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头一回到沙雅县参加围棋比赛,没想到南疆还有围棋氛围这么浓厚的地方。”12岁的乌鲁木齐女孩周亦诺10月28日参加2017年“华夏基金杯”中国围棋之乡联赛“胡杨杯”沙雅分站赛时,激动地说。
沙雅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由西向东,蜿蜒流淌,横穿县境达220公里,塔河两岸有着全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320万亩原生态胡杨林,并于2008年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世界最大面积的原生胡杨林”证书,这是人文沙雅的一张古老名片;而2011年,沙雅县又有了一张带着时代气息的名片,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全国围棋之乡”称号,这让沙雅在国内棋界赫赫有名。如今的沙雅,已不仅连续举办了九届沙雅县国际胡杨节,也举办过多种围棋赛事,来宾和当地居民赛完围棋看胡杨,赏完胡杨下围棋,这成了沙雅生动的人文景致。
10月28日至30日,“华夏基金杯”中国围棋之乡联赛“胡杨杯”沙雅分站赛迎来了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及来自甘肃、北京、广东、广西、南京、汕头、内蒙古等地围棋界的精英们,他们赏胡杨、论围棋,各抒己见。新疆棋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新疆奥生围棋负责人刘增力表示:“我们要让沙雅的围棋伴着胡杨一起成长!”胡杨与围棋,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事物,因为某种精神内核有机地联系到了一起,围棋,因为在对弈中考验棋手的专注和坚持而极具吸引力,胡杨则以在贫瘠的盐碱地里与自然界顽强地抗争闻名于世。
围棋胡杨两相宜
郁郁葱葱的胡杨延绵不绝,带有浓郁人文色彩的围棋活动也浸染了整个县城,围棋和胡杨,在沙雅,是那么契合、相宜。
这绝不是妄言,对于沙雅这样一个人口仅有27万的小县来说,下围棋的人数已经超过了2000人,这个数字不算庞大,但它能让你在沙雅处处感受到围棋的氛围。即使你身在塔里木河畔的塔河管委会(以前称为二牧场)的胡杨林中,除了看到游人,也能在2008年10月末落成的,占地300多平方米的“聂卫平棋室”里看到下围棋的人,下围棋,已经成为沙雅县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
沙雅,因胡杨而美丽,也因围棋而芬芳
此次前来观摩和指导中国围棋之乡“胡杨杯”沙雅分站赛的王汝南主席感触很多,他说:“我来沙雅仅仅两天,就对沙雅有了全新的认识,没想到围棋活动在这里开展得十分活跃。下围棋有一种教化功能,它可以使人变得儒雅,心灵受到熏陶。在沙雅开展围棋赛事或活动,这对于继承、弘扬、发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更深层的意义,也是我们开展围棋活动的动力所在。”
沙雅县委书记秦研科对围棋也十分推崇,他说:“自古就有‘人生如棋’的说法。正如元代学者虞集所说,‘夫棋之制也,有天地方圆之象,有阴阳动静之理,有星辰分布之序,有风雷变化之机,有春秋生杀之权,有山河表里之势’。因此,围棋是智慧的象征,棋形的绝妙组合体现了一定的审美价值,其高度的艺术性和浓厚的趣味性备受人们喜爱。相信五湖四海来沙雅参加围棋比赛的宾客,能在这里感受到‘世界胡杨公园、塔河人文画卷’的魅力。”
沙雅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夏帕克提·吾守尔心怀胡杨情结,他说:“金秋胡杨情如火,美丽沙雅客如云。在沙雅举办围棋赛事,各省区市选手在棋盘上寸土必争,给了彼此学习和切磋的好机会,选手们在场下友好相处,也会令各兄弟省份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更和谐。”
浙江衢州女选手吕茵菲感慨万千:“来沙雅参赛,是我头一次出远门,这里浓厚的围棋氛围和群众高超的下棋水平令我瞠目,这出乎了我的意料。”吕茵菲的父亲吕晓峰也对沙雅县的围棋氛围赞赏有加,他说:“我们在县城走了走,看了看,各族小孩都在下围棋,这让我们感到吃惊又欣喜。”
倾力打造围棋之乡
沙雅县政协副主席阙新力是个热心于推广围棋事业的人,他对围棋在沙雅县的发展如数家珍。他回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支边青年给沙雅带来了围棋文化,上海知青沈渊就是其中之一,他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20世纪六十年代初响应党的号召,在沙雅县二中教书,在教学之余,他培养和影响了一批围棋爱好者,为他们今后在围棋方面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而又深厚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培养出来比较突出的围棋人物有刘增力、高飞、郭靖等人,也包括阙新力。
2008年,在刘增力、陈伯勤、阙新力等人的努力下,沙雅县成功举办了“沙雅杯”中国西部六省区第四届围棋邀请赛,共有来自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六省(区)的32名棋手参赛,本次大赛是自治区体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此大范围、高水平的围棋赛事在新疆举办还是第一次,“棋圣”聂卫平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在大赛中进行了“一对六”(车轮大战)围棋表演和交流。同时,沙雅县还在沙雅县幼儿园、小学开设了围棋、国际象棋课程,并举办了“千童”棋类表演赛,规模宏大。从此,塔里木河两岸,围棋文化活动蔚然成风。
2010年,沙雅县举办了新疆首届少儿围棋邀请赛,2011年举办了新疆第二届少儿围棋赛,目的是将沙雅打造成一个既有人文景观,又有自然景观的县城。每次围棋比赛参与人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始料未及,同年,沙雅县被授予“中国围棋之乡”称号。在沙雅胡杨林深处的聂卫平棋室,中国围棋泰斗级人物刘小光、张文东等也先后来到这里传授棋艺。围棋,成了塔里木河文化诸多组成元素中耀眼的一颗新星。
多年来,沙雅县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发展和支持新疆的围棋事业。阙新力表示,在全县各社区、学校和乡镇,通过“种”围棋、“育”围棋、“享”围棋的方式来淡化宗教氛围,用围棋这种丰富健康的正能量文化内涵来填充和丰富全县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围棋负载着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在新疆广泛开展围棋活动,寓教于乐、对强化中华文化,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认同中华文化传承,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沙雅县第三小学二年级(6)班的学生艾孜海尔·依明江学围棋两年了,他对围棋有着自己的理解:“围棋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很多哲理,我要好好学下围棋,让国粹发扬光大。”
如今,在沙雅,不仅可以听到塔里木河畔胡杨的歌唱,还能听到,与围棋有关的故事,也是胡杨歌声中的内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