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政变后,81岁的武则天躺在病床上,是如何设计为自己复仇的?

诗佳网

690年10月16日,武则天登基称帝,建立了武周王朝。

神龙政变后,81岁的武则天躺在病床上,是如何设计为自己复仇的?

为了这一天,武则天等待了七年,期间她干了很多天怒人怨的事情,比如她连续废掉二帝,即儿子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又比如,她重用酷吏弹压百官,制造了无数冤狱,以此来提高自身权威;再比如,她对唐朝宗室展开屠杀,以此来扫清障碍,为自己称帝铺路。

当然了,武则天的娘家人,诸如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则被她无脑重用,都成为朝堂重臣。

武则天的野心很大,她不单单要自己称帝,还要建立一个武氏代代相传的王朝。

武则天称帝之后,首先将李旦降为皇太子,并为其改名为武轮,然后对武氏一族进行分封,她的侄子和侄孙被封王者达十几人,其中武承嗣被封为魏王,武三思被封为梁王。

在做完这两件事之后,武则天将武氏族人和李氏族人召集在一起发誓,要求两家人和睦共处,众人都表面答应,却各自暗怀鬼胎。

武则天最开始是打算传位给李显或者李旦,只要让继位之君改姓为武,也可保武氏江山永固。

但是,武则天的这个想法,却遭到了武氏一族的强烈反对,武承嗣和武三思为了争夺储君,对李旦进行了持续迫害,导致李旦引起了武则天猜忌。

697年,酷吏来俊臣揣摩武则天的心思,认为武则天会传位给武氏,便上告诬陷李旦、李显和太平公主打算联合南北衙禁军谋反。

要说这来俊臣也是利令智昏,竟然打算一口气干掉武则天仅剩的三个孩子,武则天当然不干了。

神龙政变后,81岁的武则天躺在病床上,是如何设计为自己复仇的?

李旦三兄妹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联合武氏诸王发起反击,反告来俊臣“赃贿如山,冤魂塞路”,武则天便顺势将来俊臣杀掉。

按理说,武氏诸王巴不得李氏三兄妹早点死,那他们为何要帮助三人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来俊臣这个人太危险,此人专门给武则天干脏活累活,他今天能干掉李氏三兄妹,明日就能推翻武氏诸王,所以必须先除掉他,再谋划夺取皇位。

这件事之后,李氏和武氏进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但并未持续太久。

698年,武则天见自己逐渐年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便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究竟是选择儿子还是侄子,她拿不定主意。

武则天的两儿子,李显软弱无能,早就被她废为庐陵王,关押在房县;李旦虽然是皇太子,却是个没有主见之人,也不值得托付。

儿子无用,侄子也不那么省心,武承嗣和武三思才能不足,成天只知道耀武扬威,依仗武则天的势力大肆铲除异己,武则天都看不下去了。

不过,鉴于武氏一族的特殊地位,武承嗣和武三思相较于李旦和李显,优势要更明显,操作的空间也更大。

在得知武则天打算立嗣之后,武承嗣和武三思开始加紧活动,他们极力巴结武则天身边的男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让二人为自己说好话。

每次见武则天的时候,武承嗣、武三思也都不放过吹风的机会,他们常对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

说多了,武则天便有些心动了,便偏向于立侄子为皇嗣,出于负责任的态度,她打算找宰相狄仁杰商量一下,听听狄仁杰怎么说。

狄仁杰虽然对武则天忠心耿耿,是武则天身边少数几个被当做朋友看待的大臣,但他骨子里是支持立李氏的。

神龙政变后,81岁的武则天躺在病床上,是如何设计为自己复仇的?

狄仁杰入宫之后,武则天很直接问他应该立子还是立侄,他思索片刻之后回答说:

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这句话前半段都是大道理,武则天根本听不进去,但后半段却直击她的心灵:如果立子,自己就可以配享太庙,享受千秋万代供奉;如果立侄,自古以来哪有将姑姑立在自家太庙的先例?

如果死后不能立于太庙,享受子孙万代的祭拜和敬仰,从而将一世英名流传后世,那自己一生的心血不就白费了吗?

听了狄仁杰的话,武则天又开始倾向于立子,为此他又征求了一些大臣的意见,同时派人到民间访查民情,得知百姓依然支持李氏,她叹息一声之后,打算将李显接回来。

这年年底,武则下诏征兵,起初没人报名,有人造谣说李显被派去视察,百姓们信以为真,纷纷跑去报名,人多到站满了山头。

这件事被武则天知道了,她这才充分意识到李唐才是众望所归,自己如果传位于武氏,武氏也不会坐稳江山。

不久,武则天就派人将李显秘密接回京城,几个月后废掉李旦的太子之位,改立李显为太子。

神龙政变后,81岁的武则天躺在病床上,是如何设计为自己复仇的?

至此,武则天彻底解决了继承人问题,为此她感到志得意满,开始沉迷于享乐,与男宠们日夜厮守。

李显虽然被立为太子,但一点安全感都没有,为此他干了一件事,他将女儿永泰公主嫁给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将幼女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他试图通过与武氏联姻的方式,来稳固自身地位。

李显的这个做法很聪明,效果也很好,不但武则天感到满意,武承嗣和武三思也认为,自己既然当不成皇帝,如果能永葆荣华富贵,也是可以接受了,因此与李显越走越近,李氏与武氏的关系再次亲近起来。

就在局势朝着好的一面发展的时候,却出现了岔子。

原来,武则天老病缠身,无暇顾及朝堂,二张趁机把持朝政,为了稳固自身权势,二人表示可以帮武三思夺取皇位。

为此,二张不断给武则天吹枕边风,影响武则天对继承人问题的判断,并伺机陷害宰相魏元忠等支持李氏的忠臣,导致朝堂出现混乱。

在二张的挑唆下,武则天与李显的母子关系明显趋于紧张,她开始考虑废掉李显,改立武三思为皇太子。

对于武则天晚年发生的这一切,宰相张柬之深感担忧,他决定做点什么,以此来确保武氏还政于李氏不被动摇。

张柬之是狄仁杰举荐的,与狄仁杰一样,他也期盼着有一天李唐江山能够恢复。

705年,武则天病笃,躺在床上无法起身,只有二张侍奉在侧,张柬之看到了机会,便联合另一宰相崔玄暐,以及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禁军统领李多祚等人,以二张企图叛乱为由发动政变,史称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后,81岁的武则天躺在病床上,是如何设计为自己复仇的?

政变发生后,张柬之等人率军攻入皇宫,他没有先去找武则天逼宫,而是去迎接李显,让李显也参与政变。

毕竟,如果这件事得不到李显的同意,政变将会不合法,未来李显即便继位,也可能清算参与政变之人。

张柬之找到李显后,李显竟然拒绝,不是他不想早点当皇帝,而是他对武则天还有感情,且他性格羸弱,担心失败后自己将处境不妙。

为了说服李显,张柬之让李显的妹夫王同皎前去劝说,王同皎告诉李显,如果现在不通过政变登上皇位,那么李唐将永无恢复之日,他还说现在外面大批将士都等着,暗示李显必须这么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李显无奈之下只得同意参加政变,但前提是不能伤及武则天一根毫毛,他可不想担负弑母恶名。

凶竖诚当夷灭,然上体不安,得无惊怛!诸公更为后图。

众人见李显态度缓和,认为事情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便同意不伤害武则天,张柬之甚至表示他本就没打算伤害武则天,只是想要清君侧,扶持李显复位而已。

其他人也都以为武则天老态龙钟,神志不清,不足为患,实际上他们太小看武则天了,他们没有杀掉武则天,为自己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在张柬之的带领下,众人来到武则天寝宫,首先在走廊里将张易之、张昌宗斩杀。

神龙政变后,81岁的武则天躺在病床上,是如何设计为自己复仇的?

武则天不愧是一代帝王,遇到事情一点也不慌,而是大声叱喝说,“谁在作乱?”

张柬之则回答说,“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已经将其斩杀,贸然在皇宫举兵,惊动了天子,罪该万死!”

武则天不答话,只是憋了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李显,当即对其进行了一番斥责,李显低着头不敢说话。

紧接着,武则天又将自己一手提拔的李义府之子李湛、崔玄暐等人训斥了一顿,众人也都不敢说话。

武则天见事已至此,无力回天,便于第二天一大早下旨由李显监国,七日后下诏禅位,李显则即皇帝位,这是他第二次当皇帝。

武则天虽然退位,但她好歹是皇帝的母亲,加之李显对她感情很深,所以并没有为难她。

恰恰相反,为了显示自己的孝道,李显不但安排武则天住在上阳宫,登基典礼完毕后还亲率百官去慰问,并宣布今后每十天去向武则天请安一次。

这还没完,李显还给武则天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承认了武则天帝位的合法性,给予了武则天充分的尊重。

武则天本以为自己的日子将不好过,哪知道李显还是重感情的,就感到很欣慰,也萌生了向张柬之等人复仇的想法。

此后,武则天一方面在上阳宫养病,另一方面密切关注朝局的变化。

神龙政变后,81岁的武则天躺在病床上,是如何设计为自己复仇的?

张柬之作为政变的首要功臣,李显继位后将其封为宰相之首,权势熏天。

有一次,敬晖和桓彦范对张柬之说,“我们应该趁机诛杀武三思等人,以此来稳固江山社稷”,张柬之却回答说,“我留下武氏一族,就是为了让陛下除掉他们,以此来给自己立威!”

张柬之妇人之仁,李显也不是个有大主意的人,武三思等人迫害了那么多李唐皇族,他却忘得一干二净,只是下诏不让武三思等人参政,并未做进一步处罚。

李显之所以如此,有学者认为,并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只因一个女人的存在,即韦皇后。

韦皇后是李显的发妻,李显遭难的时候,她不离不弃,陪伴李显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因此得到了李显的格外宠爱。

李显继位后,韦皇后与女儿安乐公主成为朝中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而依附于二人的上官婉儿又被封为昭容,负责起草诏命,从而加强了二人的权势。

武三思作为韦皇后的亲家,得到了韦皇后的庇护,在韦皇后的影响下,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一族得以保全,虽然权势不如以往,但好歹留下了火种。

武则天岁卧病在床,但对朝局洞若观火,很快她就开始了一番谋划。

据记载,武则天退位前,虽然八十多岁了,但很懂得保养和化妆,即便子孙在侧,也不显得她很苍老。

善自粉饰,虽子孙在侧,不觉其衰老。

有一次,李显去探望武则天,武则天故意不梳妆打扮,看起来面容憔悴,似乎病入膏肓,一下子就激起了李显的孝心,连忙追问,“母亲为何突然变得如此苍老?”

神龙政变后,81岁的武则天躺在病床上,是如何设计为自己复仇的?

武则天便哭着回答李显说,“我把你从房陵接回来,就是要把皇位传给你,现在五贼(指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贪功,才造成了我现在的凄惨!”

李显听完,当即哭得稀里哗啦,然后跪在地上不停磕头。

太后泣曰:“我自房陵迎汝来,固以天下授汝矣,而五贼贪功,惊我至此。”上悲泣不自胜,伏地拜谢死罪。由是三思等得入其谋。

武则天这番话十分精妙,虽然只有短短几十个字,对李显的影响却很大:

首先,武则天强调她本就打算传位给李显,而不是武三思或者其他武家人,有没有政变都不影响结果,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政变的合法性;

其次,武则天将政变的责任安在“五贼”头上,只字不提李显,让李显感到愧疚的同时,撇清了李显与政变的关系,从而维护了母子之间的感情;

再次,武则天通过卖惨的方式发起亲情攻势,彻底改变了李显对自己的看法,无形之中保全了武氏一族,还为武三思等人的重新崛起埋下伏笔。

在这一次对话之后,李显对张柬之等人及武三思的态度出现了明显变化,这一变化被武三思及时捕获,张柬之则毫无察觉。

先说武三思,自从李显继位后,他就赋闲在家,不过他并没有摆烂,而是与韦皇后勾搭在一起,借助韦皇后的势力,得以参与一些决策。

张柬之见状,这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便多次劝说李显杀掉武三思,李显却以武三思是安乐公主的亲家为由拒绝。

神龙政变后,81岁的武则天躺在病床上,是如何设计为自己复仇的?

不仅如此,李显还逐渐恢复了武三思的权势,武氏一族的许多人也都恢复了官职,他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借武氏之手铲除张柬之等五人,一来为武则天复仇,二来收回权势,以稳固皇权。

武三思与李显的关系有多好?

据记载,李显时常召武三思入宫参加宴会,武三思喝醉酒后常常在宴会上与韦皇后嬉戏打闹、对饮亲狎,就跟情侣似的,他却毫不在意。

曾经的敌人,现在却好得跟亲兄弟一样,这跟武则天的谋划关系很大,正是她的巧妙话语,打开了李显的心结,让李显重新审视武氏一族,也对张柬之等五人则出现了态度转变。

不过,武则天也知道,如果只是这样,还不足以让为自己复仇,所以她决定放个大招。

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去世,临终前留下遗诏,主要有三点:第一,去掉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第二,赦免王皇后、萧淑妃及被褚遂良等被冤杀大臣的亲族;第三,以皇后身份与李治合葬。

这是武则天的自我否定和拨乱反正,对于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来说,很是难得。

武则天这么做,其实就是故意做给给李显看的,再次表达了把江山还给李氏的决心,并尽最大可能挽回了个人和武氏一族的名声,同时暗示李显,自己是死了,害自己的人该怎么办?

李显明显感受到了武则天的暗示,不但为武则天举行了隆重葬礼,还不顾群臣反对,让武则天与李治合葬。

神龙政变后,81岁的武则天躺在病床上,是如何设计为自己复仇的?

武则天死后,李显对武氏一族更加亲近,在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支持下,武三思也开始了反击。

武三思的第一个目标,是参与政变的王同皎,他与韦皇后诬陷王同皎想要“谋杀武三思后,将拥兵至皇宫,废黜皇后”,李显爱妻心切,便将王同皎诛杀。

这只不过是武三思的一次试探,通过这一事件,他知道李显厌恶参与政变之人,便决定向张柬之等五人发起全面进攻。

有一次,武三思对李显说,“张柬之等人仗着拥立之功,把持朝政,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不如把他们都封为郡王,顺势剥夺他们的权势!”

李显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很快就封张柬之等五人为王,史称“五王”,并顺势剥夺五人的宰相职权,由武三思等人接替。

张柬之当然知道这是武三思的阴谋了,就很后悔没有杀掉武三思,便打算发起反击。

不过,还没等张柬之等人缓过神,武三思就又开始搞事情了,在他的建议下,李显下诏让“五王”到地方任职,去的都是最偏僻、最荒凉的地方。

“五王”无可奈何,只得启程上任,不久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就被李显派人杀掉,张柬之和崔玄暐则忧愤而死。

至此,武则天大仇得报,整个过程中她一个字都没说要李显和武三思为她报仇,却句句都在暗示复仇。

如果武则天直接提出要李显为她复仇,李显对她的看法可能不同,所以她选择打感情牌,成功激起了李显的复仇之心,最终达到了目的。

神龙政变后,81岁的武则天躺在病床上,是如何设计为自己复仇的?

不得不说,武则天实在高明,都已经老病等死了,还能算计权势熏天的张柬之等人,可见她非常有智慧和权谋

更难能可贵的是,武则天还挽救了武氏一族,武三思在铲除“五王”之后,成为最具权势的宰相,即便他后来被太子李重俊杀死,武家也未就此落寞,一直到唐宪宗时期,依然可以看到武氏一族活跃于朝堂的身影。

可以说,武氏一族的命运,与武则天选择归还江山于李唐关系莫大,也跟她临死前的一番筹划分不开,武氏因她而兴起,却没有因她而覆灭,仅此一点,她就比吕后厉害得多。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