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实施以来,天津市宝坻区紧抓高铁时代机遇,以交通先行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四五期间,宝坻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显著,较‘十三五’末提高6800元,连续四年跑赢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宝坻区委书记毛劲松表示。 毛劲松介绍,宝坻区始终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系统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该区通过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吸引天津农科院、农学院等30家创新平台落户,并首创实施“科技副总”项目,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交通建设方面,宝坻区交通局局长刘东晓表示,自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宝坻历史性迈入“高铁时代”,并以此为契机同步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宝坻区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抓手,完成150公里乡村公路提档升级,强化干线公路与农村路网衔接,新增调整城乡公交线路覆盖127个村居,并实现公交与高铁无缝接驳,“公交+高铁”出行模式有效畅通了城乡资源流动,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户。
刘东晓指出,宝坻还开通了至香河、三河等多条跨省公交线路,创新推出京津冀首条智能网联公交示范线,跨省区公交日均客流量已超2000人次,“交通圈”的持续完善为区域协同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宝坻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也取得了扎实进展。该区高标准完成天津市规模最大的棚改项目,近10万名群众喜迁新居;潮白新河全段成功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全国首个整流域获此殊荣的案例。依托优良生态资源,宝坻大力发展沿潮白河生态观光、人文旅游和特色农文旅融合项目,持续打造“遇见宝坻·印象潮白”品牌,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宝坻区将持续巩固农业基础,优化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缪翼 林单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