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走千村入万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主题宣讲活动启动

诗佳网

鲁网6月13日讯(记者 谢学刚) 为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在基层一线走深走实,持续打响“习语润儒乡”宣讲品牌,引领全市上下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要求、走好新时代基层宣讲群众路线,更好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6月13日,济宁市“走千村入万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主题宣讲活动在汶上县启动。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冰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曹广主持启动仪式,省委讲师团四级调研员刘波、省委讲师团一级主任科员董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征、市委讲师团副团长时晓杰参加启动仪式并为“走千村入万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各宣讲队伍授旗。

济宁市“走千村入万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主题宣讲活动启动

董冰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论宣讲工作,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亲力亲为,既要做实干家,又要做宣传家,带头宣讲”,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理论宣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济宁市坚持以“习语润儒乡”宣讲品牌为牵引,以“品牌打造、队伍建设、活动创新、阵地拓展”四项工作为抓手,构建了“覆盖范围广、呈现方式新、受众规模大、反响效果好”的立体化宣讲工作体系,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济宁市“走千村入万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主题宣讲活动启动

董冰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将基层理论宣讲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纳入重要日程,摆在重要位置,紧紧抓在手上、记在心上、扛在肩上,以实际行动推动“走千村入万户”主题宣讲活动走深、走心、走实。要结合工作实际、行业特点,建强用好各级各类宣讲队伍,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面对面的差异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精神、党的创新理论和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制造强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两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乡共同富裕等内容,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和需求组织宣讲团成员认真备课、吃透精神、把握要点,做到讲准、讲深、讲透,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中增强宣讲的引领力、影响力。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济宁学习平台“两中心一平台”作用,把宣讲融入到农技传授、文化演出、移风易俗等活动中,更加生动灵活地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拓展线上宣讲空间,利用好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依托“云上讲堂”“网红打卡地”“系列融媒产品”等活动载体,通过开展网络直播、短视频普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渠道展示宣讲成果成效,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送到老百姓“指尖”“心间”。要瞄准不同群体的理论需求,发布宣讲主题,打造百姓“点单”、部门“派单”、宣讲团“接单”、群众“评单”的“菜单式”精准理论普及新模式。要通过山东快书、情景剧、渔鼓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小剧”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惠企政策等融入到文艺节目当中,让基层群众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用得好。要办好全市百姓宣讲大赛,组建百姓宣讲团,在全市开展巡回宣讲,用百姓话讲百姓事,用群众视角讲活讲好济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汶上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强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汶上县创新理论武装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汶上县委、县政府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心铸魂、聚力赋能,连续获评全省理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县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通俗化,组建“走千村入万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宣讲团,充实完善“劳模工匠宣讲团”等8支宣讲队伍,打通理论掌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全民阅读 书香汶上”文化大集活动,推出“弘扬好家风 共建和美新汶上”演讲比赛等7项特色活动,为城乡居民带来精彩理论和文化盛宴。擦亮“习语润儒乡·汶水习声”基层宣讲品牌,“乡土讲师团”“舞前十分钟·百姓话场”等案例入选《基层宣讲100法》、省委讲师团《宣讲时间》《汶上党史一百年》《听,雷锋的故事》等视听精品登上“学习强国”全国平台,打造省级创新理论宣讲基地1个、市级5个,获评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基层和一线在宣讲中“挑大梁”“唱主角”,宣讲成效出“彩”更出“圈”。启动仪式后,部分市级宣讲专家库成员优秀代表开展了示范宣讲,宣讲员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理论工作者,有机关干部,有党支部书记,有人民教师,他们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作风建设、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济宁“运河之都”称号的由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以及和谐社区的邻里情深等,用平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为现场观众讲述了一个个个人经历或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坚持用“乡音”传递“党音”,深入研磨“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以“本土味”解析“大道理”,把官方文件语言、学术深奥理论等变成了老百姓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做到了理论宣讲贴近实际、鲜活生动,真正确保了群众愿意来、听得懂、易“消化”、促行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