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苹芳,元朝皇城具体位置?
元朝皇宫大内的位置也与故宫高度重叠。
1964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故宫内进行过小规模钻探。在文华殿和武英殿取出的土方证明,文华、武英两殿的东西平行线上,应是元朝皇宫的金水河。研究所又从景山和地安门桥等地所得资料证明,元朝皇宫的中轴线就是明清紫禁城的中轴线。
明清紫禁城的位置比元朝皇宫大内的位置偏南。比如现在的太和殿(明朝称奉天殿)坐落于元朝皇宫的崇天门(皇宫正门,相当于故宫的午门)位置上;现在的景山在元朝时期还是皇宫的一部分,当时景山下建有延春阁,是元朝皇后的寝宫。总体而言,明清紫禁城的大部分与元朝皇宫位置高度重合,尤其是中轴线没有任何变化。也就是说,元朝皇宫其实就在紫禁城的下面。
曹操墓在什么地方?
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
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
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一致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2010年6月11日,安阳曹操高陵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2013年5月,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曹操高陵及邺城遗址入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国家文物局表示,“曹操高陵的考古发掘、学术认定和研究成果公布等程序,符合考古工作规程”。个别学者例如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徐苹芳、魏晋南北朝文学专家袁济喜
曹操的墓开启了吗?
谢邀,本人从事文博工作十多年,就由俺这文物管理员说说吧!2009年12月,根据国家文物局认定,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并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由此来看,曹操墓已经被开启了。当然,还有很多人对此存疑,这也属于正常的学术交流范畴。
一、墓葬形制:国家文物局认定的曹操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墓葬全长近60米,占地面积740平方米左右,由墓道、墓门、封门墙、甬道、前后主室和四个侧室组成,结构复杂,规模宏大,墓中发现三个棺椁残痕,其中后室一个, 为石棺床,后室南北侧室中各有一个,均为木棺。墓葬中有三具人骨,除了墓主外,还有两个陪葬女人。
二、出土文物:该墓虽曾多次被盗掘,但仍存一些随葬品,共出土器物200多件,包括铜带钩、铁甲、铁剑、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龟、石壁、石枕、刻名石牌等等。其中极为珍贵的一共有8件,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依据。
三、认定依据:
1、墓葬形制、规模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时期的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与文献记载的曹操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
2、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与年代相符。曹操主张薄葬,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装饰简单,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一些玉器等应是曹操日常佩带之物。3、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一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灵柩于建安二十五年二月运回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市安丰乡丰乐镇。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345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的墓志,墓志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与高陵完全相符。4、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 此次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5、墓主人为男性,经过科学检测,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三、专家疑问
很多人认为说该墓是曹操墓有疑点,比如魏武王称号。历史上除了曹操外,十六国时期冉闵,姚襄等也都有“魏武王”的称号。曹操葬礼由曹丕主持,时曹丕继为魏王,应不会直称父亲为“魏武王”,而只称作“武王”;就算要使用全名,也应该用“汉魏武王”而不是“魏武王”;学者以此判断发现之陵墓“不为”曹操墓。
考古学家、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徐苹芳认为,西高穴大墓绝不可能是曹操墓,因为西高穴2号墓的形制与曹休墓是一个级别的,也就是侯这一级的,而不是王或帝王级的。
魏晋南北朝文学专家袁济喜认为,有关方面公布的“曹操墓在安阳”证据并非第一手材料,都不是很有力的证明。在还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公布相关消息,有悖学术研究的严肃精神。不能否认西高穴墓墓主认定的其他可能 。
四、答疑:
1、石牌因地层关系无法造假。石牌为真,最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考古地层关系,这种地层关系是没有办法造假的。石牌上的皮壳、土垢、水垢无法造假到这种程度。
从文字方面,石牌上的文字的结构、书体、用法以及文字内容都经得起时代风格、典章制度、组合关系检验。2、魏武王称号为真。有观点指出,这种称呼将阴名和阳名混为一体,没有任何文献中提及。但其实文献中是有记载的,例如《魏氏春秋》中:“魏武王姿貌短小,神明英彻”;《宋书·卷二十三·五行三》:“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秃鹙鸟集邺宫文昌殿后池。明年,魏武王薨”。曹操生前是魏王,他死后谥号武王,后来他的儿子曹丕当上皇帝,于是曹操就被追称为“魏武帝”。但曹操下葬的时候,曹丕还没有称帝,因此他只能被称为“魏武王”。
五、为何难以认定
东汉末年盗墓成风,曹操深知这是由厚葬造成的,因此曹操主张丧葬从简,根据他的遗令,他的墓葬没有封土建陵,没有大量的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数百年后,随着沧桑变化,墓葬简单的曹操墓就湮没在历史的陈迹之中了,唐太宗李世民还曾为曹操墓作祭文,但到了宋代,就无人知道曹操墓所在了。
此外,许多人不相信奸诈的曹操会如此简单地打发自己,因此认为这是曹操使用的疑兵之计,认为他设置了72座疑冢,不少人对此信以为真,使得曹操墓的认定更是扑朔迷离。
这是关于曹操墓是否开启的一点回答,您不一定满意,因为很多专家仍旧在质疑探讨,我们还真没法下定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愿今后能出土更多的文物来继续解开这个谜团吧!
安阳的曹操墓是是不是真的?
河南安阳曹操墓是真的。 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一致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 现在对曹操墓持有争议意见的还有个别学者,例如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徐苹芳、魏晋南北朝文学专家袁济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魏晋南北朝史博士张国安、中国盗墓史研究学者倪方六等,但他们大多非考古业内人士,所以不具有权威性。201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曹操高陵2016-2017年度考古发现,曹操遗骸基本被确认。
定陵地宫是怎么打开的?
近些年以盗墓为题材的电视剧越来越多,里面情节甚是精彩,找墓穴根据阴阳五行,风水气韵,进去又是各种机关连连,甚至还出现危险不明生物,特别是开棺的那一刻甚是精彩!
那么史上真正考古挖掘黄帝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定陵的挖掘过程,可能跟你想象的有所不同!
盗墓笔记剧照
定陵的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说明神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很多人也叫他万历皇上!这个皇帝挺有特点,28年不上朝的记录就是他创造的,因为前期有张居正辅政改革,明朝经济军事的发展还迎来一个小高峰,平定蒙古哱拜叛变,镇压苗疆土司杨应龙的反叛,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都取得胜利。
万历皇帝剧照
说明万历皇帝还颇有成就,又因为其在位46年,所以很多人猜想他的陵墓陪葬品肯定非常的丰富和珍贵!
20世纪50年代考古专家意外发现定陵的封土围墙坍塌,竟露出定陵的入口,于是也为定陵的挖掘工作拉开了序幕!
考古专家与盗墓是不一样的,他们是为国家服务的一拨人,通常也是历史学家,为了解开历史谜团从事考古活动,我们一般学习过郭沫若写的文章,殊不知他还是个考古学家,这次定陵的挖掘工作就是他主导的。
左一 郭沫若
本来他是要挖长陵,也就是朱棣的陵墓,因为《永乐大典》很有可能在长陵,但是一年多连个入口都没找到,因为里面文物特别珍贵也不好直接炸开!
不像电视剧里的一样,根据定穴之术能够轻松找到!但很幸运的是定陵的入口却意外找到!于是考古小组决定挖掘定陵!
入口虽找到,但要找到地宫的大门还是很困难,毕竟这么大的一座陵墓,也不能直接上大型机械,只能靠人工一点点挖掘,而且也很难把握方向,能找到地宫的大门主要靠耐力和运气。
要是摸金校尉估计会直接给你指明个方向,然后没几个小时就找到地宫大门!
但郭沫若领导的考古队盲挖了三个隧道,才找到地宫大门,总共花了一周的时间,最后找到一个小石碑,上面写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这金刚墙也就是地宫大门了!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了,这万历皇帝怎么会留个指路的石碑,这不是方便了后世刨了他的坟么!
不过我是这么想的,他在位这么多年,陵墓应该早就建好了,封了土,为了死后方便找到入口,便立了这么块石碑!
打开金刚门
那金刚门又该如何打开,突然想到《盗墓笔记》里小哥,他一般是直接用手指插入门砖,很神奇的就打开了。
当然这个定陵的金刚墙打开其实也没有很费力。因为这金刚墙砖缝之间没有灰浆粘合,几十斤的城砖很快便被撬开一角,用手抓住砖边向外抽动,这宽厚的墙门也就打开。
在这个拆砖的过程中也是非常的紧张,因为害怕里面会有不明气体,万一是有毒的那就完了,几个胆子大点的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因为他们非常迫切的想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进入地宫后既兴奋又紧张,因为害怕会触动什么机关,但好像跟电视里的不一样,并没有什么机关,只有一股很难闻的气体!幸好检测到空气还算正常!
前殿
考古队员来到前殿,发现地上铺着金砖,当然不是由金字做成的砖头,只是一种特质的砖块,成本极高,古代一般供皇族使用,现在故宫地面铺的也是这种砖,很是金贵,犹如黄金一般!前殿好像并没有带来什么大的惊喜,但越往后,收获就越大!
中殿
中殿中赫然立着三个宝座,成品字形,皇帝宝座立于中间,皇后的宝座立于两边,宝座都是汉白玉打造而成,这皇后应该是孝端显皇后王喜姐孝靖皇后王氏。
每个宝座前面有一个香炉,一对花瓶和一对烛台,再前面则放着一口大缸,缸里面竟然放着香油和灯芯,这应该就是万年灯了,不过发现的时候,这灯并没有亮着。
很多人不明白万年灯有什么用,我想大概就是意味着大明万年不灭,永恒传承的!可惜的是明朝1644年就灭亡了,这万年灯也早灭了!还是《鬼吹灯》里面的比较神奇,那灯火上千年都不灭!
配殿
考古队经过中殿顺着甬道又来到了配殿,在进去之前,考古队甚是紧张,因为配殿很可能摆放着皇后的棺椁,一般最为珍贵的陪葬品就放在棺椁里,皇后身份自然尊贵,像慈禧太后他的棺椁被孙殿英打开,简直惊呆了世人,口含夜明珠,翡翠西瓜,白菜!件件价值连城!
慈禧 剧照
这明朝的皇后地位虽然不及慈禧,但也不会很差!
但考古队进去的时候简直惊呆了,啥也没有!配殿里竟然空空如也,难不成盗墓贼提前下手了?
但是根据观察的痕迹,这座墓是没有动过的痕迹的,考古队此时非常紧张,很害怕这次行动一无所获!现在也只有后殿没有进去了!
后殿
大家都知道定陵是出土了很多珍贵的文物的,定然这文物就主要出自后殿了,这最精彩的部分也就在后殿。
考古队员此时内心是非常急切的,顾不上危险的直接走进了后殿,果然没让人失望,后殿中摆放着三口棺椁,保存最完好的是中间那口棺椁,放中间显然是万历皇帝的棺椁。
很多人不理解“棺椁”这个词,棺即为小棺材,一般人只有棺,椁就是外面的大棺材,一般人都是有棺无椁。
这万历皇帝和皇后的棺是顶级的楠木制成,而这椁则是松木制成!保存的还是比较完好,但孝靖皇后的已经有点腐朽了,因为她生前不是皇后,是被后代追封的,然后迁移到定陵!
接下来就是最为紧张的揭棺了,当时考古队还是多了个心思,用布蒙住了鼻子,以防万一,棺木被打开后,皇帝和皇后都已成枯骨了,不免让人感慨,生前无论多么的尊贵,死后还不是和普通人一样,只剩几两白骨!
枯骨旁塞满了各种陪葬品,在清理棺木中陪葬品的时候一队员不小心碰到了皇后的肚子,竟然还有弹性,吓得这名队员一身的冷汗,难道还诈尸不成,冷静思考后才发现,这是皇后穿着厚厚的锦缎棉袄!
想起《盗墓笔记》里的一个场景,也就是勘探鲁王宫发现千年女尸,这女尸竟然千年不腐,还非常的貌美!很是神奇,当然这种镜头就只有影视剧了才有!
听说慈禧口中含有的夜明珠可以让尸身不腐,夜明珠被拿走之后身体就立即发生了变化,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么神奇,不过我是不怎么相信!
清理完棺中的陪葬品后,发现在棺椁外还有29个木箱,里面放着各式各样的陪葬品,总共两千多件!
考古队收获颇丰,但是也出现了让队员非常揪心的事!
由于疏忽,或者说考古队员知识有限,很多陪葬品,特别是字画等,出土后被氧化了,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使得总理做了一个规定,以后不允许主动挖掘黄帝陵,除非有自信能够保证不损害文物!
因为国家的这个规定,像秦始皇陵,武则天的乾陵,朱棣的长陵等都不允许挖掘!
秦始皇陵示意图
等以后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再去考古勘探,或许那个时候更多的历史谜题将会解开!更多的惊世奇宝将会面世!像九鼎,兰亭序,永乐大典,传国玉玺等等。
我最期待的就是《永乐大典》了,如果被发现了,那么将很可能改变我们对古代历史文化的认知,一瞥东方文明的光耀色彩!
总结:这次对定陵的考古进行的还算顺利,并没有影视剧中的各种机关和奇珍异兽,收获也是很丰富,但损失也很大,这些出土的文物可以作为研究明朝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古代文明的重要体现!
非常的期待现有的皇帝陵墓被打开的那一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掌握相关技术,希望有生之年能有幸一睹其风采!你又最期哪件文物的面世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