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山外贵州人①|韦天贵出山“闯广”创业记

诗佳网

开栏语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已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目标。一直以来,“东部缺工,西部富余”的结构性矛盾始终存在。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贵州“六六稳岗就业计划”的部署,贵州劳动力跨区域就业之路更加平坦便捷。

大批贵州人通过各类渠道走出山外追逐梦想,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贵州籍企业家、务工人员,同时也有为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的经理人。即日起,《贵州日报》推出“探访山外贵州人”系列报道,聚焦这三类在山外追梦的贵州人,以他们的故事,展示贵州通过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力推动兴业、务工、稳岗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

>>>>>>>>>>>

在这个避暑旅游旺季,安顺古城的新“员工”频频引起游客围观。这名新“员工”堪称全能,不仅能提供导游讲解、票务咨询、应急指引等服务,还能在游客面前大方展示舞蹈,重点是:这是一个AI人形机器人。

将AI人形机器人运用于文旅场景,这是深圳市天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盛物联)总经理韦天贵的新“试验”:“科技赋能古城文旅,如果这个项目验证了AI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适配能力,那就能推广到更多领域。”

探访山外贵州人①|韦天贵出山“闯广”创业记

在深圳打拼20多年,走出贵州山村的韦天贵,睡过公园的长椅,尝过创业的失败,一路摸爬滚打,在这个城市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法,与家乡的联系也越加频繁。

天盛物联有一半以上的员工来自贵州,韦天贵也时常动用自己的人脉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促成了不少项目落地。他认为,这些作为并非是对家乡的“回馈”,而更愿称之为“分享”。韦天贵说,他曾经历过的艰辛正是当下许多贵州农村青年正在经历的艰辛,那他走过的路便也是一条可复制的路。

走出大山 开启“闯广”之路

韦天贵家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丁旗镇的一个小山村,直到读初中时家里才通上电。家里三兄弟,韦天贵排老二。农村孩子除了读书,操持家务、农活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安顺曾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地区,云马飞机制造厂离韦天贵家不到5公里。当时看到工厂的工人们穿着整洁合身的工装,制造着国内最先进的机器装备,这让韦天贵看到的是与农村截然不同的生活。他在两种不同生活的对比中明白:唯有掌握知识和技术才能改变命运。

探访山外贵州人①|韦天贵出山“闯广”创业记

中学毕业,韦天贵选择了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成了一名电气工程师。

步入学校,就是迈出大山的第一步。离开村庄那天,韦天贵就暗下决心,坚决不回头,一定要在外闯出自己的天地。“族旺留原籍,家贫走他乡。”多年后,他用这句话解释了自己的执着。

在贵州,许多地方的人去广东闯荡。毕业后的韦天贵,也通过实习的机会成为“闯广”大军中的一员。

他和同学来到广东省惠州市的一家电子厂,作为储备干部,在流水线上管理100多名工人。每天两点一线,生活就像这四面筑起围墙的工厂一样密不透风,直到2001年7月,他突然感受到真正的恐惧。当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一周后韦天贵才得知这一举国欢庆的消息,而此时厂外的世界早已恢复平静,他的兴奋来得太晚了。

韦天贵决定逃离。

次年3月,实习结束,大多数同学回到家乡,而韦天贵则选择去深圳,听说那里机会遍地,自己一定能找到立足的地方。

探访山外贵州人①|韦天贵出山“闯广”创业记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美好。那时的深圳须有边防通行证才可进入,对此一无所知的韦天贵被卡在关口手足无措。最终成功办理的临时通行证期限为一个月,这意味着,他必须在这短短一个月中找到工作才能顺利留下。

囊中羞涩,无处落脚。韦天贵在公园的长椅上睡了两天,又咬牙花了300元,在荔枝园里租了一间没有风扇的铁皮房勉强住下,一个多星期后才找到工作。

此后5年,韦天贵一直没有回过老家,每个月只有一张从邮局取回的汇款单让父母知道儿子还活着。这5年里,韦天贵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直到2005年,在一家上市公司做到技术总监,他才回乡见了父母一面。

艰难创业 把企业当孩子养

在后来的10年中,韦天贵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潜藏的机遇和挑战。这也是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10年,灵感的火花无处不在,每天都有新的概念推出、新的技术涌现。韦天贵不断自我更新,他从技术转型为销售,每个月只有一个星期待在深圳,其余时间都在全国各地出差,走遍了几乎所有省份的地级市。在这10年中,他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成为一家初创公司的小股东,开发了最早的手机支付系统,却因市场问题最终折戟。

2015年,韦天贵32岁,正是创业的最佳年龄,已有经验积累,热情还在燃烧。他从首次创业失败的阴霾中重新站起来,组建团队重新开始,很快锁定了自己刚来深圳时就做过的安防类产品,提出“消灭钥匙”的概念,集中火力投入到人脸识别和指纹锁的普及。

探访山外贵州人①|韦天贵出山“闯广”创业记

深圳市天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初期,和很多创业者一样,巨大的生存压力常常让韦天贵整夜睡不着觉,他索性起来跑步,用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调节情绪、舒缓压力。同时,通过不断读书进修和学习提升认知及视野,先后到山东大学、湖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就读物联网专业和EMBA,并获得硕士学位。跑步和读书让他的身体和大脑都在不断补充能量,他感觉自己的齿轮又开始转了起来。

深圳是国内科技发展的前沿,也是创业者的摇篮,想要在几十万个大大小小的企业中求得一方生存之地,这是个不小的挑战。

“有人把企业当猪养,养肥了就卖掉。但我更想把企业当孩子养。”后来的10年,天盛物联这个“孩子”在韦天贵的筹谋下,逐渐成长壮大。

探访山外贵州人①|韦天贵出山“闯广”创业记

抢到了人脸识别技术的风口,韦天贵并未就此满足,2017年,他又投入到数字货币技术开发,很快推行到企事业单位食堂等场景。

2019年底新冠疫情期间,各种场所都需要测温,他发现人工测温有种种弊端,便带领公司技术研发经过7个通宵的“战斗”,开发出全球第一台基于AI人脸识别热成像测温的终端,并迅速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地铁等全国上千个政企校园和社区场景大规模商用。2022年,韦天贵进一步突破技术壁垒,推出行业领先的电子哨兵系统,产品覆盖全国18省市数十万场景,也因此获得了深圳市科技防疫先进单位、第四届“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等荣誉。

情牵家乡 “跑”出发展机会

“技术驱动发展,责任回馈社会”一直是韦天贵信奉的理念。他总结出一个“先集中火力研发,成功推出样本后,再由点及面广泛推广”的模式。近几年,他也秉持这种理念和模式,参与到贵州的发展中。

2023年,“村BA”“村超”陆续火爆全球,无数人涌入这两个“网红”球场观看比赛,天盛物联成熟的人脸识别技术在此时派上用场。韦天贵根据“村BA”“村超”的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优化,研发的AI双层安保智慧场馆产品被运用到这两大场馆中,即使最高峰时期有五六万人入场,系统依然运行稳健。

探访山外贵州人①|韦天贵出山“闯广”创业记

与此同时,随着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上涨,韦天贵也看到了新能源充电桩的发展前景,在最优资源早已被首批入场的国企、央企占领的情况下,他选择地级市以下的下沉市场,以“智慧新能源充电桩+金融化债”的创新模式向安顺、六盘水等多地进行推广。

在韦天贵的观念中,能复制的不仅有产品研发推广模式,还有自己的创业经历。

他常现身家乡的学校,向年轻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常出现在贵州组织的广州、深圳企业招聘专场中,公司和省内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贵州的年轻人提供了不少工作机会。“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机会,希望能‘复制’更多像我一样的人,多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随着近两年在家乡业务的拓展,他在贵州也设立了分公司,“招聘的贵州员工可以在当地工作,享受深圳的待遇。”对待员工,他毫不吝啬。

探访山外贵州人①|韦天贵出山“闯广”创业记

韦天贵还有一个回贵州的理由——跑马拉松。自2016年用跑步缓解焦虑开始,韦天贵就成了不折不扣的“跑马”爱好者,在全国各大马拉松赛场和戈壁滩徒步的活动中结识了更多企业家朋友。对于爱好运动的企业家而言,赛场不仅是健身场景,也是一个效果不错的社交场景,韦天贵时常邀约朋友们去贵州“跑马”贵阳、六盘水、镇宁黄果树……跑步之余,他也没忘了给家乡牵线搭桥,促成合作。

如今,天盛物联早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韦天贵也获得了“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广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但他的神经从未有一天放松过。他提起不久前参加的六盘水马拉松:“那天跑到一半,突然下起了暴雨,身边陆续有人离场,但我还要继续跑,只要上了赛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跑完这一程。”他回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那排马拉松完赛奖牌,金灿灿,十分耀眼。

策划/陈麟

统筹/周黎兵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