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单位活动类新闻稿(实操拆解)

诗佳网

比如常见的写法:“6 月 15 日,XX 单位在 XX 村开展助农活动。单位 20 名员工参与,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

试着写成:“6 月 15 日,XX 单位组织 20 名员工赴 XX 村开展‘助农帮销’活动,针对当地农户‘农产品滞销’难题,通过直播带货、线下推广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助力农户增收。”

这样的叙述是不是,既包含了 “时间、地点、参与人”,又点出了活动的 “背景(滞销难题)” 和 “目的(助农增收)”,比简单罗列要素更有层次感,也让读者明白活动的意义。

二、再挖 “主体内容”,按活动类型抓亮点,避免 “流程堆砌”。

不同类型的活动,主体内容的侧重点完全不同。写之前要先想清楚 “活动的核心是‘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凝聚团队’还是‘推动业务’”,再针对性提炼亮点,不要把所有环节都写进去。

1. 公益服务类活动(如助农、扶贫、社区志愿服务),突出 “解决实际问题”,用 “需求 + 行动 + 效果” 串联

这类活动的核心是 “践行社会责任”,主体要写清 “服务对象有什么需求、我们做了哪些针对性行动、最终解决了什么问题”,不要只写 “我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

比如:

写 “行动” 时,要结合 “需求” 说清 “为什么这么做”。比如:“针对 XX 村农户‘不懂直播技巧、农产品没销路’的问题,活动团队分两组行动:一组由有直播经验的员工带队,手把手教农户搭建直播间、讲解产品卖点,当天协助农户开启 3 场直播;另一组走村入户,收集农户的蜂蜜、核桃等滞销农产品,打包后通过单位内部平台推广,当天就接到订单 56 笔。”

把 “行动” 和 “需求” 绑定,体现活动的 “针对性”,比单纯写 “直播 + 推广” 更有说服力。

写 “效果” 时,要用 “具体数据 + 服务对象反馈” 支撑。比如:“此次活动共帮助农户销售蜂蜜 200 公斤、核桃 300 公斤,增收 32 万元;农户王大叔说:‘以前这些东西只能在村里卖,现在通过直播能卖到外地,多亏了他们教我技巧。’活动还为村里留下了 3 套直播设备,后续将安排员工定期线上指导,确保帮销不‘断档’。”

数据能体现 “实效”,服务对象的反馈能增加 “温度”,避免活动显得 “走过场”。

2. 技能竞赛类活动(如公文写作、业务操作、应急演练),突出 “以赛促学”,用 “竞赛内容 + 能力提升 + 成果转化” 串联

这类活动的核心是 “提升员工专业能力”,主体要写清 “竞赛考什么(贴合工作需求)、员工有什么收获、竞赛成果如何用到实际工作中”,不要只写 “竞赛流程、获奖名单”。

比如:

写 “竞赛内容” 时,要关联 “实际工作痛点”。比如:“考虑到日常工作中‘公文格式不规范、材料逻辑不清晰’的问题,竞赛设置‘公文格式纠错’‘工作总结撰写’‘应急通知起草’三个环节,题目均来自单位以往工作中的真实案例 —— 比如‘纠错题’选取了 3 份存在格式错误的通知,‘写作题’要求根据某部门季度工作数据撰写总结,确保竞赛内容‘源于工作、服务工作’。”

把 “竞赛内容” 和 “工作痛点” 结合,体现 “以赛促学” 的初衷,比单纯写 “三个竞赛环节” 更有深度。

写 “成果转化” 时,要说明 “竞赛对后续工作的影响”。比如:“竞赛结束后,组委会整理了‘公文写作常见错误手册’,发放给全体员工;对获奖的优秀工作总结、应急通知,汇编成‘范文集’供大家参考。很多员工反馈:‘通过竞赛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以后写材料会更注意格式和逻辑。’下一步,单位还将把竞赛中的优秀选手聘为‘写作导师’,定期开展内部培训。”

写清 “竞赛后的动作”,体现活动 “不止于赛,更在于用”,避免竞赛 “考完就忘”。

3. 文化建设类活动(如团队拓展、节日庆祝、老员工座谈),突出 “凝聚团队”,用 “氛围 + 互动 + 情感共鸣” 串联

这类活动的核心是 “增强团队凝聚力”,主体要写清 “活动如何贴合员工需求、有哪些互动亮点、员工有什么情感反馈”,不要只写 “活动流程、现场照片”。

比如:

写 “互动亮点” 时,要捕捉 “体现团队协作的细节”。比如:“在‘团队拼图’环节,8 人一组拼一幅单位发展历程图,每组都有‘老员工 + 新员工’搭配 —— 老员工负责回忆单位早期的发展节点,新员工负责快速拼接,过程中大家不停交流:‘我刚入职时单位还在 XX 楼’‘这个项目我参与过’,原本不熟悉的同事慢慢熟络起来;在‘分享环节’,老员工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新员工谈入职感受,现场多次响起掌声。”

用 “具体互动场景” 代替 “大家积极参与”,让读者能感受到现场的 “氛围”,避免内容干巴巴。

写 “情感共鸣” 时,要引用 “员工的真实感受”。比如:“活动结束后,新员工小李说:‘以前觉得老员工距离远,今天听他们讲工作故事,才知道单位发展这么不容易,也更清楚自己该怎么干了。’老员工张姐说:‘和年轻人一起做游戏、聊想法,感觉自己也有了干劲。’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员工生活,更让‘老带新、新助老’的团队氛围更浓厚。”

员工的真实反馈能体现活动的 “情感价值”,比单纯写 “增强凝聚力” 更有感染力。

4. 业务推广类活动(如客户体验日、产品推介会、行业交流),突出 “推动业务发展”,用 “客户需求 + 互动 + 合作意向” 串联

这类活动的核心是 “链接客户、促进业务”,主体要写清 “客户关注什么、我们如何展示优势、活动达成了哪些合作意向”,不要只写 “我们展示了什么产品、来了多少客户”。

比如:

写 “互动” 时,要突出 “精准对接客户需求”。比如:“针对客户普遍关注的‘产品售后响应慢’问题,活动设置‘售后体验区’,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演示‘线上报修 — 工单分配 — 上门服务’的全流程,还邀请客户模拟‘报修’,体验‘30 分钟响应、24 小时上门’的服务标准;在‘交流环节’,客户提出‘希望增加产品定制功能’,业务团队当场记录,承诺 3 个工作日内给出方案。”

把 “互动” 和 “客户需求” 结合,体现 “以客户为中心”,比单纯写 “展示 + 交流” 更能体现业务价值。

写 “成果” 时,要写 “具体合作意向 + 后续计划”。比如:“此次活动共邀请 50 家客户参与,收集改进建议 15 条,其中 8 家客户表达了合作意向,3 家当场签订小额订单;活动结束后,业务部门已将客户建议分类整理,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下周将逐一回访客户,推动意向合作落地。”

具体的 “合作意向” 和 “后续计划”,能体现活动对 “业务推动” 的实际作用,避免活动显得 “只赚人气不赚实效”。

三、最后补 “细节 + 结尾”,让稿件更严谨、有站位。

活动新闻稿的细节容易被忽略,但恰恰是细节决定了稿件的 “真实感”;结尾则要关联单位大局,避免 “活动结束就收尾”。

①.参与人员表述要准确:不要写 “单位员工参与”,要写 “单位 20 名青年员工参与”“单位业务骨干 + 技术人员共 15 人参与”,如果有外部人员(如客户、合作单位),要注明 “邀请 XX 客户代表、XX 合作单位人员参会”。

②.活动背景要简要交代:如果活动是 “年度常规活动” 或 “响应上级号召”,可以在导语或主体开头提一句,比如 “作为单位‘年度公益行动’的第一站”“为响应‘技能提升年’部署”,让活动更有 “合理性”。

③.避免 “模糊表述”:不要写 “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大家一致好评”,要用数据、反馈、具体成果代替,比如 “增收 32 万元”“收集建议 15 条”“8 家客户表达合作意向”。

结尾不用太长,要点出 “活动对单位工作的长远意义”,把活动和单位的 “社会责任、能力建设、业务发展” 等目标结合起来,比如:

公益类结尾:“此次助农活动是单位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下一步将建立‘定点助农’机制,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帮扶,既帮农户解决实际难题,也让员工在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技能类结尾:“通过此次竞赛,不仅提升了员工的公文写作能力,更梳理出一批可复用的工作成果,为后续提升单位文字工作质量打下基础,助力‘高效办公’目标落地。”

文化类结尾:“此次活动进一步拉近了新老员工的距离,营造了‘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团队氛围,为单位后续开展各项工作凝聚了人心力量。”

业务类结尾:“客户体验日活动搭建了‘面对面沟通’的平台,既收集了改进建议,也巩固了客户关系,为单位下半年业务拓展打开了良好局面。”

结尾要 “小活动关联大目标”,体现活动不是 “孤立的事件”,而是服务于单位整体工作的 “重要一环”,让稿件更有站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