更久!
3. 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如果高级法院也驳回,再找最高院,最少要6个月甚至更久,因为最高院案子太多。
我介入过的刑事申诉案件,从向市中院申诉,到最高院指令再审,前后用了1年多,还有一起敲诈勒索的申诉案,从启动到检察院抗诉,用了2年多。如果案子要经过终审法院→高级法院→最高院,粗略的估算一下最少要2年,大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怎么熬住这段时间?给大家两个建议:
1. 别把所有精力放在申诉上:该上班上班,该生活生活,别天天盯着案子,反而容易焦虑!
2. 定期跟进:每个月或每两个月,让律师或者自己问问法院/检察院的进度,看看要不要补充材料,知道案子在推进,心里也踏实。
七、法院和检察院都能申诉吗?要搞懂先后顺序
很多家属问:能不能同时向法院和检察院申诉?答案是:不行,大部分地区都要求先向法院申诉,法院驳回后,才能向检察院申请抗诉,不能两边同时跑。
这是因为,法院是审判机关,先让法院审查,能直接判断原判有没有问题!如果法院驳回,再让检察院通过法律监督介入,既不浪费司法资源,也能保障申诉的效率。我曾介入过的申诉案,就是先向法院申诉被驳回后,拿着驳回裁定找检察院,检察院才受理的!如果没经过法院,直接找检察院,检察院可能根本不会受理。
不过,我发现有些省份可能有特殊规定,比如有的地方允许向法院申诉的同时,向检察院交材料,但检察院先不审查,等法院出结果再说。
所以,申诉前最好让律师问问当地法院和检察院,或者自己去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问清楚:我这个案子,是不是要等法院驳回了,你们才受理抗诉申请?别凭感觉来,免得白跑一趟。
八、能不能直接找检察院申诉?作者建议先去检察院问清楚
有些家属觉得检察院是监督机关,直接找检察院申诉更管用,想绕过法院,直接找检察院。但能不能这么做,没有统一答案,必须亲自去当地检察院问清楚。
按规定,检察院受理申诉有几个基本条件:你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申诉的是生效裁判、材料齐全等,但关键在于要不要经过法院申诉程序——大部分检察院会说要先经过法院,拿驳回裁定来,但也有少数检察院,如果案子明显有问题(比如证据严重不足),加之家属在做一些非常规的维护权益方法和手段,可能会直接受理。
我曾介入一起敲诈案申诉,当事人家属一开始想直接找检察院,专门跑到市检察院问,工作人员明确说必须先找法院申诉,不然我们不受理,家属才按流程先找法院!但如果检察院发现原审没采纳关键的比如不在场证据或者特别确凿的证据证明无罪,可能会直接受理了。
所以,想直接找检察院的话,一定要亲自去问,问清楚这三个问题:
1. 我这案子能不能直接找你们申诉,不用先找法院?
2. 如果能,需要交哪些材料?
3. 如果不能,要等法院哪些程序走完?
问清楚了再办,比瞎跑、瞎猜强。
九、高级法院驳回了,还能找最高院吗?作者认为可以,别放弃!
很多家属觉得高级法院都驳回了,最高院肯定也不会管,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高级法院驳回了申诉,就能向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院的巡回法庭申诉或者反映问题,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千万别轻易放弃。
还是说我亲自介入的非法采矿案,当事人对省高级法院的驳回裁定不服,后来向最高院申诉,在申诉材料里写清楚,当事人利用废矿渣制砂,不构成非法采矿罪!
最高院审查后,认为案子确实有问题,就指令省高级法院再审了,最后省高院又指令高级法院重审,等于是高级法院又让原审法院重审,现在案子还在推进中,但至少争取到了再审的机会。
现在最高院在各地有巡回法庭(比如第一巡回法庭管广东、广西、海南,第二巡回法庭管辽宁、吉林、黑龙江),大家可以看自己的案子属于哪个巡回法庭管辖,直接向巡回法庭申诉,不用跑到北京,更方便。
向最高院或巡回法庭申诉,材料要准备得更细致,特别是申诉理由,一定要紧扣《刑事诉讼法》里的再审条件(比如有新证据、原判证据不足、程序违法等),当然写别的也不是完全没用,但是一定要紧紧的围绕着案件的事实和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类似的案例等等。
十、申诉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作者认为耐心和专业缺一不可
很多家属问:申诉怎么才能成功?作为律师,我想说,没有必胜的秘诀,但耐心和专业这两个词,是所有成功申诉案的共同点!
首先是耐心。申诉本来就是持久战,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一次成功。比如我办的非法采矿案,当事人家属在市中院、省高院都被驳回过,好几次想放弃,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最后等到了最高院的再审指令!还有那起敲诈勒索申诉案,家属和当事人本人坚持了好几年,才等到检察院抗诉。如果中途放弃,就彻底没机会了。
其次是专业。申诉不是喊冤就行,得有专业的方法:比如阅卷时能找出原判的关键错误,写申诉书时能精准引用法律和案卷细节,提交材料时能整理得清晰规范。这些都需要专业能力,要么自己花时间研究法律和案卷,要么请有经验的律师帮忙。
我见过很多家属,因为不懂专业,明明案子有问题,却找不到关键点,申诉书越写越偏,最后被驳回!而那些愿意花时间学,或者请专业律师的家属,申诉成功率明显高很多。所以,别怕麻烦,该学的学,该请律师的请律师,专业才能帮你走对路。
上图为作者在某大型庭审现场庭前整理材料
十一、申诉太难,能不能找媒体或信.访或者法学专家?作者认为可以,但要合规!
刑事申诉周期长、成功率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很多家属着急,想找媒体曝光,或者去信.访。作为律师,我不反对甚至是支持,但一定要记住:不管找媒体还是信.访,都要合法合规,不能违法。
找媒体的话,要找正规的法治媒体,比如权威的法治版、国家级的法治类媒体,提供真实的材料(裁判文书、证据复印件),客观说清楚案子的情况,别捏造事实、夸大其词。我介入的敲诈勒索再审案,当事人亲自找了一家主流媒体,并且媒体客观的报道了这件事情,虽然到目前该再审案件还悬而未决,但让法院更重视这个案子,审查时更仔细了。
信.访的话,要按《信访工作条例》来,比如逐级信访(别直接去北京信.访,先找当地信.访部门)、依法有序(别闹访、缠访,别堵政.府大门)、如实反映(别诬告陷害)。
我办的一起申诉案,当事人家属因去信.访反映,最终上级法院督促法院加快了进度,这就是合规信.访的作用。
但要提醒大家,媒体和信.访只是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正常的申诉程序。别一门心思找媒体、信.访,把法院/检察院的申诉程序丢在一边,最后反而耽误了正事。
有许多案件特别重大疑难且,复杂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对案件过程中的法律关系以及证据认定都非常的迷茫,甚至律师也经过长时间的代理案件对案件产生了迷茫的态度,这时候。
作者建议可以邀请一名三名或者5名甚至7名法学专家对案件进行梳理,把脉并让法学专家出具署名的法学专家法律意见,有了这份意见,不仅为当事人本人近亲属以及律师指明了方向,在后续申诉的过程中,可以完全依据法学专家的法律意见进行推进,同时还可以将法学专家的法律意见提交给办案单位,供办单位进行参考。
而作者在工作实践当中尤其是办理一些重大疑难复杂且。作者认为当事人绝对无罪的刑事案件都会建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找法学专家出具书面的法律意见,这样律师的意见和法学专家的意见合二为一,如虎添翼更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效的为当事人进行辩护!
上图为重大案件当事人向葛树春赠送锦旗
十二、申诉总被驳回,心态崩了怎么办?别灰心,还有机会!
很多家属申诉几次被驳回,就觉得没希望了,心态崩了,甚至想放弃。作为律师,我想告诉大家:申诉被驳回是常态,但不代表彻底没救了。
首先,要接受刑事申诉成功率低的现实。生效裁判本来就有稳定性,司法机关不会轻易推翻,所以大部分刑事申诉都会被驳回,这很正常,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这样。
其次,被驳回了还能继续找更高层级的机关。比如被终审法院驳回,还能找高级法院!被高级法院驳回,还能找最高院!被法院驳回,还能找检察院。
比如我介入的非法采矿案,被市中院、省高院两次驳回,最后找最高院成功了!还有一起敲诈案,刑事申诉均被法院驳回,最后找最检察院申诉,结果:检察院抗诉了。
当然,如果心态实在不好,可以试试这几个办法:
1. 和家人朋友聊聊:把心里的委屈、焦虑说出来,别自己扛着!
2. 转移注意力: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看看书、散散步,别天天想着案子!
3. 和律师聊聊:让律师帮你分析驳回的原因,看看是不是申诉理由不够充分,要不要补充证据,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心里就有底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