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祝由术,就是借助禁法、咒法、祝法、符法等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不打针、不吃药、不接触身体,远程念咒、画符、发功就能治疗各种疾病。
长期以来在社会上有各种误传误解。甚至往往把祝由术同神鬼迷信、歪门邪道混为一谈。对研究和实践祝由术的人,也给予不公正的评价和对待。使他们蒙受着不应有的羞辱和压力。特别是近三百年来,封闭中医崇洋西医,使我们的优良医术得不到发展。
祝由术其实是属于中医之一门,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调理人健康与精神的责任,它本身就是一门中医方法,在原始社会早期承担了中医的责任。
中医并不像现在很多人认为的只包括汤药和针石。祝由从来都是它的一项重要内容。只不过是近现代,意识形态渐浓的大背景下,才被人为地排斥在中医之外了。
【祝由术乃上古秘术】
《黄帝内经》云:“黄帝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古今医统大全》云:“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
《圣济总录》云:“周官疡医,掌众疡祝药劀杀之齐,必先之以祝,盖医之用祝尚矣。”
历代以来,祝由科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元、明时期还得到国家的承认。中医体系皆有祝由一脉,唐王焘《外台秘要》收载“祝由科”。
就连一代大国医李时珍,也对祝由术颇有研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保留了很多祝由科的内容。其中“咒枣治疟”的方法还完整保存在书中:“执枣一枚,咒曰'吾有枣一枚,一心归大道,忧他或优降,或劈火烧之。念七遍,吹枣上,与病人食之,即愈。’”通过对着枣子念诵咒语,就可以治虐病。这种疗法的效果,现代人只怕不会相信。但李时珍郑重地写上“即愈”两字,显然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怕是有所依据吧?一代名医都认可祝由术的效果,证明祝由术确实有其独特价值。
明代太医院设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
祝由的治病的原理
祝由不仅是单一的书符与念咒,还蕴含着道家医学秘传的针术、方药等,通过祝由符咒导引行气,使咒、针、药、灸、点穴术均发挥出最大作用。祝由医学不囿于成见,与现代医疗技术各擅胜场,却又兼蓄包容,通过灵活的配合运用,取长补短,将现代医疗技术与祝由医学的优势相结合,能够速效、稳定、持续的治愈各类脏腑疾病,对某些疑难、顽固病症,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人食天地之气以生,内伤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外伤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以得病.
然而,黄帝曰:“其无所遇邪气,又无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何致 ? ”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除了七情、六淫外,还有尚未被认识的致病因素,那就是“鬼神致病说”,
所谓鬼神致病,其实是一种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
古人云:“吾心无鬼,鬼何以侵之,吾心无邪,邪何以扰之,吾心无魔,魔何以袭之。”
诸病皆由心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很多种病,已经攻克,
但有些病仍未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这也是祝由科流传几千年仍未灭绝的原因。
祝由治病的符咒
祝由医学中的符咒包括:
1、十类脏腑病症符咒:心病、小肠病、肺病、大肠病、肝病、胆病、肾病、膀胱病、脾病、胃病;
2、十类病因症符咒:热证、冷症、气虚、血虚、气滞、血瘀、湿症、痰症、风症、暑症;
3、二十七类综合病症符咒:头病、头痛、鼻病、耳病、耳聋、眼病、咽喉病、牙病、呕吐、咳嗽、心痛、治疗肚疼法、尿道炎、附件炎、大小便不通、治疗不孕、筋骨疼痛、骨质增生、水肿、手足疼、退烧、中风不语、中风后遗症、调理月经、治肿瘤、治附体法、收惊、感冒;
4、六类治病通用禁咒术:万病法、抓病法、收病法、治病咒、攻病咒、咒枣治百病
【历代医家注释】
孙思邈《千金翼方·禁经》
“是以医方千卷,未尽其性,故有汤药焉,有针灸焉,有禁咒焉,有符印焉,有导引焉,斯之五法,皆救急之术也。……且此书也,人间皆有,而其文零叠,不成卷轴,纵令有者,不过三章两章,既不精专,探其至赜,终为难备。斯之一法,体是神秘,详其辞采,不近人情,故不可得推而晓也。但按法施行,功效出于意表,不有所辑,将恐零落。今编为两卷,凡二十二篇,名曰《禁经》。”
禁经:《千金翼方》卷二十九、卷三十之《禁经》,多为道符秘咒,流于民间,行于方士,语虽荒诞,亦有可观。故北宋林亿等云:“《禁经》上下两卷,二十二篇,其间词语鄙野,盖出俗传。思邈切于救人,实录其文,不加删润。”作为古禁咒之术史料观之,尚有一定认识意义。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三云:“《千金翼方》三十卷,孙思邈撰《千金方》既成,恐其或遗也,又为此以翼之,亦自为序。其末兼及禁术,用之亦多验。”
杨上善《太素·知祝由》:“上古之时有疾,但以祝为去病所由,其病即已……有病以祝为由,移精变气去之,无假于针药也。”
王冰注:“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宋·林亿等《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祝由南方神’。”
张介宾《类经·论治类》:“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祝由,以祝禁祓除邪魅之为疠者。”
高士宗《素问直解》云:“祝由者,祝其病所由来,以告于神也。”
张志聪《素问集注》云:“对神之辞曰祝,'由’,从也。言通祝于神明,病从而可愈已。”
日人·丹波元简《灵枢识·卷五》:“吴鞠通曰……祝,告也。由,病之所从出也。……祝由,详告以病之所有来,使病人知之,而不敢再犯。又必细体变风变雅,曲察劳人思妇之隐情,婉言以开导之,庄严以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尔后可以奏效入神。”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祝由科论》:“祝由之法亦不过因其病情之所由,而宣意导气,以释疑而解惑……此亦必病之轻者,或有感应之理……近所传符咒之术,间有小效。”
对疾病需要健康咨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