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山火,含芙蓉心的词句?
桃柳谿空在,芙蓉客暂依。——出自唐·李德裕《汉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
2、蒹葭得波浪,芙蓉红岸湿。——出自唐·孟郊《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
3、湖边草木新着霜,芙蓉晚菊争煌煌。——出自宋·苏轼《陪欧阳公燕西湖》
4、扬柳读书堂,芙蓉采菱桨。——出自元·杨维桢《送客洞庭西》
5、江南一曲罢伶伦,芙蓉水殿春风起。——出自唐·陈陶《小笛弄》
6、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出自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7、棠棣并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边郛。——出自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
8、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9、蟪蛄切切风骚骚,芙蓉喷香蟾蜍高。——出自唐·贯休《夜夜曲》
10、湘上野烟轻,芙蓉落晚晴。——出自清·谭嗣同《桂花五律》
11、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出自宋·朱敦儒《望江南》
12、国庆逢秋节,芙蓉映桂花。——出自现代·老舍《赠湖南博物馆》
13、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出自唐·刘方平《相和歌辞·栖乌曲二首》
14、杨柳青云合,芙蓉锦幛开。——出自元·王冕《舟中杂纪 其三》
15、曾识云仙至小时,芙蓉头上绾青丝。——出自唐·李涉《遇湖州妓宋态宜二首》
16、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出自唐·皮日休《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声》
17、鳷鹊观前明月度,芙蓉阙下绛河流。——出自唐·钱起《长信怨》
18、秋雨无情不惜花,芙蓉一一惊香倒。——出自唐·庄南杰《伤歌行》
19、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出自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20、不似江南恶风浪,芙蓉池在卧床前。——出自唐·白居易《看采莲》
21、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出自唐·杜甫《秋兴八首》
22、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出自现代·毛泽东《七律·答友人》
23、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出自唐·李端《赠郭驸马》
24、谢安风流过王导,芙蓉王公窃其表。——出自宋·敖陶孙《谒卫参政》
25、西风静夜吹莲塘,芙蓉破红金粉香。——出自唐·李群玉《醒起独酌怀友》
26、高阁入云中,芙蓉满清池。——出自唐·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27、画舸双艚锦为缆,芙蓉花发莲叶暗。——出自唐·刘方平《相和歌辞·栖乌曲二首》
28、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出自唐·罗隐《牡丹花》
29、橘柚植寒陵,芙蓉蒂修坂。——出自唐·储光羲《秋次霸亭寄申大》
30、芦花雪老菰米秋,芙蓉露下天悠悠。——出自宋·艾性夫《题危见心所藏陈常庵水月障及松鹤芦雁各一首》
31、错陈齐玫辟华园,芙蓉披猖塞鲜繁。——出自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32、岚翠湿衣松接院,芙蓉薰面寺临湖。——出自唐·齐己《寄湘中诸友》
33、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迟。——出自南北·谢灵运《游南亭》
34、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出自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35、珊瑚香点胭脂雪,芙蓉帐压春云热。——出自南宋·文天祥《古乐府》
36、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出自唐·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37、鹦鹉能言鸟,芙蓉巧笑花。——出自唐·芮挺章《江南弄》
3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出自唐·王昌龄《采莲曲》
39、锦绣堆中卧初起,芙蓉面上粉犹残。——出自唐·施肩吾《冬词》
40、豆蔻枝头双蛱蝶,芙蓉花下两鸳鸯。——出自宋·张孝祥《浣溪沙》
41、杨柳春融青雾拥,芙蓉秋霁锦帆开。——出自元·王冕《金水河》
42、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出自唐·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
43、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
44、南国佳人字玉儿,芙蓉双脸远山眉。——出自唐·徐铉《梦游三首》
45、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出自唐·白居易《简简吟》
46、杨柳依归棹,芙蓉栖旧山。——出自唐·钱起《送陈供奉恩敕放归觐省》
47、流苏持作帐,芙蓉持作梁。——出自唐·温庭筠《相和歌辞·江南曲》
48、大士宅里宿,芙蓉龛畔游。——出自唐·贯休《别东林僧》
49、宋玉含凄梦亦惊,芙蓉山响一猿声。——出自唐·许浑《早秋韶阳夜雨》
50、后日相思渺何许,芙蓉开老石家城。——出自近代·弘一《帘衣》
51、越女歌长君且听,芙蓉香满水边城。——出自唐·孟迟《吴故宫》
52、鸣机札札停金梭,芙蓉澹荡生池波。——出自唐·温庭筠《七夕》
53、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出自唐·白居易《牡丹芳》
54、杨柳江湖晚,芙蓉岛屿深。——出自唐·齐己《寄谢高先辈见寄二首》
55、杨柳路尽处,芙蓉湖上头。——出自唐·李商隐《代赠》
56、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出自唐·刘方平《代宛转歌二首》
57、鶗鴂声中寒食雨,芙蓉花外夕阳楼。——出自唐·赵嘏《二》
58、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出自唐·李煜《感怀》
59、八月白露浓,芙蓉抱香死。——出自唐·李群玉《伤思》
60、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出自唐·杜甫《曲江对雨》
61、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出自魏晋·佚名《青阳渡》
62、严霜被琼树,芙蓉凋素质。——出自清·吴伟业《清凉山赞佛诗 四首》
63、一言悟得生死海,芙蓉吐出琉璃心。——出自唐·徐仲雅《赠齐己》
64、菡萏香浮几案上,芙蓉月落吟窗里。——出自宋·吴泳《满江红》
65、茉莉避席方夏阑,芙蓉弹冠已秋晚。——出自宋·白玉蟾《题诸葛绣香园》
66、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出自唐·曹邺《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
67、唱到白蘋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出自唐·薛涛《酬杜舍人》
68、姑射山中符圣寿,芙蓉阙下降神车。——出自唐·刘庭琦《奉和圣制瑞雪篇》
69、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出自唐·李贺《月漉漉篇》
70、畏天之命复行行,芙蓉为衣胜絁绢。——出自唐·贯休《送张拾遗赴施州司户》
71、莲花庵前白鹿卧,芙蓉万朵姗姗来。——出自清·舒天香《凌虚台看云戏柬内子》
72、簪履为官兴,芙蓉结社缘。——出自唐·齐己《寄江西幕中孙鲂员外》
73、解佩时时歇歌管,芙蓉帐里兰麝满。——出自唐·薛馧《赠郑女郎》
74、蝉噪城沟水,芙蓉忽已繁。——出自唐·羊士谔《南池荷花》
“芙蓉”结尾的诗句
1、娄江桥畔采芙蓉,俯仰金华旧鼎钟。——出自清·阎尔梅《太仓过王文肃旧第》
2、凉回紫极竹声远,红尘不到金芙蓉。——出自元·王冕《庐山行送行》
3、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出自唐·贯休《古意九首》
4、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出自唐·白居易《题元八溪居》
5、塔留红舍利,池吐白芙蓉。——出自唐·无可《寄题庐山二林寺》
6、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出自清·苏曼殊《过若松町有感》
7、密书题豆蔻,隐语笑芙蓉。——出自唐·李贺《恼公》
8、荷叶罩芙蓉,圆青映嫩红。——出自唐·曹修古《池上》
9、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出自唐·赵嘏《昔昔盐二十首·水溢芙蓉沼》
10、寒雪朝来战朔风,万山开遍玉芙蓉。——出自明·唐寅《雪山行旅图》
11、潋滟满倾金凿落,淋漓从湿绣芙蓉。——出自宋·毛滂《摊声浣溪沙》
12、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出自李白《古风》
13、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出自唐·杜牧《送人》
14、得人憎定绣芙蓉,爱锁嫦娥出月踪。——出自唐·黄滔《启帐》
15、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出自唐·王建《宫词一百首》
16、十岁吹箫入汉宫,看修水殿种芙蓉。——出自唐·于鹄《送宫人入道归山》
17、王笔活鸾凤,谢诗生芙蓉。——出自唐·温庭筠《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
18、重露倾荷盘,微风堕芙蓉。——出自南宋·陆游《月下作》
19、绣屏金翡翠,锦帐玉芙蓉。——出自宋·叶景山《临江仙》
20、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出自唐·李白《宿无相寺》
2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出自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
22、谁道一生无好运,何缘三月见芙蓉。——出自宋·白玉蟾《三月芙蓉》
23、香阁掩芙蓉,画屏山几重。——出自唐·牛峤《菩萨蛮》
24、美人夺南国,一笑开芙蓉。——出自唐·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
25、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出自唐·杜甫《李监宅》
26、无事把将缠皓腕,为君池上折芙蓉。——出自唐·徐夤《尚书筵中咏红手帕》
27、玉杵捣灵药,丹鼎养芙蓉。——出自元·谢应芳《水调歌头 代陈氏谢徐彦铭》
28、口咏玄云歌,手把金芙蓉。——出自唐·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29、涉江虽已晚,高树搴芙蓉。——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30、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出自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31、夜堂悲蟋蟀,秋水老芙蓉。——出自唐·曹松《寄李处士》
32、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出自北宋·王安石《木芙蓉》
33、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幮护阿芙蓉。——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85》
34、面面有芙蓉,何如交翠草。——出自南宋·文天祥《题颜景彝八窗玲珑》
35、画屏幻出金芙蓉,仙杯琢就石鹦鹉。——出自宋·白玉蟾《三级泉》
36、手持未染彩,绣为白芙蓉。——出自唐·孟郊《古意》
37、临水翫芙蓉,一花还两影。——出自宋·白玉蟾《芙蓉》
38、海虚争翡翠,溪逻斗芙蓉。——出自唐·许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
39、掩映叶光含翡翠,参差石影带芙蓉。——出自唐·武三思《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40、积膏当琥珀,新劫长芙蓉。——出自唐·元稹《与杨十二巨源、卢十九经济同游大安亭各赋…探得松石》
41、当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出自唐·刘得仁《监试莲花峰》
42、八幅宝香薰锦绣,一床烟浪卷芙蓉。——出自宋·华岳《望江南》
43、唯应碧湘浦,云落及芙蓉。——出自唐·韩琮《秋晚信州推院亲友或责无书,即事寄答》
44、宝题斜翡翠,天井倒芙蓉。——出自唐·温庭筠《长安寺》
45、象床玉几来自从,锦屏翠幔金芙蓉。——出自北宋·王安石《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
46、梦向西湖采芙蓉,觉来山外青猿泣。——出自宋·白玉蟾《秋思》
47、外湖水绕玉螮蝀,里湖水浸金芙蓉。——出自元·杨维桢《八月五日,偕钱唐王现、海昌李勋、大梁滑人》
48、青帝收成功,乃王木芙蓉。——出自宋·白玉蟾《姚魏堂》
49、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出自唐·周濆《逢邻女》
50、高冠如芙蓉,霞月披衣裳。——出自唐·张籍《学仙》
51、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出自唐·白居易《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
52、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出自元·元好问《游黄华山》
53、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出自清·乾隆《黛螺顶》
54、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出自唐·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渚亭》
55、明日登芙蓉,晴天开晓日。——出自宋·邓肃《偶成》
56、峰顶他时教我认,相招须把碧芙蓉。——出自唐·司空图《送道者二首》
57、相唤采芙蓉,可怜清江里。——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8、幽石生芙蓉,百花惭美色。——出自唐·钱起《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莲花》
59、三身红萏菡,四智碧芙蓉。——出自宋·白玉蟾《偶作二首》
60、疏红落残艳,冷水凋芙蓉。——出自唐·李群玉《秋怨》
61、寒沼落芙蓉,秋风散杨柳。——出自唐·李白《去妇词》
62、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出自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63、西风旧池馆,犹得采芙蓉。——出自唐·齐己《蝴蝶》
64、十二楼藏玉堞中,凤凰双宿碧芙蓉。——出自唐·苏郁《步虚词》
65、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出自宋·苏轼《芙蓉》
66、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出自清·纳兰性德《渔父》
67、仲言多丽藻,晚水独芙蓉。——出自唐·耿湋《晚秋宿裴员外寺院》
68、素娥饮以白玉醴,羽衣起舞千芙蓉。——出自元·杨维桢《奔月卮歌》
69、怜君庭下木芙蓉,袅袅纤枝淡淡红。——出自唐·徐铉《题殷舍人宅木芙蓉》
70、夜寒不近绣芙蓉,醉中祗觉春相向。——出自宋·毛滂《踏莎行》
71、湖上野芙蓉,含思愁脉脉。——出自宋·苏轼《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
72、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出自清·释弘仁《黄山行》
73、彭蠡隐深翠,沧波照芙蓉。——出自唐·吴筠《游庐山五老峰》
74、绕树尽皆青薜荔,举头忽见白芙蓉。——出自宋·白玉蟾《峡中见芙蓉》
75、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出自唐·李涉《杂曲歌辞·竹枝》
76、紫琼如芙蓉,风韵何清凉。——出自宋·白玉蟾《荷风荐凉屷于御风台者六因赋古》
77、娇面胜芙蓉,脸边天与红。——出自北宋·晏几道《菩萨蛮》
7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79、裙翻柳脚垂青空,水花吹乱秋芙蓉。——出自元·杨维桢《邯郸美人二首》
80、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出自唐·李白《登庐山五老峰》
81、叶堕阴岩疏薜荔,池经秋雨老芙蓉。——出自唐·刘沧《题四皓庙》
82、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出自唐·宝历宫人《句》
83、西风白芙蓉,往事殆陈迹。——出自宋·白玉蟾《红楼曲》
84、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出自唐·武则天《游九龙潭》
85、借问乘轺何处客,相庭雄幕卷芙蓉。——出自唐·徐夤《尚书荣拜恩命夤疾中辄课恶诗二首以申攀赞》
86、妆匣尚留金翡翠,暖池犹浸玉芙蓉。——出自唐·嵩岳诸仙《嫁女诗》
87、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出自唐·白居易《感镜》
88、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出自唐·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89、长愧昔年招我入,共寻香社见芙蓉。——出自唐·李建勋《岁暮晚泊,望庐山不见,因怀岳僧呈察判》
90、绣梁交薜荔,画井倒芙蓉。——出自唐·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
91、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出自唐·温庭筠《杨柳枝》
92、钵传烘玛瑙,石长翠芙蓉。——出自唐·元稹《度门寺》
93、赤水梦沈迷象罔,翠华恩断泣芙蓉。——出自唐·曹邺《题濮庙》
94、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出自唐·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95、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出自唐·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96、皎皎太独立,更插万芙蓉。——出自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97、百幅锦帆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出自唐·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
98、木末簇芙蓉,禁得霜如雪。——出自宋·洪适《生查子》
99、十骑簇芙蓉,宫衣小队红。——出自唐·李贺《追赋画江潭苑四首》
100、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出自李白《古风》
101、风帘水阁压芙蓉,四面钩栏在水中。——出自唐·王建《宫词一百首》
102、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出自唐·鲍溶《宿水亭》
103、北堂红草盛丰茸,南湖碧水照芙蓉。——出自唐·刘希夷《相和歌辞·江南曲八首》
104、锦屏重重锦官宫,锦官宫苑多芙蓉。——出自元·王冕《芙蓉山雉图》
105、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出自唐·李白《江上答崔宣城》
106、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出自唐·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芙蓉亭》
107、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出自唐·杜荀鹤《春宫怨》
108、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出自唐·李端《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109、仙掌下驰道,清露滴芙蓉。——出自宋·刘辰翁《水调歌头》
110、木末老芙蓉,阑干深苜蓿。——出自宋·洪咨夔《送监丞家同年守简池三十韵》
111、魏王绮楼十二重,水晶帘箔绣芙蓉。——出自唐·崔颢《卢姬篇》
112、携僧登芙蓉,想见绿云径。——出自宋·惠洪《次韵天锡提举》
113、江北重峦积翠浓,绮霞遥映碧芙蓉。——出自唐·张又新《罗浮山》
114、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出自唐·李白《湖边采莲妇》
115、魏玉绮楼十二重,水精帘箔绣芙蓉。——出自唐·崔颢《杂曲歌辞·卢姬篇》
116、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出自唐·常建《古意》
117、夜静拥炉熏督耨,月明飞棹采芙蓉。——出自宋·蔡伸《浣溪沙》
118、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出自南北朝·佚名《子夜歌》
119、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出自唐·李白《古风·其十九》
120、此去山中何所有,芰荷制了集芙蓉。——出自宋·张炎《瑶台聚八仙》
“芙蓉”在中间的诗句
1、芙蓉凝红得秋色,兰脸别春啼脉脉。——出自唐·李贺《梁台古愁》
2、芙蓉如佳人,回首似调谑。——出自唐·宋齐丘《陪游凤凰台献诗》
3、是日芙蓉花,不如秋草色。——出自唐·于濆《马嵬驿》
4、万树芙蓉两蕊宫,秋风开遍水边丛。——出自宋·白珽《湖居杂兴八首》
5、东南屏翰耸崔巍,一柄芙蓉顶上栽。——出自清·曹龙树《汉阳峰》
6、朝登蓬莱门,暮涉芙蓉城。——出自南宋·文天祥《生日》
7、楼头桃李疏,池上芙蓉落。——出自唐·崔国辅《怨词二首》
8、六飞南幸芙蓉苑,十里飘香入夹城。——出自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9、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出自南北朝·萧纲《采莲曲》
10、咏惊芙蓉发,笑激风飚秋。——出自唐·孟郊《投赠张端公》
11、爱君帘下唱歌人,色似芙蓉声似玉。——出自唐·白居易《醉题沈子明壁》
12、江上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出自唐·李嘉祐《杂曲歌辞·江上曲》
13、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出自唐·高适《效古赠崔二》
14、琅函芙蓉书,开之向阶日。——出自唐·贯休《寄杜使君》
15、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出自唐·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阁老张十八助教》
16、折桂芙蓉浦,吹箫明月湾。——出自唐·张昌宗《太平公主山亭侍宴》
17、古墓芙蓉塔,神铭松柏烟。——出自唐·卢照邻《石镜寺》
知识等于智慧吗?
智慧与能力,有些相互性 但也有些根本的区别。比如说:现在商业精英和有些农民企业家,他的智慧不是从书本上得来的,而是从社会的磨练中,逐渐地摸索出来的,是通过失败成功然后再失败,再成功的一种过程。而这过程需要金钱和精力时间和不停的探索,所总结的实战经验。这好像是有点先天性的,也可能这么说,这样的一类人,属于先天性的大脑开发智商比较高的人。往往 ,而是一些,智商不是太高(所谓的知识,而不是说大学教授或者是天文学者 ,专家,讲师,历史研究者)而情商管理能力,组织能力高的一些人。这种人并不是他读过多少年书?书本的知识很贫乏,但实战经验,相当的高超,成为了现在的企业霸主,领军人物,这类人,也许是先天性带来的大脑智商高。情商也得在常人以上。可以说是父母的遗传因子所赐,用书本的知识,不能解释。所以说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也不等于能力。而且知识只是理论性的东西,它需要我们去在生活中辩证去实践和体验的一种过程。而能力等于说知识的积累所对事情的认知发展,乃至事业高峰的检验过程,很多事是实战的来验证,而这种实战经验可以转换成知识,写出经验著作,让人们,学习参考。
贵州赤水大火原因?
连续数月的高温和干旱天气,导致贵州赤水市天台镇4日下午突发山火,过火面积近千亩。经消防官兵和当地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全力扑救,目前山火蔓延势头已基本得到控制,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从赤水市政府和遵义消防部门了解到,4日15时左右,赤水市天台镇三块组九峰山,因一农户家中的电线突然着火,引发较大面积森林火灾。由于当地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山上水源匮乏,火势迅速蔓延,并一度危及周边民宅。据赤水市市长张集智介绍,4日下午发生山火后,当地政府立即组织800余名市、乡镇干部和当地群众,与消防官兵一起全力扑救山火。截至目前,蔓延的山火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正在扑救余火,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为了防止山火可能复燃,甚至威胁到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赤水市实行严格的森林防火市长、乡镇长、村长、林业站长、学校校长和家长等“六长负责制”,杜绝森林火灾可能给群众造成的威胁与伤害。
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
【篇一】
远古时候,妖魔抢走了火种,使哈尼族地区变成一片黑暗,五谷不长,民不聊生。少年明扎(哈尼语中“火”的读法)的父亲为夺回火种,离家十五载杳无音讯。明扎决心继承父志,
村中长老儒玛得知后,祈求天地与山林赐予明扎以神力,送给他一把神弓,并告诉他凶狠无比的妖魔住在很远的石门山。明扎告别亲人,途经热浪遍地的赤水谷,帮助了快要干死的老树根,老树根为他指了路。后来明扎来到冰雪世界,经受了山边溪水化成的女子的考验,没有逃避,并且为其用神箭封住峡谷的风口。
明扎到了石门山,随后拾得父亲留下的金竹刀,并见到无法恢复人型的父亲,又遇见妖魔的镇山虎在追逐一只小羚羊。他救了小羚羊,并用家乡水解除了魔法,使小羚羊变成了少女。原来她是天神的女儿,被妖魔所害。
在少女带领下,明扎深入洞底找到妖魔。趁它熟睡时夺回火种,在与之周旋时不料被妖魔抓住。明扎立即把火种吞下,他的身体很快变成一个火球。妖魔被他用神箭消灭了,而明扎再也不能恢复人型。火球被少女带回到了哈尼山寨,那里的人民从此又见到光明。
少数民族民间传说故事【篇二】
清道光年间,口寨有一位勤劳聪慧又美丽如仙的侗族姑娘,名叫娘美。与口寨遥遥相望的朵帕寨上,有个聪颖俊秀的孤儿名珠郎,小名秀郎。两家田地相连,在共同的劳动中,两人结成一对恋人。
可是,娘美的母亲却将她许配给定达寨的舅家人,后来,竟将她锁在房中不准出来,并准备强行将娘美完婚。珠郎得知娘美被关后,气愤不已。但自己势孤力单,只好每天晚上徘徊在娘美房前屋后,不知如何是好。
农历四月十八日,即距舅家来娶亲的前三天深夜,娘美趁母亲熟睡之机,打破窗户,跳出房间,与肝肠寸断的珠郎相会,两人抱头痛哭。他俩决定远走他乡,以“逃婚”的方式,向封建婚姻制度抗争。两人摸黑爬上九十九垴,历经千辛万苦,走到七百贯洞。
贯洞寨的乡亲非常同情两人的不幸遭遇。可是,财主银宜却起了歹心,因寨上人都说娘美比他小老婆孟亮漂亮十倍,银宜便想霸占娘美为妾。于是,他假装热情收留他俩到家中落脚,并与珠郎结拜为弟兄。
本寨的“款首”蛮松给银宜出了一条毒计,即聚众“起款”时,让珠郎吃“枪尖肉”,趁机杀害他,娘美孑然一身,必然束手就范。
珠郎和众人被逼上江箭坡参与“聚款”,在吃“枪尖肉”时中计被刺死。
少数民族民间传说故事【篇三】
传说努尔哈赤幼年丧母、家道中落,于是投靠到明辽东总兵李成梁部下当差。由于他聪明伶俐,李总兵便将他收在身边当作戈什哈(亲兵)。一天,李总兵突然接到皇上密旨,称天上紫微星降落人间,东北地方有天子异象,派李成梁速速缉捕。可是一晃过了半年,李成梁仍未发现“天子”踪迹,因而总是闷闷不乐。
这天,他叫努尔哈赤打来洗脚水,为他洗脚,李成梁想开开心,便得意地叫着努尔哈赤的小名说:“小憨子,你知道我为什么能当上总兵吗,那是因为我脚上长了七颗黑痣。”小憨子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不瞒帅爷,我脚上也长了七颗红痣呢!”李总兵一听,大吃一惊,按照民间说法,脚踏北斗七星乃帝王之相,但他毕竟历练多年,老谋深算,于是不动声色,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晚上,他兴冲冲回到寝室,得意地向爱妾梨花炫耀,准备第二天一早就把努尔哈赤押解进京邀功领赏。梨花明白若是将这个勤快忠厚而又聪明伶俐的年轻人送到京城,肯定就没命了。
于是她假意奉承李总兵一番,待他睡熟,悄悄跑到门房叫醒努尔哈赤,将实情相告,让他趁深夜赶快逃走,努尔哈赤走前跪倒在地叩谢梨花说:“他年得志,先敬夫人,再敬父母。”说罢,偷骑了一匹大青马,带着平时豢养的老黄狗,匆匆向长白山驰去。
第二天,李成梁不见了努尔哈赤,到后院一看,不禁大惊失色,原来梨花已用一抹白绫吊死在柳树下。他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勃然大怒,一面叫人将梨花解下鞭答,一面派人火速追赶努尔哈赤。
据说从此每年黄米熟了的时候,即梨花夫人上吊那天,满族人都要在门前插上柳枝,以示对梨花夫人救主的敬意。
且说努尔哈赤跑了一夜,人困马乏,刚要下马休息,忽听后面人喧马啸,知道一定是追兵上来了,他一拍大青马,又向前跑去。也真怪,这匹大青马如有神助,风驰电掣一般,一会儿就将追兵远远甩在了后边。后来,大青马跑得浑身是汗、气喘吁吁,活活累死在地。努尔哈赤惋伤地说:“他日若能夺得天下,绝忘不了‘大青’!”后来,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遵照努尔哈赤的诺言,真的将国号改为了“大清”。
大青马累死了,努尔哈赤只好徒步逃走,但是李成梁的人马紧紧追赶,眼看就要追上了,他急中生智,钻进了前面的草甸子。追兵赶到,只见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上哪儿去找人?他们犯了愁。其中一个士兵灵机一动:用火烧掉这片草甸子,不就可以烧死努尔哈赤了吗?于是,不一会火光四起,浓烟滚滚。
这时努尔哈赤已经跑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躺在草地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哪里知道大火就要烧到头上。当他醒来的时候却觉得自己好像躺在了水泊之中,站起来一看,周围的草都已烧光了,只有自己心爱的老黄狗累死在身旁。
这才明白一定是黄狗跳到水洼将身子弄湿,再回来将草和衣服弄湿,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他顿时痛哭流涕道:“你救了我的命,我永远不会忘了你的恩,我要叫我的子孙永远不许杀狗、吃狗肉,不穿戴狗皮帽子和衣服。”
努尔哈赤掩埋了黄狗,听见后面人声嘈杂,回头一看,原来追兵又上来了。努尔哈赤心中一惊,心想这回可必死无疑了。正在这时,只见满天黑压压的一大群乌鸦向他扑来,他急忙甸旬在地,想躲过乌鸦再跑,哪知道乌鸦却俯冲下来,叼住他的衣服不放。这时追兵已到,没办法,他索性躺在地上装成死人,一动不动。
说也奇怪,许多乌鸦层层落在他身上,似在啄他,却也不疼。追兵赶到一看,见这么多乌鸦在啄尸寻食,没有理会又向前追去。努尔哈赤方知是乌鸦有意救他一命,从此,他立下誓言,要让子孙后代善待乌鸦。现在辽阳以北,有一个地方名叫老鸽滩,据说就是当年努尔哈赤遇鸦得救的地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