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丽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云和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的“童话云和 逐梦山海”新闻发布会在云和召开,介绍山海协作工作,携手做好“共创共享、合作共赢”文章,让“瓯江蛟龙”游出云和,游进东海。
山有所“呼”,海有所“应”。多年来,云县委、县政府与北仑区、嘉兴港区、吴兴区三个结对地区坚定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从“输血增力”到“造血强本”,从“经验复制”到“实践创新”,从“要素倾注”到“资源互通”,携手做好“共创共享、合作共赢”这篇大文章,扎实推进多层次、宽领域结对帮扶,社会经济发展持续提升。三个结对地区累计已经向云和提供各类援建资金3.5亿元,实施协作项目170余个。
一是产业合作蓬勃发展。木制玩具业是云和的特色产业。北仑秉承“木玩+”核心发展理念,紧紧抓住这一优势传统产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2014年宁波怡人玩具有限公司到云和投资9000万元,用于建设制造和物流基地,助力云和打造百亿木玩产业;2017年,北仑区与云和县开始共建生态文旅文化产业园,先后推动木玩智创空间、木制玩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木玩展示体验馆等24个投资项目;吴兴与云和围绕“童装+童玩”开展产业抱团发展,云和在吴兴织里的中国童装城建成了一千余平方的木玩展销中心;双方合作的“共富产业园”产业平台,木玩电商直播产业带等项目也均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二是“飞地”建设迅速起飞。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云和县与三个结对地先后成立合资公司,建成三块“消薄飞地”,通过购买厂房、招引企业、租金反哺的方式,惠及云和71个村集体,截至去年底累计收益5200余万元。同时,云和县和北仑区政府积极谋划“产业飞地”,在全省率先签订《共建产业飞地框架协议》,“产业飞地”规划面积1500亩,项目一期153.6亩的“北云飞创现代产业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有13家企业入驻,“产业飞地”二期、三期项目今年将全面启动。
三是公共服务结出硕果。结对以来,北仑和吴兴立足“云和所需、自身所能”,实施“山海协作伙伴成长计划”,每年围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2011至今,北仑与云和积极推动教共体、医共体建设,实现教育和医疗优质资源共享,北仑累计选派教师8批次43人赴云和24所学校开展结对;先后派遣四名骨干医师赴云和帮扶。结对地区在民生领域持续不断地优质资源注入,让山海协作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
四是援建项目全面开花。仅2018年以来,三地对云和的援建项目就达73个,援建资金3553万元,不间断的援建工作结成了今天的累累硕果。援建项目张人亚党章学堂已经成为红色旅游的热门;白龙山街道大坪社区盆景产业园项目,带动增收群众400多人;新岭村打造“桃花”经济流量IP,每年可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乡村振兴示范点长汀村完成了从“留不住人”的空壳村到“山里看海”的网红村的华丽蝶变…一批批援建项目顺利建成,持续不断地为助力云和发展注入活力。
五是文旅合作精彩纷呈。2020和2021年,云和县船帮文化艺术节暨“山海协作”瓯江龙舟邀请赛在紧水滩镇石浦村隆重举行,北仑区每年都派出龙舟队积极参与挑战赛;2020年我县与北仑区共同举办了“挑战云端高山·欣赏梯田美景”山海协作自行车赛;崇头镇黄家畲村是云和吴兴共建的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每年夏季,崇头镇都会举办“吴兴-云和山海协作”纳凉节。
为进一步加强云和与结对地区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山海协作工作深入开展,弘扬和传承瓯江蛟龙非遗文化,云和县精心谋划、全面布局,决定于2024年7月6日,在北仑梅山湾沙滩公园举行“云北协作·山海共融”蛟龙入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届时将举行蛟龙入海仪式,当晚19时还将举行“蛟龙入海”夜间巡游活动,上演“烟花秀 ”,实现瓯江蛟龙非遗文化和梅山湾旅游资源的碰撞和融合,共同打造全省“山海协作”共同富裕的“云北”样板。
瓯江蛟龙在云和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瓯江船帮文化和云和板龙文化的结合,是以龙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民间活动。活动包含了蛟龙制作、民间吹打、民间舞龙、瓯江帆船、传统祭祀等内容,是“龙”精神和“水”文化的融合,是体现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民间盛会。这几年,云和县在云和湖先后举办了六届瓯江蛟龙非遗展示活动,“瓯江蛟龙节”成功入选“浙江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