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提高辖区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守护好辖区群众的“钱袋子”,近日,毕节市公安局七星关分局海子街派出所结合当前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出“五个深入”工作措施,全所民警、辅警切实深入村寨、企业、校园、家庭和集镇,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预防宣传教育活动,把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技能送到群众身边。
一是深入校园,铸造警校防诈“安全线”。学校师生是电信网络诈骗预防的重点,海子街派出所多次深入辖区中、小学,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主题征文、黑板报、“小手牵大手”等方式,全覆盖、多层次开展预防宣传教育。
二是深入企业,筑牢警企防诈“封锁线”。海子街镇辖区企业较多,为防止企业上当受骗,民警紧紧围绕常见的诈骗手段,逐个深入辖区企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企业员工讲解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同时,民警利用发生在企业的典型案例以及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模拟情景与大家互动,教育大家提高警惕,守护好自身的“钱袋子”,有效减少或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三是深入村寨,构筑警政反诈“联防线”。海子街派出所广泛发动村组干部,与派出所民辅警一起组建反诈宣传小分队,深入海子街镇各村(社区),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面对面”宣讲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以点带面,辐射到辖区每家每户,形成全民反诈的“铜墙铁壁”。
四是深入家庭,锻造警民防诈“警戒线”。结合“万警进万家”行动,民警走进群众家中,面对面为群众答疑解惑,告诫群众不要相信以各种理由索要财物的陌生电话或短信,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存款、银行卡等信息,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等。通过进村入户宣传,提高了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五是深入集镇,打造防诈宣传“风景线”。利用赶集天人多的特点,以“摆地摊”的形式充分发挥宣传效益,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小喇叭宣讲等方式开展宣传,引导赶集群众注册反诈“金钟罩”小程序,耐心向群众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手段、特点以及防范措施,有效提高辖区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
今年来,海子街派出所不间断、高频次、全方位地对电信网络诈骗进行防范宣传,截至目前,全镇共注册“金钟罩”7400余人、受保护人数达17000余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一定成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