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沙湾镇:“民事直说”解民忧 贴心实事暖民心
刘治学 王晓勇
清理淤积泥沙,疏通堵塞渠道,加固塌陷灌渠,一百多亩水田重新焕发生机,秆粗苗壮,丰收的景象遍布山川大地,称心的笑颜满载村民的脸庞……
“灌渠维修关乎群众的‘粮袋子’‘钱袋子’,保灌抗旱,稳定粮食产量,解决了我们的‘烦心事’。”说起不久前村上维修灌渠的事,宕昌县沙湾镇寺下村村民赵海生举起大拇指,郑重地点了个赞。
进入8月份以来,持续高温天气引发农业旱情。在“民事直说”会上,寺下村群众诉求说:“近期持续干旱,之前一直在用的火车隧道出来的水量减少,无法满足这一片群众水地灌溉需要。如果把之前的旧灌渠维修疏通利用上,把水峪沟的水引过来,灌溉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针对群众诉求,镇村党组织迅速行动,发挥乡贤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4000多元,购买水泥3.5吨,沙子10方,发动群众100余人自愿投工投劳,用时近半月,清理疏通加固拓宽灌渠近3公里,将水峪沟的水成功引到田间地头,使100多亩土地得到有效灌溉,有力保障了农作物稳产增收。
今年以来,宕昌县沙湾镇以争创基层社会治理标杆提升为民服务质效“五大专项行动”为切入口,灵活运用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积极搭建议事平台,畅通群众说事和民意收集渠道,激发乡贤能人参与村庄治理热情,架起干群密切联系桥梁,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家里事、邻里事、村里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关键在党,核心在人。沙湾镇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为根本着力点,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作为坚实落脚点,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转化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突出优势和核心力量,不断创新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群众说事方式。庭院内、巷道里、大树下、公园中、庙宇前,哪里方便,那里就是说事场地,各类民情民意被快速知晓。
乡贤助力,激活协同共治“新动能”。沙湾镇组织各村退休干部、民营经济人士、“庙会头人”“红白事总管”“社火会长”等乡贤能人,成立乡贤能人协会,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凝聚民意,汇聚民智,形成“党组织号召引领、乡贤能人助力推动、广大群众齐心参与”的善治格局,努力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老庄村群众反映:“通往甘峪、水潭子社的一段路破损塌陷,高低不平,出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雨水从裂缝中不断渗入,长此以往会损毁更长路面,甚至会影响河堤安全,要尽快解决。”
既“听”得认真,更“办”得迅速。针对群众诉求,沙湾镇快速响应,老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刘春主动出资2100元,购买水泥、沙子,发动群众出工出力,利用两天时间,清理、平整、硬化修缮破损道路20余米,有效提升道路通行条件。“道路维修后安全通畅了,群众的‘心路’敞亮了。”村民卢五才高兴地说。
数据显示,今年沙湾镇累计召开“说事会”210余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反映急难愁盼事项270件,已办理解决270件,办结率100 %。所办事项包括社会救助、邻里纠纷调处、惠农惠民补助资金发放、农房抗震改造、灌渠维修、饮水安全、道路疏通修复、路灯安装、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地质灾害隐患整治、社保卡,残疾证办理等民生实事。
下一步,沙湾镇将扎实推进“五大专项行动”,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成效,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镇党委书记王彦说,“推动基层治理从党委政府‘单向主导’向‘干群同心、多方协同、同向发力’升级改变,共同书写力量聚合、活力涌动、和谐稳定的基层治理新篇章,共同绘就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画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