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屋产假星巴克外卖达729单,在丹麦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叔叔是厨师出身,90年代的时候就去了国外,国内一个月赚100多块的时候,他在丹麦刷盘子就赚8000,在那定居了30多年,去那的第5年就盘下了个餐馆,还在当地买了3套别墅,娶了个丹麦媳妇。
90年的时候,我叔叔从部队转业回家,因为一直在部队炊事班,练就了一身好厨艺,所以转业之后直接就进了饭店。
当时的饭店大厨和老板是亲戚,凭借着关系上位,在后厨说一不二,处处打压别人,我叔叔一直干了两年也没什么起色,厨艺再好也只能做个二厨,一个月一百来块钱。
我叔叔觉得,一直这么做下去也不会有出头之日,于是就直接辞了工作,打算做点小买卖,正当他发愁做什么的时候,一个战友突然找到了他,说是要出国了,在出国之前打算跟同班战友聚聚。
聚餐的时候,战友在酒桌上说自己这几年在国内混得不好,所以想去国外发展发展,有想去的可以跟他一起做个伴,我叔叔感同身受,连去国外干啥工作都没问,就留了战友电话,说回家准备准备,过一阵子跟他一起出国。
一开始家里听到这个消息,都极力反对他出国,怕出危险,但最终拗不过我叔叔,后来他就真的出国去了丹麦。
他走后的第二年,家里边才收到了一封信,说是在那边过得很好,工资比家里高几十倍,他准备干个几年,攒够了钱就回国,然而这一走,就是三十多年,虽然偶尔也回国,但是很少在家常住。
前几年去丹麦出差,正好去的我叔叔所在的城市,到他那的时候,我才知道,他这几年苦吃的真值,日子风光无限,他在丹麦置办下了个中餐馆,在哥本哈根的郊区买了三套别墅,还娶了个当地人当老婆。
初到丹麦,困难重重刚到丹麦的时候,我叔叔和他的战友一句英文也不会,丹麦语更听不懂,再加上只有初中文凭,啥也不会,只能去华人聚集区打工。
两个人摸索着去了一家中餐馆做刷碗工,每天就是打扫桌子、传菜、刷碗,两个人每天都要做很多体力活。
每天除了工作,两个人还要抽空学英语和丹麦语,因为餐馆平常除了要接待华人,还有很多丹麦本地人来,点菜、上菜的时候如果会说英语或者丹麦语,才有可能会收到小费。
漂泊异国他乡,只为散碎银两虽然生活很苦,但是让我叔叔他们比较欣慰的是工资很高,一个月有9000多克朗,当时兑换人民币能换8000多块钱,和在国内当二厨的时候的一个月100多块相比,要多太多了,基本上两个月就能回国当万元户了。
后来时间久了,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语言也越来越熟练,挣得也越来越多,干到第5年的时候,他们的老板打算回国,于是就打算把餐馆转让了,我叔叔他们两个人,拿出了所有积蓄,差不多100万,盘下了这个中餐馆。
异国他乡遇贵人原本以为有了这个餐馆,生活算是有了指望,再也不用刷盘子了,没成想,因为第一次在国外开饭馆,很多法律条文都不懂,在报税、卫生等方面踩了不少坑。
后来有一个当地的丹麦老头经常来店里吃饭,非常喜欢我叔叔的手艺,一来二去就和我叔叔混熟了,他说他是个会计,快退休了,平时很清闲,所以主动提出想帮我叔叔的忙,替他报税,教他饭馆相关的法律。
在这个老会计的帮助下,他们才算是稳定创业,后来我叔叔还把老会计小女儿拿下了,如今大别墅住着,生了两个儿子,一家子非常幸福。
初到丹麦我的个人感受1. 丹麦人痴迷喝酒
刚到我叔叔家的时候,我丹麦婶婶拿来款待我的不是咖啡也不是茶,而是一提啤酒!
当她给我倒酒的时候,我以为是要开饭了,然而,初次见面寒暄了得有三四个小时,就这么一直干喝啤酒,连下酒菜都没上,他家15岁的小儿子,也毫不避讳,拿着啤酒当水喝,酒量比我还大,我叔叔婶婶都不带管的,还说这在丹麦很正常,无论是工作、交友,还是学生联欢,酒都是必需品。
2. 丹麦人看上去个个都比较冷漠,但内心热情,喜欢热闹
在我叔叔家住的时候,还有很多不适应,因为除了我叔叔,其他人最开始都不怎么热情,基本上全程冷脸,我主动跟她打招呼的时候,只是回了句“你好”,不过在招待我方面,一点不差,每顿饭都做满满一桌子丹麦特色美食,后来他们一家人还经常让我去他家做客,带我一起出去旅游,虽然还是话少,但明显感觉他们待人还是很热情的。
3. 丹麦人很看重信任
丹麦人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看得非常重,我婶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与人之间能互相信任,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就比如,我经常能在咖啡馆和图书馆看见一些人,去上厕所的时候,不会收拾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手机、电脑就在座位上放着,也不会有人偷拿,高度的信任给人一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全感。
关于丹麦生活的一些见闻1. 丹麦收入非常高丹麦全民的收入都很高,丹麦人的平均月收入能达到40996克朗,合人民币3.8万多,中位数也能达到每月39800克朗(人民币37000多),这意味着在丹麦有一半以上的人收入都在30000以上,有时候我舅舅都吐槽,这些年,人工的费用越来越高,找个刷盘子的员工都的一万七八才有人来。
2. 丹麦人很讨厌加班
丹麦人对加班的容忍度几乎为0,在丹麦,每周工作37小时是法律规定,但大多数丹麦人,一周只工作35~36个小时,基本上每个员工都会提前半小时下班,下午5点想要在公司找到个人都很难,相比加班,他们觉得回家接孩子更重要。
3. 丹麦人很喜欢自行车
虽然丹麦人挣钱很多,但是他们普遍不喜欢开车,基本上都是骑自行车出行,满大街全是自行车,可能因为公共交通和打车太贵,不少丹麦人出行首选骑自行车,他们对自行车的喜爱程度甚至比荷兰还高。
4. 丹麦的消费水平高得离谱
在丹麦,消费非常贵,比如一个鸡蛋要1.8人民币,贵的4块钱一个,黄瓜7.5元一根,随随便便在外边吃顿饭都要四五百,要是吃中餐那就更贵了,在我叔叔的饭店,一道川菜就得148,就这,他还说是平民价。
5. 丹麦的出租车一般人打不起
丹麦大街上跑得最多的就是奔驰出租车,一般人根本不敢坐,因为实在是太贵了,上车20多人民币起步,一公里要加10块人民币左右,有的出租车按距离算完账,还要按时间再算一遍,要两分钱,有一次我在哥本哈根市中心打车,3公里的路程要了我200多块钱,打车打到心疼。
6. 丹麦人喜欢在夏天举行酒狂欢节
丹麦人爱酒如命,在丹麦,16岁就可以合法买酒,七八岁的小孩在家里拿着啤酒当水喝,父母基本不管,在他们的观念里,喝酒那种晕乎乎的感觉是快乐的来源,每年夏天来临,伴随着他们最喜欢的阳光,他们总要来场啤酒狂欢。
7. 丹麦美女帅哥很多
在丹麦,美女帅哥非常多,原本以为欧洲只有荷兰人普遍大长腿,没想到丹麦也是如此,长腿帅哥美女数量很多,尤其在哥本哈根,美女颜值非常高。
8. 丹麦是“美食荒漠”
和其他北欧国家差不多,丹麦几乎没有美食,堪称是美食荒漠。
餐桌上就那么几样东西,不是土豆泥就是黑面包,要不就是炸薯条和沙拉,毫无口感可言,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不过丹麦的蛋糕和三明治口味还不错。
9. 丹麦的福利非常多
丹麦自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是因为他们国家的福利待遇非常好。
首先,育儿津贴,永居和本地公民都可以享受。丹麦的育儿津贴按季度发放,一直发放到孩子18岁,全算下来18年一共可以补贴孩子父母22万多克朗,合人民币20.7万,平均每年能补贴10000多人民币。
除此之外,像35天带薪年假、旅游补贴、夫妻产假、失业补助、养老保险、全民医疗等等之类的福利也是比较齐全的。
10. 丹麦全民交税,收入很平均
在丹麦,没有个税起征点一说,所有人都要交税,只要你挣钱,就得交税。
丹麦个人所得税分成三个档位:年收入在0~48913克朗之间的,需要缴纳8%的税;48913~521304克朗之间的,要缴纳41%的税;年收入超过521304克朗的,需要缴纳55%的税。
也就是说,只要你在丹麦赚钱,基本上就能达到二档交税区间,就要从工资里扣掉41%,拿去交税。
而抽走的税,基本上都拿去维持国家福利、补贴儿童、补贴穷人了,所以丹麦的贫富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常年维持在0.29(比较平均)的水平。
11. 丹麦的国鸟是白天鹅
到了丹麦才知道,安徒生当年写的《丑小鸭》是根据现实来的。
丹麦人非常喜欢疣鼻天鹅,全欧洲四分之一的疣鼻天鹅都在丹麦,丹麦还被誉为“天鹅之巢”那种从丑小鸭成长为白天鹅的一生让丹麦人引以为豪,他们喜欢称天鹅是“自豪而美丽的鸟”。
写在最后对于那些喜欢安静、自由、安逸的人,丹麦绝对是天堂一般的存在,正应了丹麦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在丹麦生活,真的很幸福,没有压力,没有焦虑,不过也缺少很多烟火气,对于喜欢热闹的人来说,生活在丹麦绝对是一种折磨。
星巴克生孩子有补助吗?
答:星巴克女员工生孩子有补助!国家有规定!为了鼓励生二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夫妻双方都有产假,允许女职工带孩子喂奶,比如补助等!
如今政策好,人民生活比密甜!
注册会计师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难考吗?
注册会计师证书,其高含金量决定了它的考试难度,那么,被国内考试界誉为“天下第一考”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难考吗?注册会计师考试每个科目的难度分别是怎样?哪一科最难?哪一科比较简单?每年各科的考试通过率又是多少?
相信很多注会考生朋友们特别想了解。下面,小编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历年考试分析报告,并结合自身多年来的CPA考证经历,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各科目通过率及难度系数进行简要分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报名及出考情况:
(一)报名情况:
2021年,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数为139.28万人,综合阶段报名人数2.8万人。
考试报名人数、科次对照表
各科报名人数及增幅
(二)出考情况:
专业阶段每年的平均出考率只有30%多,所以,如果能坚持复习,最后正常参加考试,你就已经打败了近70%的考生。综合阶段出考情况几乎正好跟专业阶段相反,平均出考率都在70%以上。
2013-2021年专业阶段报名和出考趋势图
2013-2021年综合阶段报名及出考趋势图
二、历年考试合格人数及考试通过率分析:
(一)专业阶段:
总体来看,自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以来,考试的难度比改革之前要降低不少。改革之前,每年各科的通过率基本维持在15%左右,而改革之后,各科的通过率基本都达到20%以上,有些科目在某些年份通过率甚至达到了30%以上,只有个别年份,个别科目会出现15%左右的通过率。所以说,现在还在备战CPA考试的考友们要坚定信心,用心认真复习,通过考试已不再是传说!
2013-2021年专业阶段考试整体合格情况
根据中注协公布的数据:2021年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的考试通过率与2020年大体相当。参照注协会刊中正式公布的2013年至2019年考试合格率,2021年的专业阶段通过率,与2019年几乎一模一样:均为22.91%。
2013-2021年专业阶段各科通过率
下面从会计、审计、财管、经济法、税法、战略等6个考试科目,分别来看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历年通过率:
2013-2021年会计考试合格情况
2013-2021年审计考试合格情况
2013-2021年财管考试合格情况
2013-2021年经济法考试合格情况
2013-2021年税法考试合格情况
(二)综合阶段:
根据中注协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的考生共有28532人取得合格成绩,合格率为72.77%。
2013-2021年综合阶段考试合格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改革后的注会综合阶段考试每年的通过率几乎都保持在70%以上,所以,只要坚持下来,咬牙考过专业阶段6门课程,就完全可以说基本已经拿下了CPA证书!
三、我个人的CPA考证亲身经历:
对于考试的难或者易,往往都不是绝对的。正所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古人的总结很到位,很透彻。其实,对于任何一门考试,只要你用心去学,认真备考,没有考不过的。考试的难或易,往往在于自己的复习程度和付出的多少。付出得多,复习得充分,那么考试就会觉得很容易;付出得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按计划认真复习,那么再简单的考试也会觉得很难,很难!
注册会计师考试也一样。当你认真复习了,真心付出了,CPA考试就会变得不那么难;如果你学学停停,报名的时候信心满满,雄心壮志,后面的复习却拖拖拉拉,常常不在状态的话,考试的时候就会心里发慌,甚至连考场都不敢上。
在我的CPA考试备考过程中就曾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我最早是从2006年就开始报名,总是报名的时候觉得自己精力旺盛,一年报全科都没有问题,所以从2006年-2009年,我几乎每年都报全科,报完名后的一两个月,我还是可以按照计划一科一科的复习,但是越往后面就逐渐放松了,几乎每年都没有坚持学完。CPA的教材几乎每年都变化很大,所以考试教材、习题、网课等每年都需要重新买,学习和考试没有进展,钱倒是花费了不少。由于没有认真学习,到考试的时候,心虚的不得了,期间有好几次我连考场都没去,去参加考试的,考试成绩也基本都在30-50分之间,浪费了好多年的青春。
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由原来的考试5个科目(会计、审计、财管、经济法、税法),变为“6+1”,即由原来的单纯只考5科,变成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个考试阶段,专业阶段变为考6科(会计、审计、财管、经济法、税法、战略)。
2010年-2012年,由于我重点打算攻克中级会计师和税务师,这几年我就没有报考。再次报名是在2013年,那时中级会计师和税务师基本都考完了。那时候作为会计人,总是觉得没有拿下财会领域最有含金量的证书,会是会计生涯中的一大遗憾。所以从2013年开始,我又再次踏上了备考CPA考试的征途。但是那几年学习总是不在状态,2013-2015年每年都是只报了名,后面都没有勇气去考场参加考试。就这样,又浪费了好几年的大好时光。
我真正认真备考CPA考试应该是从2016年开始,虽然陆陆续续报考近10年了,连一科都没有通过,说起来其实挺丢脸的。不过说实话前面的10来年,我简直像是去打酱油的,没有一年是认真备考,更没有一年是从开始一直坚持到考试结束的。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放弃了备考,逃离了考场。老话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己没有怎么付出,又怎么会有所收获呢?
2016年我依然又延续前面的一贯作风:报全科。现在想想,那时真的是有钱烧的,纯粹浪费钱。报了6科,真正上场考试的只有4科,最后考试成绩下来,报6过1(通过了税法),这么多年下来终于突破了0,当时确实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有了再继续下去的动力。
有了2016年零的突破,2017年就像打了鸡血一般,又像往年一样信心满满,想一年通过剩下的所有科目,于是一口气把余下的5科全部报了名。2017年复习效果确实比以前年份要好很多,基本上每门都进行了3轮复习,跟着网校老师的进度,从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这样一路坚持到最后的考试。虽然当年的考试成绩没有很圆满,报5过3(通过了会计、财管、经济法),但是也算是不错的了。审计和战略意外败北,心里很是郁闷,其实考完感觉最有把握的就是这两科,可是成绩出来后,反而却是这两科没有通过,也许当时是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吧!
2018年,只剩下了审计和战略两科,备考起来时间感觉充裕了许多,也是三轮复习,听课、看讲义、做习题,是我那一年下班后和周末的主要任务。经过认真复习,这一年,审计和战略两科毫无悬念地通过了。当查分页面跳出那个醒目的红色“后”字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激动和喜悦:CPA专业阶段,终于结束了。当然,这份激动和喜悦的背后,要感谢家人们在我备考期间的默默付出,正是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和理解,我才能毫无顾虑地复习备考,直到通过专业阶段所有考试。
2019年,我报名参加综合阶段考试。有了前面几年专业阶段课程的学习,综合阶段的备考相对就轻松了很多,因为综合阶段考试的内容几乎都是以专业阶段的为主,只是考查的方式不一样而已。经过近半年的复习,最终我顺利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好像当年的成绩迟迟没有公布,结果查分网站被网络高手破解,好多人提前1天查到了成绩。遗憾的是,综合成绩的截图我找不到了,不过成绩不高,好像只有68分。
这一年顺便报名参加高级会计师考试,最后裸考通过。(高会是开卷考试,如果有注会的基础,考试一点不难)
后记:注册会计师考试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考,现在每年的考试都有好几十个一次性通过专业阶段6科考试的学霸。当然,我们不是学霸,绝大部分都是平凡的普通人,我们不要求一年过6科。合理安排时间,做好复习计划,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在职考友们一年备考并通过2~3科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这样,我们计划用2~3年来完成专业阶段6科考试,然后再用1年时间,完成最后的综合阶段。用3~4年时间完成整个注册会计师考试,既不耽误工作,也不会太影响家庭和生活,毕竟考试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而考试只是我们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
切忌:报考的时候贪多浪费钱财;备考的时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就是胜利,往往再坚持一下,成功就在前方不远处!
(备注:文中的部分图表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老公一人挣钱?
只能说一句:你找的老公不咋地!
结婚之后,小夫妻的生活,要公婆出钱,有点奇葩!因为男女之间结婚了,大家都是成年人,成年人对自己的生活应该是有一个规划,而不是应该想着公婆,或者是岳父母!
小夫妻结婚之后,什么时候过什么日子?都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计划,就算是有意外,这种意外也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就接受!
结婚之后,想要依靠公婆,或者是说父母过日子,只能说这两夫妻都不会过日子!
怀孕之前该存多少钱养孩子?夫妻俩只要计划好,老公有多少收入?家庭受开支怎么计划?而且没钱的夫妻没有几个会让一怀孕之后就不上班!像我同事在她产前一周才开始停止工作,产假一结束,她马上就开始上班!
生活要有规划,怎么样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这夫妻两个人现有的能力下去过!再就是现在许多夫妻结婚,基本上有了房子,过一下日子,穷日子穷过,富日子富过!有多大的鸟,做多大的窝,根据自己的能力过日子,这一点很重要!
一个月的工资就是5000块,还想天天奶茶和星巴克,自己没车出门就想打车,更想要专车;粗茶淡饭吃不惯,需要穷讲究,那么日子肯定是过不下去的!
有钱买鲜花,没钱摘一把狗尾巴草;有钱喝星巴克,没钱你泡杯小菊花;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精致,这才是自己的生活态度!
有什么是你去过新加坡才知道的?
没去新加坡之前,觉得街道干净,是因为人文素养高,去了之后才发现只是表象;原以为新加坡有70%的华人,是个亲近友好的国家,其实骨子里介意我们用华人的身份来定义他们。
因为工作的原因,去过几次新加坡,也居住了几个月,我来说一说,我眼里的新加坡是什么样。
01:新加坡的社会现象1.新加坡的街道干净,更多是罚款制度起的作用
新加坡被称为世界上最清洁的城市之一,刚开始踏上新加坡的这块土地,确实被一尘不染的街道所震撼,和日本的城市有些相像。
但日本的“干净”缘于民众们内心的自觉,而新加坡不太一样,新加坡的“干净”很大程度是靠着各种各样的罚款来约束。
2.在新加坡,男人没有买房的压力,女人没有做饭的烦恼
新加坡人从来不用担心买房,当然也没有高房价这个概念,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组屋制度
新加坡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可以向政府申请组屋,价格只有商品房的1/5,而且是永久的产权。如果不是新加坡人,能拿到永久居住权并且符合一定的条件,也是可以申请组屋的。
商品房
组屋是平民的福利,申请有条件的,月收入在6万人民币以下,对于富豪们来说,需要自己买房,房价跟我国的一线城市差不多,但是对富豪们来讲,房价不是问题,买房也没有什么压力。
新加坡的很多住宅没有设计烟道,所以油烟很难排出去,再加上新加坡实行严格的无烟制度,家庭安装油烟机就一定要申请牌照,但是申请又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所以很多家庭就选择不安装油烟机,平时在家就做做西餐或者水煮菜,油烟大的炒菜直接放弃,很多时候新加坡人会选择去外面平民食堂吃饭。
平民食堂一餐也就3-5元新币(换成人民币15-25元),对于他们3000-5000新币(换成人民币1.5-2.5万)的月薪来说,已经很便宜了。
每天还能吃到不同的口味,最关键不用洗碗洗筷,还能享受到别人的服务。
3.老人还要工作
新加坡的养老政策和我们不一样,虽然他们也有养老金可以领,但有年龄上的限制(跟自己所交的年限有关),如果过了指定的年限,那么就拿不到钱了,要么靠子女,要么靠自己打工谋生。
所以,如果去新加坡旅游,会经常能看到很多老人在餐厅、便利店打工或者车站卖纸巾来赚取生活费。
4.新加坡很少出现堵车的现象
新加坡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719.1平方公里,只有香港的三分之二,人口密度却排到了世界第二,仅次于摩纳哥。
新加坡很少堵车的原因:
①完善的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体系。
新加坡的地下已被挖到了80米,地下第一层,0到10米之间,以水管、电线电缆、天然气管线为主。地下第二层,10-30米之间,主要是地铁层了。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开通了红、绿、紫、黄、蓝五种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图。地下第三层为深隧道和排污系统。
②新加坡通过提高汽车和车牌的售价,来限制私家车个人拥有率,目前个人拥有率占总人口的1/10;
③新加坡采用了卫星城镇计划,居民区附近有5-10分钟商业圈,包括银行、商场、学校、公园,避免了因为购物、就医、上学造成中心地带堵塞。
④住宅的1楼是开阔的公共区域,方便行人穿行,很好地分散人流。
5.新加坡的车位不出售
只要你在小区买了房就可以停车,先到先停,没有特定的专属车位;组屋里的车位同时也对外开放,根据停车的时间来进行收费,提高很多停车场的利用率。
6.新加坡的楼梯扶手很有特色
设计了多条不同高度的扶手,不同年龄段可以选择不同高度的扶手,较矮的扶手提供给小朋友使用。
另外:手扶电梯需要靠左站着,不能靠右站着不动,但是右边走上去是可以的,就是不能一直站着影响别人。
7.新加坡人过年的时候,会选两个金黄色的橘子作为礼物,寓意着“大吉大利”和“好事成双”,主人也会同样回赠两个金色橘子,所以到了过年,橘子会变得非常紧俏。
02:说说新加坡的罚款很多刚去新加坡的游客,如果不事先做好功课,会有诸多的不适应,因为罚款的种类不是一般的多。
1.首次去新加坡的游客,一次性不能随身携带超过2万的新币,超过了必须向移民局申请,曾经有人因为多次携带巨款,被判了3年监禁。
2.新加坡对口香糖的禁令比较严厉,可以吃但不让卖,在新加坡出售口香糖是违法的,所以在新加坡买不到,如果乱吐口香糖被发现了,会处以高达1000新币的罚单。
3.在新加坡不能随地吐痰,发现一次罚款1000新币(人民币5000元),发现两次罚款2000新币,再被发现的话,就比罚款要复杂了。
4.新加坡的野生动物受到了特殊的保护,见到最多就是鸽子,如果你同情心泛滥,想要喂养野生鸽子,会被罚款500-1000新币。
如果私自去放生野生动物,罚款高达5万新币,个人猜测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5.用完洗手间一定要记得冲水,不冲罚款75新币。
6.新加坡在处罚吸烟方面比较严厉,如果违反了吸烟条例将会处于1000新元的罚款,其中90%的地方都不可以吸烟,有位朋友因为下雨天在雨棚里吸烟,现场被罚款。
7.如果不满21岁,是不会卖烟给你的,如果帮未成年人买烟,同样要被罚款,另外烟头也不能随意乱丢。
8.行人翻越栏杆需要罚款50新元,如果50米内没有人行横道的话,一定要在交通灯的指示下才能过马路。
03:在新加坡需要注意什么?1.过马路遇到红绿灯,需要提前按红绿灯杆子上的按钮,等到绿灯亮了就可以过去了,千万不能在那边傻傻等绿灯,不按就一直不亮绿灯。
2.如果在新加坡租房子,房东一般会要求租一年,三个月或六个月的短期很难租到。
新加坡天气常年30-32度,天天需要使用空调,空调需要三个月清洗一次,租客必须自己联系专业人员清洗,如果不定期清洗,空调出现损坏,房东可以要求你出钱修理或更换。
3.新加坡公交车四通八达,上车需要招手,下车需要提前按钮,不会播报站点,不按钮司机会开,站点不会停。
我的建议是,游客出行的话,最好选择的士出行,这样会比较方便,大部分的士司机都会说中文。
4.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混合的国家,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包容度不错,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参观。
5.蹭网是被禁止的,被发现有可能面临最高三年的惩处,因为在新加坡蹭网等同于黑客行为。
6.新加坡的硬币非常多,一块、50分、20分、10分、5分,硬币放在兜里非常不方便,最好随身携带一个零钱包。
7.新加坡用的是英标品字型插座,如果来旅游需要带一个插座转换器,提前准备一张流量卡上网。
8.在新加坡所有饮料统一叫水,服务员问你喝什么水,不是说白开水,这里说的水包括咖啡,茶,罐装饮料,甚至啤酒。
9.在新加坡自杀违法,行乞违法,光着膀子违法,未经他人允许拥抱违法,公共场所唱歌违法,晚上十点之后不能有噪音。
10. 如果不是去景点公园玩,不需要随身带着雨伞,因为在新加坡到处都是这样的戴帽走廊“shelter”,从地铁站、公交站台一直连接到组屋楼下,既能遮阳又能避雨,还不影响交通,一举三得。
11.不能在公交车、地铁上、博物馆、图书馆之类的公共场所吃东西,新加坡人很喜欢吃榴莲,但榴莲被禁止带上公共交通工具,手上有插管的饮料也不能带上公交车等。唯一的目的就是不能影响到别人。
12.新加坡是一个明确禁烟的国家,大型商场、餐厅酒店、娱乐场所,包括电影院等公共场所都不让吸烟,只有一小部分区域划分为吸烟点。
入境新加坡的游客每人只能携带一包香烟(19根),商店的香烟平时都是锁在柜子里,不能公开展示进行销售。
13.地铁里有特殊座椅是留给老弱病残的,就算地铁很挤,这个位置90%的时候还是空着,留给需要提供帮助的人。
14.随身的药物需要有医生处方或者药物的外文说明,以及药店发票,否则警察会过来找上门。
写在最后如果分别以因公、因私两种护照身份去新加坡,你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对于因公来访者,他们彬彬有礼,甚至有逢迎之嫌;对于因私来游,他们傲气十足,甚至不掩鄙视之态。这就是新加坡人。
新加坡人在低档和高档餐厅用不同语言说话聊天,在平民食堂说中文,去了高档酒店说的就是英文。
若去新加坡,个人建议:千万别因为他们是华人的基因,就对他们有莫名的好感,免得自讨无趣,他们早已慢慢淡去了华人的痕迹。
总的来说,新加坡适合旅游,适合学习,如果想要定居和融入,还是比较难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