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专著##学术专著出版#在学术领域,一本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往往凝聚着作者的智慧和心血。而要将这些智慧结晶呈现给广大读者,则需要经历一系列严谨的出版流程。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如何出版一本学术专著》,该书是贝壳学术出版作者团队在服务400余名作者、出版600余种书籍后编著而成,旨在帮助作者全面了解从书稿准备到正式出版的每一个环节。
01 书稿准备
大多数学术专著的出版是由作者本人发起的,所以在选题策划阶段跟一般图书不同,出版社不会进行大规模市场类图书所需的调研、策划等工作。通常是作者已经或者基本完成书稿后开始寻求出版。
这个阶段作者会有担心自己的选题能否出版,选择什么样的出版社更合适等问题。
02 选题提交
书稿初步完成后,需要向出版社提交选题,这是出版的第一个必要环节。贝壳学术出版要求作者提供相应材料。
选题表:包括书名、作者、著作方式、作者简介、内容简介、字数、选题价值等信息。
贝壳学术出版所需选题表
目录和样章:提供书籍目录和部分样章,有些选题也会要求提交全稿。
《如何出版一本学术专著》目录
03 选题论证
出版社接到选题提案后,会组织选题论证会,对选题进行评估。
学术价值:评估选题的学术创新性和研究价值。
内容质量:评价文章写作内容质量是否过关。
出版价值:分析书籍的潜在读者群和市场需求。
如果选题顺利通过,标志着作者最担心的是否能出版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选题会
04 确定需求
通过选题论证后,贝壳学术出版会与作者进行深入沟通,确定出版需求。
出版方式:确定是单独出版还是丛书的一部分。
出版细节:确定出版周期、交稿时间、版式、印刷等。
05 签订合同
双方明确需求后,签订出版合同,出版单位会提供固定格式的合同,将双方确定好的条款填好后,双方签字盖章,各自保存。
合同内容:包括书籍出版的各项条款,如版税、出版时间、版权归属等。
法律保障:确保双方权益受法律保护。
06 提交书稿
签订合同后,作者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提交完整且不需大篇幅调整的书稿。
格式要求:按出版单位要求的标准书稿,包括排版、注释、参考文献等。
附加材料:如图表、图片等需一并提交。
07 整理加工
贝壳学术出版的编辑团队会对书稿进行初步的检查、整理,使稿件达到审稿要求。
书稿检查:书稿的结构要完整,格式要统一,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要正确等。
文字处理:对书稿进行语言润色,修正语法和格式错误。
上面这些要求满足后,安排书稿排版、封面设计等工作并准备审稿。
08 审校书稿
整理加工后,进入审校阶段,我国的图书出版审稿实行“三审制”。
初审:由责任编辑进行,需要在通读全稿的基础上,对稿件的政治导向、思想倾向和价值、内容、体例、文字等进行全面审查和研究,对稿件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对稿件质量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复审:由编室主任(具有正、副编审职称)承担,复审需要在全稿的基础上对初审意见及需要特别注意的部分进行审读并出具意见。
终审:一般由社长、总编(具有正、副编审职称)承担,终审重点从宏观角度来审读稿件,把握政策方向、确定思想导向等。
审稿后还需要对书稿进行加工整理,修改并校对错误,为了加强质量管理,很多出版社从三次校对增加到四次,有的还增加了外部质检。
09 问题修改
出版单位审稿工作完成后,会把书稿返回,作者需要按照审稿意见仔细修改。
反馈沟通:与编辑团队保持沟通,了解修改要求。
反复修改:多次修改,直到达到出版要求。
10 再次整理加工
出版单位会将书稿再次整理加工,确认无误后准备发稿:
最终排版:进行封面设计和内页排版,确保美观和实用。
校对核实:进行最终校对,核实所有内容无误。
11 申请书号和CIP
贝壳学术出版会为书籍申请书号(ISBN)和CIP数据,书号和CIP是由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发放,书号和CIP是一本书正式出版的标志,鉴别一本书的真假或是否出版可在中宣部出版物数据中心网站查询。
书号申请:向相关部门申请书号,确保书籍合法出版。
书号
CIP数据:提交书籍的出版信息,获取CIP数据。
CIP数据
12 制作样书
书号申请完成后,进入样书制作阶段。
样书印刷:印刷少量样书供作者和出版社审阅。
样书审阅:确认样书质量和内容无误。
13 正式出版发行
样书确认后,进行正式出版和发行。
大规模印刷:根据市场需求印刷书籍。
推广发行: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和销售,如书店、电商平台等。
贝壳学术出版,每天科普出版相关知识,让你的图书出版更容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