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重庆卷)(1)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16.6mm
=126.5mm
=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
②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用
和f表示)
答案:⑴①0.02s ②2.5 m/s ③
解析:⑴①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02s。
②根据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得
m/s
③匀加速运动的位移特征是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以aT2均匀增大,有
,所以
14.(海南卷)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1)实验步骤: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lm,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
,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读出
________mm;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
__________m;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⑤从数字计时器(图1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
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2)用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所示物理量的表达式:
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
__________和
________。
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
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
)。
(3)如果
______________,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 (1)②9.30
③60.00(答案在59.96~60.04之间的,也给分)
(2)①
(3)
解析:由于挡光条宽度很小,因此将挡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当作瞬时速度。
22、(新课标卷)(4分)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米尺 B、秒表 C、0-12V的直流电源 D、0-12V的交流电源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写出两个原因)
答案:(1)AD(2)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始末两点距离过近,交流电频率不稳定。
解析:(1)用A项米尺测量长度,用D项交流电源供打点计时器使用。(2)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始末两点距离过近,交流电频率不稳定。
22.(全国卷2)(5分)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为了测试中午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 。
(1)C;(2)打点计时器与纸带之间存在摩擦。
(1)时间由打点计时器测定,用米尺测定位移,答案C。
(2)打点计时器与纸带之间存在摩擦。
22.(全国卷1)(18分)图1是利用激光测转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2所示)。
(1)若图2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5.00×10-2s ,则圆盘的转速为__________________转/s。(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若测得圆盘直径为10.20 cm,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________ cm。(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⑴4.55转/s ⑵2.91cm
⑴从图2可知圆盘转一圈的时间在横坐标上显示22格,由题意知图2中横坐标上每格表示1.00×10-2s,所以圆盘转动的周期是0.22s,则转速为4.55转/s
⑵反光引起的电流图像在图2中横坐标上每次一格,说明反光涂层的长度占圆盘周长的22分之一为
cm。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
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转速的关系,以及对传感器所得图像的识图。
24.(安徽卷)(20分)如图,ABD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其中AB段是水平的,BD段为半径R=0.2m的半圆,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E=5.0×103V/m。一不带电的绝缘小球甲,以速度υ0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与静止在B点带正电的小球乙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甲、乙两球的质量均为m=1.0×10-2kg,乙所带电荷量q=2.0×10-5C,g取10m/s2。(水平轨道足够长,甲、乙两球可视为质点,整个运动过程无电荷转移)
(1) 甲乙两球碰撞后,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D,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求的甲的速度υ0;
(3)若甲仍以速度υ0向右运动,增大甲的质量,保持乙的质量不变,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范围。
答案:(1)0.4m (2)
(3)
解析:
(1)在乙恰好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的情况下,设乙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
,乙离开D点达到水平轨道的时间为t,乙的落点到B点的距离为
,则
联立①②③得:
(2)设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联立⑤⑥得:
由动能定理得:
联立①⑦⑧得:
(3)设甲的质量为M,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0)
(11)
联立(10)(11)得:
(12)
由(12)和
,可得:
(13)
设乙球过D点的速度为
,由动能定理得
(14)
联立⑨(13)(14)得:
(15)
设乙在水平轨道上的落点到B点的距离为
,则有
(16)
联立②(15)(16)得:
14.(安徽卷)伽利略曾设计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将摆球拉至M点放开,摆球会达到同一水平高度上的N点。如果在E或F处钉子,摆球将沿不同的圆弧达到同一高度的对应点;反过来,如果让摆球从这些点下落,它同样会达到原水平高度上的M点。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或弧线)下滑时,其末速度的大小
A.只与斜面的倾角有关
B.只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C.只与下滑的高度有关
D.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答案:C
解析:伽利略的理想西面和摆球实验,斜面上的小球和摆线上的小球好像“记得”起自己的起始高度,实质是动能与势能的转化过程中,总能量不变。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或弧线)下滑时,高度越高,初始的势能越大转化后的末动能也就越大,速度越大。选项C正确。
25.(四川卷)(20分)w_w w. k#s5_
如图所示,空间有场强
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长
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
的不带电小球
,拉起小球至绳水平后,无初速释放。另一电荷量
、质量与
相同的小球
,以速度
水平抛出,经时间
与小球
点下方一足够大的平板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取
(1)求碰撞前瞬间小球
的速度。
(2)若小球
经过路
到达平板,此时速度恰好为0,求所加的恒力。
(3)若施加恒力后,保持平板垂直于纸面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变,在
点下方面任意改变平板位置,小球
均能与平板正碰,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恒力。
(1)P做抛物线运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为
在D点的竖直速度为
P碰前的速度为
(2)设在D点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由于P与A迎面正碰,则P与A速度方向相反,所以P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30°
对A到达D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化简并解得
P与A迎面正碰结合为C,根据动量守恒得
解得
m/s
小球C经过s速度变为0,一定做匀减速运动,根据位移推论式
m/s2
设恒力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给以上二式带入数据得
解得
α=30°
(3)平板足够大,如果将平板放置到无限远根据题意也能相碰,此时小球C必须匀速或加速不能减速,所以满足条件的恒力在竖直线与C的速度线之间,设恒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则 0≤β<120°
在垂直速度的方向上,恒力的分力与重力和电场力的分力等大反向,有
则满足条件的恒力为
(其中0≤β<120°)
23.(四川卷)(16分)质量为M的拖拉机拉着耙来耙地,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前进的距离为s。耙地时,拖拉机受到的牵引力恒为F,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自重的k倍,耙所受阻力恒定,连接杆质量不计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θ保持不变。求:
(1)拖拉机的加速度大小。
(2)拖拉机对连接杆的拉力大小。
(3)时间t内拖拉机对耙做的功。
⑴拖拉机在时间t内匀加速前进s,根据位移公式
变形得
⑵对拖拉机受到牵引力、支持力、重力、地面阻力和连杆拉力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②③连立变形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连杆对耙的反作用力为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待测表满偏,流过的电流为Im。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有:
拖拉机对耙做功为
22.(浙江卷) (16分)在一次国际城市运动会中,要求运动员从高为H的平台上A点由静止出发,沿着动摩擦因数为滑
的道向下运动到B点后水平滑出,最后落在水池中。设滑道的水平距离为L,B点的高度h可由运动员自由调节(取;g=10m/s2)。求:
(1)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与高度h的关系;
(2)运动员要达到最大水平运动距离,B点的高度h应调为多大?对应的最大水平距离SBH为多少?
(3若图中H=4m,L=5m,动摩擦因数
=0.2,则水平运动距离要达到7m,h值应为多少?
解析:
(1)设斜面长度为L1,斜面倾角为α,根据动能定理得
(2)根据平抛运动公式
X=vot ④
h=
gt2 ⑤
由③-⑤式得
(3)在⑥式中令x=2m ,H=4m,L=5m,
=0.2
则可得到:-h2+3h-1=0
求出
0 137282 137290 137296 137300 137306 137308 137312 137318 137320 137326 137332 137336 137338 137342 137348 137350 137356 137360 137362 137366 137368 137372 137374 137376 137377 137378 137380 137381 137382 137384 137386 137390 137392 137396 137398 137402 137408 137410 137416 137420 137422 137426 137432 137438 137440 137446 137450 137452 137458 137462 137468 137476 447348
19.(4分) 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2)20℃时,在装有5g KNO3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 饱和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60℃,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2 。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NO3溶液时,溶解过程所需要的仪器有 烧杯和玻璃棒 。
18.(共4分)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未配平或无条件或无“↑”符号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
(2)乙装置收集氧气时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 助燃或氧化 性。甲、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优点是 操作简便、节能、安全等(答一点即可) 。
16.(每空l分,共3分)Ⅰ、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
Ⅰ.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用水、均衡的营养都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1)清新的空气属于 混合物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洁净的饮用水经过了净化,在净化水过程中常用 活性炭 吸附色素和异味。
(3)均衡的营养需要合理膳食。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食用水果蔬菜为人体补充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 维生素 。
Ⅱ.食品的安全、粮食的生产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
(1)不法商贩用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熏蒸馒头、生姜等,该过程发生了 化学变化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农作物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常用 pH试纸 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3)合理施用化肥可增加粮食产量,常用的化肥有K2SO4、CO(NH2)2、Ca(H2PO4)2等,其中属于氮肥的是 CO(NH2)2或尿素 。
17.(共3分)秦始皇陵铜车马、青铜仙鹤、树下仕女图等10件顶级国宝,聚首“2011西安世园会”。
(1)秦始皇陵铜车马出土时表面有一些铜锈,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推知还与空气中的 CO2或二氧化碳 有关。
(2)青铜仙鹤的主要成分是铜合金。一般来说,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其性能会发生改变,改变之一是 硬度增大或熔点降低 。
(3)树下仕女图的主要材料含有天然纤维,除天然纤维外,现代人们还使用合成纤维。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常用的化学方法是 燃烧 法。
15.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区分、分离、提纯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检验NH4NO3溶液和K2SO4溶液
NaOH溶液或Ba(NO3)2溶液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杂质石灰石
水或稀盐酸
从H2O2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MnO2
过滤或蒸发
区分失去标签的浓硫酸和稀硫酸
水或小木条
14.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1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12.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 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 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11.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10.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
B. 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冶炼金属
D. 化工生产中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CH3OH)
9.某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0 1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447348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斜面体A,在其粗糙斜面上静止一物块B。从某时刻开始,一个从0逐渐增大的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A上,使A和B一起向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则
在B与A发生相对运动之前的一段时间内
A.B对A的压力和摩擦力均逐渐增大
B.B对A的压力和摩擦力均逐渐减小
C.B对A的压力逐渐增大,B对A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B对A的压力逐渐减小,B对A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金属环用线悬挂起来,金属环有一半处于水平且与环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从某时刻开始,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则在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的过程中,关于线拉力大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于环重力mg,并逐渐减小
B.始终等于环重力mg
C.小于环重力mg,并保持恒定
D.大于环重力mg,并保持恒定
2.从地面以速率v0竖直上抛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由于受空气阻力,小球落回地面的速率减为v0/2,若空气阻力与运动速率成正比,则整个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以竖直向上为正)为下列图中的哪一个?
1.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5:1,原线圈电压u=311sin100πt(V) ,电阻R1=20Ω,R2=24Ω,电流表和电压表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的示数约为311V
B.电流表A1的示数约为0.20A
C.电压表V2的示数约为44V
D.电流表A2的示数约为1.4A
12.两根足够长的光滑的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底端接阻值为R的电阻。将质量为m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除电阻R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A.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金属棒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a→b C.金属棒的速度为v时,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D.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 13.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的虚线上方是一匀强磁场B,从虚线下方竖直上抛一正方形线圈,线圈越过虚线进入磁场,最后又落回到原处,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保持在竖直面内,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上升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
B.上升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
C.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D.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10.如图,一倾斜的金属框架上放有一根金属棒,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金属棒在没有磁场时处于静止状态。从t0时刻开始,给框架区域加一个垂直于框架平面斜向上的随时间均匀增强的匀强磁场,到时刻t,棒开始运动,在t0到t这段时间内,金属棒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
A.保持不变 B.不断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11.光滑曲面与竖直平面的交线是抛物线,如图所示,抛物线的方程是y=x2,下半部处在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是y=a的直线(图中虚线所示),一个小金属环从抛物线上y=b(b<a)处以速度v沿抛物线下滑,假设抛物线足够长,金属环沿抛物线下滑后产生的焦耳热总量是( )
A.
B.
C.
D.
8.
如图所示,要使铜环C向线圈A运动,则一定可行的是( ) A.磁场不变,使导体棒ab向右作减速运动 B.磁场不变,使导体棒ab向左作减速运动 C.使导体棒ab不动,磁场向外增强 D.使导体棒ab不动,磁场向外减弱 9.材料、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做成ab、cd、ef三种形状的导线,分别放在电阻可忽略的光滑金属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如图所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内,施加外力使导线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且每次外力所做功的功率相同,已知三根导线在导轨间的长度关系是Lab<Lcd<Lef,则( ) A.ab运动速度最大 B.ef运动速度最大
C.因三根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相同,故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同 D.三根导线每秒产生的热量相同
7.
在北半球,地磁场的水平分量由南向北,竖直分量竖直向下。北京平安大街上,某人骑车从东往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左车把的电势比右车把的电势高
B.自行车左车把的电势比右车把的电势低
C.图中辐条AB此时A端比B端的电势高
D.图中辐条AB此时A端比B端的电势低
5.
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相距为d,用导线将两极板与一个n匝的线圈连接,若线圈置于竖直向下的变化磁场B中,则两板间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油滴恰能静止,若线圈中的磁场变化情况和磁通量的变化率
分别为()
A.B增强,
B.B减弱,
C.B减弱,
D.B增强,
6.如右图所示,在2L≥x≥0的区域内存在着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纸面)向里,具有一定电阻的矩形框abcd位于xOy平面内,线框的ab边与y轴重合,bc边长为L。令线框从t=0的时刻起由静止开始沿x轴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随时间t的函数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4.
如图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信号处理系统采集的是R1两端电压,则此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A.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 B.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 C.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记数一次 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记数一次
0 137185 137193 137199 137203 137209 137211 137215 137221 137223 137229 137235 137239 137241 137245 137251 137253 137259 137263 137265 137269 137271 137275 137277 137279 137280 137281 137283 137284 137285 137287 137289 137293 137295 137299 137301 137305 137311 137313 137319 137323 137325 137329 137335 137341 137343 137349 137353 137355 137361 137365 137371 137379 447348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