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幼小衔接中的“排队”活动
幼小衔接的趣味探索:一起“排队”吧!《指南》中强调,在共同生活和活动中,应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知、体验并理解社会行为规则。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排队习惯,教师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平稳过渡到小学阶段。长幼京福小三班的孩子们因此开启了一段别开生面的“排队”探索之旅。
排队重要性的认知
首先,孩子们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虽然看似简单,但良好的排队习惯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来说却意义非凡。在日常的游戏和活动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孩子们因为排队问题而发生争执,如“老师,他插队了!”“老师,她挤我!”等。那么,如果不遵守排队规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让我们聆听一下孩子们的心声。晨晨小朋友说:“如果不排队,就会很挤。”这样简单的表述,却透露出孩子们对良好秩序的渴望。
昕昕小朋友表示,如果小朋友们不排队,就可能会摔倒。
在探讨“不排队会带来何种后果”时,孩子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随后,我们进一步讨论了何时需要排队。
排队的场景与意义
为了深化孩子们对排队的理解,我们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鼓励他们自主表达、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并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绘画展现出来。孩子们纷纷表示,在升国旗等庄严的场合下,排队是一种必要的礼仪。
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孩子们也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他们指出,不仅是升国旗等庄严场合,就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比如喝水,也需要排队。他们表示,排队可以保证每个人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同时也体现了公平和尊重。通过这些讨论,孩子们对排队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更加珍惜日常生活中的秩序与礼仪。
排队与游戏实践
在玩游戏时,孩子们也学会了遵守排队的规则。他们认识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游戏,都需要排队来保证每个孩子的参与机会均等。通过这样的实践,孩子们不仅增强了遵守规则的意识,还学会了在游戏中如何尊重他人、自我约束。
放学后的秩序
在孩子们的日常校园生活中,放学后的排队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环节不仅关乎孩子们的安全,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秩序感和规则意识。通过有序的排队,孩子们学会了耐心等待,也锻炼了他们在集体中的协作能力。
排队小妙招
如何才能更好地排队呢?关键在于保持专注,眼睛直视前方,避免回头张望,同时也要注意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避免挤来挤去。为了帮助孩子们掌握更多实用的排队技巧,我们专门通过绘本故事的形式进行了学习。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有趣的排队小妙招:“小朋友们排队走,你在前,我在后,安安静静不说话,一个紧跟着一个走。”
“排队”的趣味游戏与探索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孩子们已经逐渐适应了排队的日常行为,并开始自觉遵守一些简单的规则,如保持文明、有序地排队。
游戏与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巧妙地将排队的常规意识融入游戏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亲身体验排队的乐趣。这一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孩子们对“排队”的浓厚兴趣,他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排队”游戏。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排列有序的“队伍”,无论是小朋友还是物品,都在享受着排队带来的秩序与乐趣。
虽然排队在成人眼中可能显得单调乏味,然而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却为排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变得充满乐趣。为了满足孩子们对排队的浓厚兴趣以及促进其发展需求,我们特地设计了一场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理解、执行并拓展规则意识。这场别开生面的“排队”之旅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更开启了他们未来生活中的常规教育。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构建日常规范,将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深远的影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