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广袤版图中,造纸行业是一个年营收高达1.46万亿元的巨擘,却也是一个深陷“增产不增收”怪圈的典型样本。
根据中国造纸协会报告,2024年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71%,亏损面达26.21%,资产负债率高企。头部企业利润微薄,中小工厂在亏损边缘挣扎,这已成为过去七年行业最真实的内卷写照。
“这个行业已经快七年不怎么赚钱了,其实不是我们主动去卷,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被迫卷入其中的。”一位头部造纸企业高管的感慨,道出了全行业的困惑与无奈。
然而,困局之下,以山鹰国际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并未选择躺平,而是通过全球原料布局、技术改造与客户升级,探索一条穿越周期、破除内卷的道路。
其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总收入67.66亿元,同比上升1.45%,归母净利润3281.45万元,成功扭亏为盈。这在内卷严重的造纸行业中,堪称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内卷,一场“非自愿”的生存竞争。
造纸行业的内卷,并非简单的价格战,而是多重因素交织形成的复杂困局。
2017-2018年行业高光时期的高利润,吸引大量资本涌入,中小造纸项目纷纷上马,导致产能短期内急剧膨胀,埋下过度竞争隐患。
中国约50%的造纸原料依赖进口。2018年起,性价比极高的进口再生纸(“外废”)渠道被关闭,企业被迫转向高价进口木浆或质量参差不齐的国内废纸,导致成本大幅飙升。
与此同时,东南亚、印度等竞争对手仍可使用全球再生纸资源,其低价成品纸倾销至中国,进一步挤压国内企业生存空间。某行业高管坦言:“我们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工艺,因为原材料的性价比问题,做不了最高端的产品,只能被迫降维,跟那些做中低端纸的中小厂去竞争。”
行业真实开工率估计在70%~75%,但开工并不等于盈利。许多小厂因“亏现金流”而停机,而头部企业如山鹰国际虽能维持运转,但利润空间被压缩到极致。
2024年,山鹰曾主动停产以保证现金流,开工率一度降至85%~90%,正是行业艰难处境的缩影。
破局之道从“卷价格”到“卷技术、卷服务”。
面对困境,行业头部企业开始从竞争走向“竞合”,寻求集体理性破局。山鹰国际则通过内外兼修,走出一条独特的价值重塑之路。
山鹰国际不遗余力在全球布局原材料市场,努力锁定资源,降低成本波动影响。尽管相比拥有国内木浆生产线的玖龙、理文,山鹰在木浆产能上存在短板,但其坚持再生循环原材料布局,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趋势。
在生产环节,公司大力投入科技研发,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将每个环节的生产成本压到极限。2025年,其开工率快速回升至95%以上,接近满产水平,体现了卓越的运营效率。
智能化升级设立智源基金,打造标杆智能工厂。山鹰国际发起设立智源基金,与云印技术、质子科技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为造纸和包装行业提供工业具身整体解决方案。
联合研发的无人驾驶叉车已在部分工厂落地,未来将推动解决方案在多种包装场景的商业化应用。这不仅提升生产效率,更标志着山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跃迁。
山鹰国际深刻认识到,低水平价格战没有出路,破局之道在于向上走。公司开启清晰的产品升级和服务升级之路,大举进入设计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包装领域,成功敲开宜家、百事、微软等国际顶级品牌的大门。
从提供标准化原纸,转变为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覆盖设计、供应链响应、社会责任等全方位需求。
通过服务高端客户,倒逼自身能力提升,实现从制造商到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核心能力重塑。
正如山鹰国际高管所言:“我们也要卷,但要卷服务,卷技术,这才是突破价格内卷的另一条路。”这种被“逼”出来的成长,虽然痛苦,但却是最扎实、最可持续的。
财报透视扭亏为盈与战略转型初显成效。
山鹰国际2025年一季报的扭亏为盈,是其战略转型初显成效的财务印证。营收增长1.45%至67.66亿元,表明市场需求的稳步恢复和公司市场地位的巩固。
归母净利润3281.45万元,扭转2024年亏损状态,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运营效率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方面的努力已开始收获成效。
开工率快速回升至95%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了其强大的订单获取能力和生产管理效率。
尽管短期业绩改善可喜,但公司仍面临原材料成本波动、行业产能过剩等挑战。然而,山鹰国际的战略方向清晰且坚定,其全球原料布局、智能化投入和客户升级的长期价值,有望在未来持续释放。
山鹰国际创始人曾表示:“行业的困境需要用长期的战略定力去破解,我们选择难而正确的路,通过科技与服务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份信心,源于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对自身转型路径的坚定执行。
系统破解内卷需多方合力。
造纸行业的内卷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破解也需系统工程。推动落后产能(如:纸机幅宽4.6米以下设备)有序退出,优化产业结构。
稳定市场预期,避免非理性竞争,引领行业走向价值竞争。必须坚定走自我革新和价值升级之路,从依赖传统红利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提升。
山鹰国际的探索表明,穿越周期的唯一路径不是等待春天,而是主动创造春天。其从“卷价格”到“卷技术、卷服务”的转型,为深陷内卷的同行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本。
在价值重塑中主动创造春天。
山鹰国际的扭亏为盈,不仅是财务数据的改善,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的阶段性胜利。它证明,在产能过剩、原料困局的重压下,造纸企业依然可以通过全球布局、智能化升级和价值链攀升,突破内卷重围。
这条路虽然艰难,但走通了就是长期稳定的道路。山鹰国际通过服务宜家、百事、微软等高端客户,提升了自身能力,也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好的客户会“逼”你变得更好,这种被“逼”出来的成长,虽然痛苦,但却是最扎实、最可持续的。
当前,行业正在积极推动将海外优质再生纸浆纳入原料名录,以期从根本上降低成本,重塑竞争力。这将为山鹰国际等坚持再生循环布局的企业带来长期利好。
从被迫卷入价格战,到主动选择“卷技术、卷服务”。从依赖传统红利,到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提升创造新优势。山鹰国际的破局之旅,无疑为中国造纸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内卷困境,提供了一个充满希望的解题思路。
在价值回归的时代,唯有主动创造价值者,方能赢得未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